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粮食安全态势和趋势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9年以来,我同粮食连续4年减产,各年度的总产量小于总需求最,产不抵淌,需动用库存。但是由于国家粮食库存充裕,所以粮食总供给最还是大于需求量。据计算,从1999年到2002年全国粮食总需求量从47068万吨增长到48821万吨,粮食总需求量增长了1737万吨。同期,粮食总产量减少5079  相似文献   

2.
宜宾市粮食部门围绕粮食产业化经营,开拓进取,取得显著效益。一、根据当地特点,调整经营目标宜宾市是五粮液的产地,酿酒业是当地的经济支柱,每年酿酒用粮在4亿公斤左右。宜宾市粮食部门抓住当地这一经济优势,在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开始,以发展酿酒专用粮食作为经营策略重点。2001年他们实施“两条线、一个重点”的经营策略,即:粮食食用消费一条线,粮食工业消费一条线,以工业消费为重点。2003年他们又将经营策略从粮食发展到油料,从细粮发展到粗粮,从优质粮发展到专用粮,从分散的订单收购发展到建立粮油生产基地。他们制定2003年的粮食产业化经…  相似文献   

3.
我市粮食企业改制已基本结束。粮食库存管理必须调整思路,尽快适应新形势,与当前管理工作接轨,尽量减少企业库存粮食的流失。 改制后,一是粮食企业从法人代表到普通职工都已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管理人员的身份和性质发生了根本  相似文献   

4.
一、目前我国粮食供求的态势从1999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4年减产,各年度的总产量小于总需求量,产不足销,需动用库存。由于国家粮食库存充裕,所以粮食总供给量还是大于需求量。据计算,从1999年到2002年全国粮食总需求量从47068万吨增长到48821万吨,粮食总需求量增长了1737万吨。同期,粮食总产量减少5079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从387.3公斤下降到357公斤。目前在学术界以及实际工作部门,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看法见仁见智,大相径庭:有的认为,中国粮食问题已经过关了,现在主要矛盾是挣钱,有钱就有粮,说什么“中国吃粮不用怕,外国有个加拿大”。在这…  相似文献   

5.
国家从1998年开始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到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市场,近几年又对粮食流通政策措施不断加以完善,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实现了粮食流通市场化。在市场化过程中,一些专家和学者提出了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应当是全面彻底的市场化、自由化。从粮食流通的角度看,这意味着粮食流通不再需要主渠道。  相似文献   

6.
回“娘家”     
我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一直都从事粮食工作,是有着三十几年工龄的“老粮食”,对粮食和粮食工作始终怀着深深的热爱和眷恋.虽然退休离开粮食工作岗位已十几个年头了,但仍然一如既往地关注着粮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消费领域的整个流通过程以及其中的一切增值活动。它涵盖粮食生产布局、品种流向的确定、购销粮食的摆布、粮食实体运动所必须的装卸存运及加工增值的环节链系统。结构优化的产粮布局是合理组织粮食物流的基础,规范有序的粮食流向是提升粮食物流效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从国内贸易自由(1949-1953年)到粮食统购统销(1953-1984年),是第一个否定;从粮食统购统销到双轨并行(1985-1992年),再到市场化改革过程(1993-2003年),我国粮食流通即将完成第二个否定。中国粮食流通螺旋型上升的路程,符合否定之否定法则。吴硕同志全面介绍了从国内粮食贸易自由到粮食统购统销这一发展过程并作出自己的评价。本刊分三期刊登。本期请看:  相似文献   

9.
一、山区粮食经济的现状 从1998年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到2001年的"放开销区,保护产区",再到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粮改已走了三大步,对处于地势偏远的山区,粮食种植农户居住分散,特别是既不是粮食产区,也不是粮食销区的山区小县,很多企业的职工思想不开放,创新意识不强,还存在着"等、靠、要、依赖政策性业务"的守旧思想.  相似文献   

10.
粮食合作社带动粮食产业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企业领办粮食合作社是在订单粮食基础上的发展,使粮食产业链和农企利益链更加有效衔接。一是有利于打造从田间到餐桌全程产业链,促进粮食生产标准化;二是有利于农民承包土地流转,促进粮食种植规模化;三是有利于企业建立优质粮源基地,促进粮食经营品牌化;四是有利于农企利益链有效衔接,促进粮农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经历了从逐年大幅度增长到近几年徘徊不前的过程.曾几何时,当"卖难"、"买难"、"过剩"的呼声还在困扰人们之际,粮食短缺问题就已经悄悄地来临了.这一段时间不算很长,但又曲折反复的粮食发展史,伴随着经济体  相似文献   

12.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改革和发展,国有粮食企业经营逐步从垄断走向开放,企业产权结构逐步从国有独资走向投资主体多元化。尤其是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以后,国有粮食企业顺利实现从“计划主渠道”到“市场主渠道”的转轨,初步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粮食流通发展需要的市场经营主体,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和粮食流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粮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的特殊产品,粮食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历史经验来看,在粮食生产的发展过程中,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经常会出现粮食的“多”和“少”。问题在于如何正确认识粮食生产波动的客观规律,及早采取措施,特别是在“多”之后如何采取措施,和尽可能地把“少”减轻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4.
继安徽、河南和吉林等省粮食风险基金向农民直接补贴试点之后,安徽今年放开手脚,在全省推开了直补试点。不少粮食主产区争相效尤,今年也拿起了“直补试点”的手术刀,开始对现行粮食流通体制进行外科手术。直接补贴尤如一声开步起记的枪声,枪声响过,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又徐徐拉开了它色彩斑斓的绚丽帷幕。从雅鲁江畔到南海之滨,从珠江两岸到青藏高原,一时间,大河上下,长城内外,直补试点成为粮食行业议论纷纷的新话题。对于这个不算新生的新生事物,惶惶忧愁者有之,欢呼鼓舞者亦有之。“国家补贴”,这块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视为命根子的“通…  相似文献   

15.
一、从我国粮食流通沿革看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必然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 ,粮食流通大体可分 3个阶段 ,即从生产导向开始 ,经过销售导向 ,进入市场导向。第一阶段 :生产导向阶段。从 1 95 3年 1 1月到1 984年底 ,是我国粮食的统购销时期。粮食统购统销保证了国家对粮食流通的垄断 ,基本上满足了城乡缺粮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并通过工农产品交换“剪刀差”的形式为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积累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粮食严重短缺 ,长期求大于供 ,从而形成了以生产为中心的流通格局 ,生产者追求的是粮食生产数量而不问质量 ,粮食…  相似文献   

16.
粮食是基础性战略资源,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后乃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强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粮食供求形势和粮食市场价格情况,围绕保证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的粮食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行政管理实现了从系统性管理到行业性管理、从经营性管理到行政性管理、从一般性行政管理到行政监督执法的三大根本性转变。自国家颁布《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政府及粮食局对粮食行政执法工作都非常重视,并相继出台了一些配套法规和制度,实现了良好的开局,正积极稳步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8.
抬望眼,2006年正阿娜多姿,向我们款款而来。在新旧岁交替之际,我们有必要认真检视一番过去的工作,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以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改革开放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几度风雨,潮起潮落,让我们体味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从统购统销到放开粮食销售;从国家统购到  相似文献   

19.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从国内贸易自由(1949-1953年)到粮食统购统销(1953-1984年),是第一个否定;从粮食统购统销到双轨并行(1985-1992年),再到市场化改革过程(1993-2003年),我国粮食流通即将完成第二个否定。中国粮食流通螺旋型上升的路程,符合否定之否定法则,吴硕同志全面介绍了从国内粮食贸易自由到粮食统购统销这一发展过程并作出自己的评价。本刊分三期刊登。  相似文献   

20.
到省粮食局工作三个多月,第一次参加全省粮食经济学术交流会和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很高兴,也很有收获。说高兴和收获,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通过学术交流,看到我们粮食部门有一批人才。这些人才资源,是促进我省粮食工作改革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本,是我们促进粮食工作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第二,学术交流有较高水平。学术交流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有深度,有探索,思想活跃,内容丰富,研究的都是当前粮食工作改革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展示了我省粮食经济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三,学会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