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如果我们从管理的角度去诠释它,就会发现“仁义礼智信”不仅是个人修身立世之道,也是企业管理之道.因为,作为炎黄子孙——社会主义企业家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同时,还需要从祖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管理经验和智慧,以丰富管理的内涵、提高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1、“官本位”的观念,是影响企业家成长的思想因素。 几千年官为本体的传统观念,虽然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开始淡化,但是,大多数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仍然存有这种意识,且根深蒂固。这种价值观念使企业家总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定在“从政”“为官”上,本身缺乏职业化的思想意识。这样的价值取向。必然使他们缺乏把企业事业做为终身追求和立志成为一流企业家的理想。价值观念的错位,影响了企业家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西方国家中企业家形成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长期以来直至目前 ,经济界、企业界、学术界和政界、媒体、公众对企业家的“认同”各异 ,概念不一 ;“企业家”中鱼龙混杂 ,其中也不乏有吹捧炒作和“广告包装”之嫌。因此 ,了解一下西方国家的企业家形成历史及其模式 ,对我们如何鉴别“企业家”和发展市场经济将十分有益。据考证 ,最早给企业家下定义的是J·B·塞。他认为 :企业家是将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推行生产的人 ;这种非凡的人 ,或许是指作为资本所有者和作为资本使用者具有双重人格的人 ,或许是单指后者。然而 ,在开始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 ,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真正作用还是…  相似文献   

4.
资讯平台     
企业家需要哪些素质 什么是中国的企业家,企业家需要哪些素质,如何培养中国企业家?作为中国著名的经济理论专家,曾担任过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现任中欧国际商学院执行院长的刘吉认为,21世纪的企业家必须具备“三商”、“四能力”、“一素养”。 “三商”即高智商、高惰商和高胆商。21世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家必须做到这“三商”结合。 “四能力”首先是创新能力;其次是应变能力,要学会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赚钱;第三是公关能力;第四是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5.
人有人格,国有国格,古今如此。做人够不够格,固然有很多标准,然而是否有知耻之心,则是不可或缺的。“耻”一直是传统文化中传之久远、根深蒂固的行为准则之一。古代的先哲圣贤,历来把明耻作为修身做人的一个较高的境界。孔子曾标举“行己有耻”、“有耻且格”等等行为教导学生修身的标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而肆虐不已的新冠疫情与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给中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外部冲击。当此之时,各类市场主体作为稳定生产、吸纳就业、创新技术的主力,肩上的担子更加吃重。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企业家座谈会,这对于完善和落实惠企纾闲政策、明确新形...  相似文献   

7.
在旧的人事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乃至董事长、总裁,与其说他们是企业家,倒不如说他们是另一种形式的行政官员。由于实行的是行政“激励”和行政“约束”,使得一方面剥夺了本该属于企业的自主权,抑制了他们本应具有的拼搏、进取和创新精神,阻碍了他们作为“企业家”的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作为所有者代表的上级部门,对作为代理人的厂长、经理的产权约束又过于薄弱,致使出现了“内部人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效率不可能高,生产经营和投资中的浪费现象大多十分严重。为此,必须加快企业家市场化、职业化进程,变企业家的行政化配置方…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家为何“短命” 记者(以下简称记):作为管理顾问,你接触很多企业家。你认为中外企业家的最大区别在什么地方? 宋新宇(以下简称宋):中国企业家相对“短命”,对于这一点,我感受颇深。如果赢得了一个西方企业家的信任,几乎可以终生为其咨询、服务;而中国的企业家则有的升迁,有的消失,极少有人十年如一日、做职业的“企业家”,自然也无法成为管理顾问的“老客户”。 记:根本原因何在? 宋:根本的原因是企业的短命。德国一项对500家优秀中小企业的调查分析指出:这些被称为“隐藏的冠军”的德国企业平均年龄为 67…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语录     
要培养世界级的企业,首先要培养世界级的企业家。——TCL集团总裁李东生“增效“未必靠“减员”,作为一个企业家,应该在不减员的情况下,努力增加企业效益,增加员工收入;假如把员工都减下去了,“增效”又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10.
正泰企业文化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创新意识"与"团队精神".在私营企业,企业文化说到底还是企业家的文化.从浅层次讲是企业家的奋斗目标、经营理念和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与生活作风的综合体现;从深层次讲是一个企业家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1.
一项自2013年8月开展的“中国企业家安全感调查”显示,42.86%的企业家处在“非常焦虑”的状态;另有35.71%的企业家是“轻度焦虑”;自认为“不焦虑”的企业家只有1.43%。  相似文献   

12.
刘威  黄云生 《企业文化》2003,(10):22-26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作为一家企业或一个企业家,“千虑”应该提倡,企业有“千虑”才有奔头、能发展,才会少摔跟头,避免损失;  相似文献   

13.
“关系网”是近年来诸多企业家最厌恶、最头痛的事,有些企业领导甚至说,要下决心砍断关系网,集中精力办实业。其实,这一看法有失偏颇。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要能够承认关系网,正视关系网,建立关系网,利用关系网,发展关系网,使之为企业进军市场、谋取效益、创造未来服务。美国罗伯特·F·哈特利称公共形象为“市场营销战略的左膀右臂”,国内每一企业家都应努力造好自己的“左膀右臂”,做好公共关系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4.
严以修身     
[案例回放] 或许是“三观”使然,李秘书始终把儒家的修身之道奉为圭臬,对“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等深信不疑.尤其是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格言,他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常说,一个人无论志向多么恢宏远大,总得先把自身修炼好,修身的功课做不到家,就算是侥幸身居要位,最终也会上负重托,下负众望,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15.
<正> 当今,在我国社会上或报刊中,“企业家”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一大批善于经营、精于管理的厂长、经理也被人们戴上了“企业家”的桂冠。“一代之治,必有一代人才任之”。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呼唤着我国企业家阶层的崛起。什么是企业家?企业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地位与作用?如何构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家的生成机制?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期以来,“企业家”这顶帽子被随意地戴来戴去,已失去了其原本意义上的含金量,以至于有些真正的企业家不屑于此称,其最恶劣的后果是“劣币驱除良币”。有些企业是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惨淡经营,经营者便堂而皇之地以企业家自居。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潮理论,几乎成了漫天挥舞的金箍棒,沦为一种亮丽的装饰,大大游离了企业文化的应有之义。所以,若论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有必要正本清源,先对“企业家”和“企业文化”的内涵作一下界定。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认为,从一般意义上讲,企业家就是为企业谋取利润,并为此承担…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这一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在1800年首次提出,即: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或者说,“企业家精神”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例如,伟大的企业家、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他们创造的最伟大的“产品”不是收录机,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我国,许多国有企业存在的“59岁现象”与民营企业“各领风骚三五年”的“长不大”问题都反映了我国企业在企业家层面上存在问题。本文应用系统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了隐藏在上述现象背后的更深层次原因,即企业的发展依赖于企业家,而企业家问题更根本的是因为企业经济系统自身结构的不完备,这种不完备使得优秀企业家的培养、“出线”权力与企业家才能的发挥受到阻碍。  相似文献   

19.
《江苏企业管理》2014,(7):32-32
6月18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举办的“2014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会上,柳传志、真才基、崔殿国等三位企业家被授予袁宝华管理金奖.125位企业家被授予2013—2014年度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经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推荐,作为中国化工企业的唯一代表,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鹏凯荣膺“全国优秀企业家”。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个企业之所以成功,首先是企业家做人的成功;而企业家做人要成功,关键是做一个“有好习惯的人”。因为成功,只青睐“有好习惯的人”。 那么,什么是一个企业家的“做人的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