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从2000年4月开始,国外的一些4A广告公司就已经开始在中国打桩圈地了。比如兼并,收购本土公司等等。近两年来,这个圈地的浪潮越演越烈,而且,这些国外的广告公司正在改变其客户走向,从原来的只服务外商、国际客户渐渐转变为争取本地客户,可是本土的广告公司虽然意识到这个情况,却没有拿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来,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都是各忙各的,最后导致恶性竞争更激烈,客户流失严重的情况却没有好转。这种现象是目前本土广告公司面临的困境之一。  相似文献   

2.
1.放弃平庸广告是一门最脆弱的行业,其中被动的成分特别多,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市场环境,行业上的游戏规则还是很不明确,所以,广告公司可以赖以生存之道唯有是掌握了一定的水平,而此水平又能在行业中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让有抱负、有志气做好推广工作的客户,当他们希望能寻找到一家上乘的广告公司作为他们的市场伙伴时,别无选择地要找到你。要做到这样,成功的广告公司就一定不能平庸,因为今天,充塞在市场上平庸的广告公司实在太多了,而在客户方面,却没有一个客户是甘于把自己产品的广告做得平庸的。  相似文献   

3.
Jane 《中国广告》2007,(6):64-65
本土广告公司发展这么多年,我们已经可以随口说出一串在市场上有良好表现的公司。并且经过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和磨练,很多广告公司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们经历了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发展壮大到集团化的规模,实现了多个阶段的跨越。在这个时代,本土广告公司面临的机遇与压力既赤裸裸,但又没有形成既定的规律。在这个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本土广告公司认为它们最重要的竞争力是来自哪里,未来又会有怎样的规划?我们调研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40家本土广告公司,听听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客观地了解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的一些情况,中国广告杂志社《本土广告公司状况调查》课题组组织了此次关于本土广告公司状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5.
陈刚 《广告大观》2005,(3):31-32
广告公司,尤其是本土广告公司,正在遭遇寒冬。在客户、媒介与广告公司三方的博弈中,广告公司无疑处于弱势地位。而本土广告公司由于各种众所周知的原因,同国际公司比,更是弱中之弱。加入WTO后,本土广告公司无疑将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棚。  相似文献   

6.
制约本土广告公司发展的两个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刚 《广告大观》2005,(10):158-159
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目前所遭遇到的困难,根本原因是还没有发展成熟,被迫应对激烈的挑战。1979年来,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发展速度应该是很快的,而且日益成熟,但同跨国广告公司比较,存在着先天的缺憾。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又对广告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广告公司要有更先进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台湾广告人林川森曾这样评价台湾本土的广告公司:现在的一些广告公司是“药局”而不是“诊所”,他们不能为客户诊断病症。而是客户需要什么药就卖给他们。所以得不到客户的信任。大陆四分之一的广告公司正面临被广告主替换的局面。相信也是这个原因。广告主在长期盲目地购买了各种“药物”后,也开始变得小心翼翼。  相似文献   

8.
小智 《中国广告》2005,(7):18-22
本期专辑:中国本土广告公司成长报告 说到本土广告公司的成长这是一个既让人兴奋.同时又不免忧心的话题兴奋是因为在中国的广告经营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后.现在的广告市场看起来无比璀璨.经历了20多年的成长.我国的广告市场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活跃过。广告公司百花齐放,达到数万家,各样形态,(既有70年代就成立的北京广告公司、上海广告公司.广东省广告公司等国有广告公司,有国际的大型广告集团.有更大批的私营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9.
陈刚 《广告大观》2007,(3S):22-25
加入WTO以来,跨国广告公司与本土广告公司的竞争一直是广告业界讨论的焦点。如果从纯粹市场的角度考虑,在全球化的环境中,跨国广告公司与本土广告公司同为市场角逐的实体,优胜劣汰,你死我活,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同本土广告公司一样,跨国广告公司也是在中国注册的合法的中国的广告公司,这两者之间的竞争,就是两个中国的广告公司之间的竞争,似乎并没有什么必要进行兴师动众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广告大观》2003,(9):12-21
当前企业急需的是行销和品牌,他们希望,广告公司提供从策划到执行的全面服务,于是,在广告公司的阵营里出现了两部分队伍一些广告公司开始帮助企业做销售策略,一些广告公司改名为营销策划公司,并且还为企业代理销售产品。但是,是不是广告公司只做个市场定位,只能满足客户的阶段性要求,并不能解决市场营销的问题呢?营销策划公司的应运而生说明广告公司的广告没有销售力吗?我们的广告公司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劳博 《中国广告》2009,(2):37-38
2008年,广告本身没有过错,问题是自9月起,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大面积爆发,经济的天气立时变得寒冷。作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对立面,广告公司最了解客户的广告预算,于是,大规模的广告公司瘦身运动开始了。  相似文献   

12.
天澜 《广告导报》2006,(2):142-143
2005年年底,中国文物业开始全面面向国际资本敞开市场,未来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如何与国际资本, 国际广告公司相抗衡?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向何处去?去业内及媒体对这一话题的广泛关注中,中央电视台未来广告公司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作为CCTV面向市场全力打造的大型广告公司,2005年,未来广告公司年经营总额近20亿元,在高基数上持续保护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超额完成任务目标,保持了中国本土广告公司规模第一的地位。人们纷纷把打造中国本土广告“航母”的期待目光投到未来身上。  相似文献   

13.
许玲华 《广告大观》2007,(3S):45-46
外资广告公司最初进入中国市场,并不是因为本土企业本身的需求所致,而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这些企业同时把外资广告公司一起带了进来。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获得的成功,使得本土企业也看到了外资广告公司在帮助客户进行的一系列品牌塑造、市场推广、媒介购买等服务上,有一套科学而且规范化的运作理念;改革开放之初,  相似文献   

14.
吴文周 《市场周刊》2005,(18):50-50
很多企业选择广告公司的时候.往往不知道哪种广告公司更好,在国际和本土之间跳来跳去。今天用4A公司,明天再用本土公司.既觉得4A公司好,也觉得本土公司好。有些企业看重4A公司的系统性.却嫌他们的服务费太贵;有些企业看重本土公司的灵活性,却嫌他们的质量太低。不管怎么说,至今,还没有找到明确的辨别标准。  相似文献   

15.
陈刚 《广告大观》2005,(9):139-140
在分析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出路的问题时,第一个似乎不是问题但又是很关键的问题:中国到底还需不需要本土广告公司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专业广告公司的生存现状与模式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评价广告产业发展的诸多指标中,专业广告公司的发展情况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它反映该国广告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我国专业广告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从公司数量和规模,还是从人员素质和年营业额来看,都获得高速发展。但是中国专业广告公司长期以来的高度分散与高度弱小,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跨国广告公司全球扩张和中国广告市场全面开放背景下,如何实现本土广告公司市场竞争力的迅速提升,成为业界和学界广泛关注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我国专业广告公司发展现状与生存危机"1.从专业广告公司年营业额的递增看专业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17.
袁铭良  马晶 《新财富》2003,(8):52-68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来到中国,全球性的广告集团亦紧随而来。至1998年,全球前10名广告公司全部在中国设立了合资公司,且业务发展非常迅速。这些广告巨擘除服务于跨国企业外,亦纷纷争取本土大品牌客户。与中国的产业规模相对应,中国广告企业在全球市场中仍处于低端,其现实的选择是,在跨国广告公司实力还未充分表现出来之前,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不求最大,只求在某一专项或一个环节做到最好。  相似文献   

18.
记得2001年,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们云集湖南商学院,进行主题为"广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问题的学术探讨当时,大家形成了基本的共识广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意。也就是说,广告公司以创意安身立命,如果没有创意,那么,广告公司必将在这个时代被淘汰。同时,大家也认为,在这样一个时代和发展趋势中,作为广告公司以前作业的内容,被许多其他  相似文献   

19.
正从21世纪第二个10年开端至今,短短几年间,中国本土大型传播集团开始涌现,在资本市场里也是左右逢源,风光无限,在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整体暗淡的大环境里营造出一派传媒风景独好的景象。然而这个问题也需要一分为二来看待:一方面,大体量上市公司的出现,有利于行业的集中度提高;但另一方面也要求这些公司在不断扩容的同时,提升其内部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放弃过去粗放草莽的发展模式。广告公司的业务是完全基于B2B的营销关系展开的,相比起  相似文献   

20.
中国品牌广告公司的崛起已经引起业内外的充分关注。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一批代表中国本土特色和实力的广告公司已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他们成为推动中国广告业前行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承担了这个行业相当份额的经济贡献。然而,这不是关注他们的所有理由,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以及他们中的领袖人物的成长,代表着这个新兴的行业甚至整个改革时代的本质的、健康的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