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3 毫秒
1.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很大成效;但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增长方式,取决于国情和发展阶段,还取决于发展观。在环境与资源的约束日渐严峻的今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刻不容缓。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由来首先,我们应当搞清楚"转变增长方式"问题的由来。所谓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  相似文献   

2.
资讯     
经济吴敬琏:改变经济增长模式要下"四服药"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日前表示,要让我国经济增长由资源投入、投资驱动模式向技术进步、效率提高模式转变,需用好"四服药",即广泛应用各种技术、大力发展服务业、广泛应用信息化、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流动。他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经济增长却是建立在过度依赖资源投入和投资驱动的基础之上。"这是一种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模式,科学的增长模式应是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吴敬琏说,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已引发两大问题: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产品供给大于需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总会计师》2013,(6):11-12
6月6日在天津举行的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表示,单纯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当前亟待重启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市场活力。"必须转变到集约经济增长方式中,依靠效率的提高来实现增长。"吴敬琏说,在转变过程中,转变体制已经迫在眉睫,必须从粗放到集约、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表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在于突破体制性障碍,尽快制定总体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长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持续快速健康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各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始终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十六届五中全会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一个关键途径,并指出"十一五"时期,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会上再次强调,"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观点快递     
《企业经济》2004,(4):1
■防止中国经济大起大落吴敬琏提出要注意转变期三大风险如何判断当前经济形势的争论也许已告一段落,而如何化解金融创新与宏观经济风险,又迅速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新课题。3月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参加“金融创新与宏观经济风险研讨会”后向媒体坦陈自己的忧虑:“我希望媒体不要炒作7%———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宏观调控预期目标,而应该关注中国经济如何防止大起大落,什么样的速度才是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有利的。”吴敬琏认为,中国现在正处在三大转变的过程中:第一:正在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第二,从以农村为主…  相似文献   

7.
《辽宁经济统计》2005,(12):41-41
据新华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2005国家信息化发展论坛”上说,目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从世界品牌实验室提供的数据来看,虽然上榜的纺织服装品牌逐年增多,其品牌价值也在连年提升,但全国发展不平衡,与国际知名的纺织服装品牌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亟须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亟待实现纺织服装"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就纺织服装业而言,就是要实现由卖纺织服装产品向卖纺织服装品牌的转变,由纺织服装产品中国制造向纺织服装文化中国创造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转变发展方式艰难的原因及需采取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刚出台的"十二五"规划,核心的议题是转变发展方式.温家宝总理在3月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从1996年"九五"时期开始,历经"十五"、"十一五"时期,每次五年规划,都把转变经济(发展)增长方式作为五年工作的主线或重中之重.15年过去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然任重道远.转变发展方式为何如此艰难,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本文就此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所谓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它决定着生产力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发展状况.一般地讲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扩张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并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投入少、消耗低、产出多、效益好的经济增长方式.现在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是今后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而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十一五"发展的主线,也是上海实现"四个率先"的首要任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宏观经济的话题,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如何转变,学术界探究甚少.企业作为微观经济的重要主体,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初,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召开的"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上,吴敬琏教授作了"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分析"的主题发言.吴教授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增长方式和理论,强调了效率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重于投入增加,进而对中国当前"片面重化工业化"的倾向提出警惕.  相似文献   

13.
浅议转变企业效益增长方式的途径刘殿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今后15年在发展生产力方面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要求是从追求高投入、高产值为主转到追求高效益上来。因此转变经济增...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以来,我国已连续了4年的经济繁荣期,经济形势的基本面是好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和投资高增长的潜在风险在加大.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三过"问题和流动性过剩是经济内外失衡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根源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必须采取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相结合、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的办法,最根本的是要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辽宁经济统计》2007,(2):36-36
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1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的企业高层论坛上表示,由于长期以来采取的粗放增长方式和出口导向政策,我国经济出现了对内对外两个失衡:在内部,投资比重过大,而消费需求不足;在外部,双顺差带来外汇储备激增,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吴敬琏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家已经提出好多年,但以投资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长期以来鼓励出口换取外汇的出口导向政策,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过高,导致资金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出现通胀趋势。  相似文献   

16.
我们面临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要彻底改变目前我国依靠高投入和大量消耗能源发展经济的增长状况,实现经济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将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教育发展在实现这个转变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胡迟 《上海企业》2013,(1):26-30
2013年是我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从宏观经济层面看,明年经济形势将好于今年。不确定因素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外需仍将比较低迷,甚至有恶化的风险。国内环境总体上依然优于国际环境。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增速预计将略微高于今年。一、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与企业经营回顾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我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之年。在世界经济增长依旧不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走到今天,增长中潜伏着风险,成就中积累着矛盾,不转型升级则举步维艰.面对国际国内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创新驱动"作为新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要把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通过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和消费驱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它的矛头直指那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经济与社会不协调,不可持续、难以为继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们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四项主要内容: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去审视企业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针对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努力拓宽企业管理创新的领域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上海企业》2012,(6):5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吴敬琏在2012创新中国高峰论坛上发言:现在我们面临的各种微观的经济问题和宏观经济问题,它的症结和根源都在于我们这60年来所用的增长模式。增长模式转变要从哪里转到哪里?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就是用索洛改写过的生产函数来解释。索洛研究发现,在美国20世纪的经济增长中有一个因素是劳动和资本不能解释的,这个因素就叫做"索洛余量A"(Solow Residual A)。索洛给它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