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以研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效率之间的关系为目的,选取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DEA方法测量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效率,然后通过整理16家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运用数学模型探寻商业银行效率与资本充足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下,资本充足率提高可以促进商业银行效率的提升,但超过一定的水平后,则将会降低商业银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次贷危机的发生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了一次灾难性的打击,更引起了人们对于资本监管的广泛关注。本文参照国外关于资本监管顺周期的实证研究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2002年~2013年)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性。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的发生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了一次灾难性的打击,更引起了人们对于资本监管的广泛关注。本文参照国外关于资本监管顺周期的实证研究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2002年2013年)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性。  相似文献   

4.
2004年2月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进行了规范,同时规定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最后期限。而我国五家上市银行近年来资本充足率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与国际银行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胥晞 《西安金融》2005,(4):44-46
2004年2月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进行了规范,同时规定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最后期限。而我国五家上市银行近年来资本充足率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与国际银行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安全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维持一定水平的资本充足率,是商业银行进行有效风险管理、实现稳健经营、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必要措施.2009年我国上市银行中报数据显示,较之于年初,各行的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几尢例外地出现下降,个别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甚至可能触及监管底线;而银监会方面,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质量和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同生性基础上, 选取了我国49家商业银行样本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盈利能力、风险水平、固定资产比率以及银行性质都是影响其资本充足率的因素.总体而言银行规模不会影响资本充足率水平,但是不同性质银行的规模则对资本充足率会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14家商业银行的实际数据,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后,资本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资产风险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政府注资等外部行为,资本监管的实施促使资本不足的银行大幅度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的作用尚不明显,同时,资本监管的压力也不能解释近年来商业银行资产风险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内生性基础上,选取了我国49家商业银行样本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盈利能力、风险水平、固定资产比率以及银行性质都是影响其资本充足率的因素。总体而言银行规模不会影响资本充足率水平,但是不同性质银行的规模则对资本充足率会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09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银行关键战略资源配置来体现银行战略选择,将银行战略问题从定性向定量转化,并通过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来研究资本管制、战略选择和绩效三者的关系。结果认为,资本管制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绩效都存在显著直接影响;资本管制通过调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对绩效产生间接影响;管制压力与不同的战略资源配置的交互作用分别对资本充足率、绩效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部分调整模型和傅里叶单位根检验对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最优资本水平进行研究,并估计出存在最优资本水平银行的最优资本比率值和资本调整速度。研究发现,大部分上市银行均存在最优资本水平,但不同类型和资产规模的银行在最优资本比率的目标变量选择方面有所差异。平均而言,大型商业银行最优资本水平较高,股份制银行最优资本水平较低。资本调整速度在银行间差异很大,自有资金比率调整速度最快,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调整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12家国内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0年的数据,建立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运用GMM估计方法,研究中国资本监管新要求对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调整行为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资本监管新要求的实施对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作用明显;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整体水平稳步上升,银行风险水平逐步下降,资本监管已初见成效。监管压力仍是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主要动力,依靠国家保护无益于资本补充长效机制的建立;银行只有不断优化自身资产结构,满足风险管理需求,提高持续盈利能力,通过利润分配增加核心资本,才能有效解决未来资本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模型对2000~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充足率变化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实施银行资本监管能够促使已达到最低监管要求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银行风险,但对于达不到监管要求的银行,实施银行资本监管并不能促使其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风险水平.实施银行资本监管不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降低的原因,资本监管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中会失效.市场及投资者并不因为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化而对上市银行的收益或价值的评价产生变化.改革我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加强市场约束是我国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提高资本监管有效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资本充足率即银行资本金与风险资产的比率,是衡量商业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及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最重要的指标,我国银行资本监管遵循<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标准.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仍显不足.本文主要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相似文献   

15.
本期要目     
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重要手段,资本充足率已成为监管当局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在上市之初,都达到了最低资本要求,但随后资本充足率指标不断下滑。《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状况研究》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银行资产超常增长、盈利能力低下和附属资本  相似文献   

16.
对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构成、影响因素、解决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途径等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经进行了研究,其中,对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尤其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银行业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着重分析资本充足率约束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转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借助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对近年来,资本充足率约束与我国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巴塞尔协议中的资本充足率约束已开始对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经营发挥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5-2015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检验了银行负债结构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非存款负债占比的增加会显著降低银行风险水平,这一效应在国有商业银行中更加明显。同时,银行负债结构对其风险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资本充足率门槛效应,即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低时,负债结构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较低,但超过门槛值后,银行对负债结构的调整更加敏感。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进行主动负债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监管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琴田 《时代金融》2011,(17):26-27,42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外众多金融机构破产,使得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探讨资本充足率监管政策效应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引言中讲述了研究背景、内容及其意义,并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下来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致的看法。进而结合我国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现实状况,选取2006-2010年五年间我国10家相对具有代表性的上市银行的数据样本,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一段时间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产生何种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计量结果显示,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绩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吉琴田 《云南金融》2011,(6Z):26-27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外众多金融机构破产,使得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探讨资本充足率监管政策效应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引言中讲述了研究背景、内容及其意义,并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下来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致的看法。进而结合我国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现实状况,选取2006-2010年五年间我国10家相对具有代表性的上市银行的数据样本,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一段时间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产生何种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计量结果显示,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绩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唐雅婕 《中国外资》2011,(14):52-52
资本充足率即银行资本金与风险资产的比率,是衡量商业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及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最重要的指标,我国银行资本监管遵循《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标准。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仍显不足。本文主要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