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张亚  邱雪梅 《经济师》2013,(12):160-161
文章认为我国农业正处于农业战略性转型期,现阶段提高农民素质与职业技能培训有其必要性,论述了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重要载体。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素质培养,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适应城市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借鉴国外农民工培训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农民工的素质培训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国家立法和企业的参与,建立行业专项基金。通过政府相关政策的制约,鼓励、诱导企业和农民参与培训。让农民真正享有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权力。使农民工自觉接受培训,达到施工企业素质培养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建设好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力量,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文化农民素质也有了更新的要求。因此,研究与新农村建设需求相适应的文化农民培养模式的创新,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夏学文 《经济师》2009,(12):18-19
城乡差距致使大量优质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外流,通过在湖北省黄冈市的调研,发现未来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者即农民后继者将出现严重缺失,这势必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在政策层面上,从现在开始应注重培养农民后继者,实施扶持计划支持农民后继者,建设好新农村吸引农民后继者,从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入世以来,社会主流意识关注的重点往往是怎样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以追赶发达国家,而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巨大落差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立足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现实背景,划分生产型、加工型、营销型、服务型运作模块,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差异化引领,强化素质;以新型农民创业为切入点,造就新时期农场主或农民企业家,破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之难题,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加快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开发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民素质较低,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这就要求加大投入,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素质偏低,转移难度大。在各种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中,休闲农业因其兼具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双重特征,不失为一个就地转移的好方式。但中国休闲农业产业的继续发展壮大,也有赖于着力培养新一代高素质农民和构建休闲农业各参与主体实现多赢的一体化格局。  相似文献   

10.
本从吐鲁番现有经济条件出发,充分考虑市场经济要求,注重化内涵,着重探讨了资源与市场相结合,发展休闲农业和创汇农业,培养旅游中心化区,发展特色农业,让农民一份土地有两种收获。  相似文献   

11.
新农民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是“能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素质。农业院校在新农民培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有离农的倾向,农业院校离农村渐行渐速,其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工作,“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养有脱离“三农”的倾向。这些都需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提南农民素质,增加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入和培养更多的农业人才,农村的产业政策应与配置农业劳动力、加强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科技战略相配合。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消除市场梗阻,则有利于降低农民交易成本,促进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胡湘梅 《经济师》2023,(2):235-236+239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着眼长远谋定而后动,能够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等问题。“人才兴、乡村兴”,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为农民,依靠农民的“主力军”作用,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全面振兴乡村的磅礴力量,锚定最高标准承担应有重任,为巩固经济向好发展勇挑大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体。有鉴于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持续高质量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提升农民综合生产能力水平。力争到2035年,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梯次推进并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基于此,文章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义、现状和培育路径进行研究,不断完善和落实新型职业农民相关培养政策,形成农民培养合力,扶持农民和富裕农民,促使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家庭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的关键角色,全面提升乡村振兴质量效能。  相似文献   

14.
解决农民与市场对接问题较为有效的办法是农业组织化,农业组织化依赖于农业经济组织的发育和成长.扬州农业经济组织呈现组织形式和组织方式多样化的特征,农民认为农业经济组织在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居民生活和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作用.他们期望农业经济组织能提供优质品种、可靠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加工的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等.农业组织化发展的着力点是农民素质的提高,扬州农民培训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农民也非常满意,但目前农民参与培训的比例还不高.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和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可以激发农民潜在的培训需要,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组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佳宁 《经济问题》2004,(11):56-58
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农村人才队伍;要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调整,关键是要搞好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加快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激励是振兴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也是人才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农民参加培训的成本收益不对称,影响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也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促进农业自身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成本与收益对农民参与培训决策的影响,并提出促进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视农民收入现状,探索农民增收途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几年,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连续四年超过6%,但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相比,依然很低.不仅如此.地区之间和农户之间收入差距也逐年扩大,中西部地区低收入户和贫困农户增收困难,农村人口仍然是全社会最大的低收入群体.本文从农民、农业、农村三个方面来分析当前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提出了下一步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行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三是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8.
杨春娟 《经济论坛》2006,(20):128-129
胡锦涛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也为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提供了新的道德标准。在广大农民中深入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引领农村新风尚,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新农村建设呼唤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农民的觉悟程度、认知程度、思想道德素质高低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培养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点。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9.
农业现代化与农民素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现代化与农民素质李玉萍,郝卯亮,王振东一、农业现代化对农民素质的要求一些发达国家20世纪初农业产量的提高,采用新科技实现的不足20%,而目前这一比例已达60%~80%,在经济增长中科技的含量越来越高。相应地,对生产者素质的要求也呈日益提高之势。农...  相似文献   

20.
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的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客观上也提高了农民的现代化素质,因而造就了现代化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