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和全球经济失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是全球经济失衡背后的结构性原因。金融体系效率高的国家向金融体系效率低的国家输出金融中介功能,帮助其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结果前者储蓄小于投资,经常项目逆差,净输入资本;后者储蓄大于投资,经常项目顺差,净输出资本。我国金融体系不发达,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既造成储蓄虚高于投资和经常项目表面盈余,又造成资金配置过剩和不足并存,外资变成为国内投资融资的手段。通过引入国外高效率的金融中介完成我国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我们已为此付出不少成本。  相似文献   

2.
储蓄向投资转化是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证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是竞争又合作的动态互补关系,接着以灰色关联度的数量方法论证我国目前正处于金融体系历史演变阶段中的弱市场导向阶段,信贷市场仍然在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占主体地位,以股市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对储蓄投资转化率的影响较小,但已呈现出向上发展的态势.我国应在加大银行部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并从法律政策、政府监管等方面进行完善,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建立适合中国自身特点的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3.
储蓄向投资转化是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证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是竞争又合作的动态互补关系,接着以灰色关联度的数量方法论证我国目前正处于金融体系历史演变阶段中的弱市场导向阶段,信贷市场仍然在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占主体地位,以股市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对储蓄投资转化率的影响较小,但已呈现出向上发展的态势。我国应在加大银行部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并从法律政策、政府监管等方面进行完善,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建立适合中国自身特点的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4.
就金融体系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或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而言,任何类型的金融体系的实质都是在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完成储蓄向投资的顺利转化。金融结构优化的衡量就在于其是否实现储蓄向投资的顺利转化功能,本文联系我国实际情况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帕加罗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市场可以通过影响一个地区的储蓄一投资转化率、资本产出率和总储蓄率等途径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本文利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西安地区1991-200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果显示:西安地区资本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了西安经济增长.但目前仍存在储蓄向投资转化渠道不畅、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资本的边际产出水平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和资源配置的功能,通过信托基金、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等多种资本市场工具,提高西安地区的储蓄一投资转化率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多层次投融资体系与灵活有效的投融资运行机制,对于推进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1998年开始实施住房、医疗等一系列改革后,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们对未来预期不乐观的条件下,对利率不敏感的预防性储蓄始终呈现稳定上升趋势.而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和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是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主要渠道.在这种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并存型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中,由于政府在各个环节强有力的干预,金融机构和市场并不是真正的资金运行的主角,资本形成率也不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发展、就业效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金融业还很不发达,致使其直接就业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也使其间接就业效应较低。中国经济金融化水平与就业结构负相关,而金融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结构与就业结构正相关,说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中国就业结构有促进作用。需进一步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并引导金融市场资金流向中小企业,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就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资本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从长远看,它是在中国金融体系和投融资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国际性资本市场;在短期内,它是银行主导塑金融体系下的重要融资渠道。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市场,以长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期限在一年以上资金融通的市场。我国资本市场开发较早,社会舆论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关注也较多,这几年资本市场发展十分迅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资本市场缺乏稳定的制度化的资金来源,出现货币市场一身二位的现象。金融市场一体化表现在交易对象上只有“资金”这一种商品,而资金本质上要流向收益最高的地方,因此只要存在市场.长短期资金的互动和互易定所难免。  相似文献   

9.
资本市场的个子在价值和功效取决于资本市场的效率.资本市场的效率从根本上讲是资本市场在完成储蓄转化为投资这一功能时所体现出来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及其变革严谷军现代发展经济学认为,没有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便没有经济增长。而资本最终来自储蓄,但储蓄本身并不能确保资本的形成,只有当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支持。因此,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利用资金流量表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储蓄和投资近年来在数量和结构方面的一些最新趋势和特点,并探讨其原因及涵义.国民储蓄率大幅提高的原因,是企业、居民和政府三个部门的储蓄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投资的部门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企业投资在资本形成总额中的占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而住户投资的占比有所提高.企业的资金缺口率扩大,表明企业投资需要外源融资的程度显著增强;住户仍是最主要的资金盈余部门:政府由资金短缺者变成资金盈余者,成为资金的净供给者.在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直接融资的地位逐渐提高,融资结构有所改善,但考虑到股市的非正常因素,上述趋势是否持续并不明朗;保险公司在媒介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较为宽裕的资金状况与部分子市场风险的不断累积,是进入2005年以来上海金融市场运行呈现出的主要特征。“宽货币、紧信贷”的实质在于储蓄资金无法有效转化为投资,导致资金在商业银行大量沉淀.这同时也反映了金融市场的不成熟和发展滞后,需要加快金融市场改革和创新步伐,推动金融市场全面、快速和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剂,而储蓄则为投资提供必要的资金来源。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拥有高额储蓄,即充足的资金供给,可却一直不能满足资金需求,造成大量资金闲置,作为调和资金供需平衡的资本市场作为储蓄转化成投资的途径之一,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针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关于金融结构比较分析理论框架的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考察目前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金融结构观点、金融结构比较分析理论的基础上 ,从金融体系完成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基本功能出发 ,认为金融体系结构的内涵不应局限于一国企业外源融资中金融市场和银行中介所处的相对地位 ,更为主要的是应包括金融市场和银行中介在完成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中的事前选择依据、事中监督效果和事后解决激励问题的有效性。为此 ,文章提出了金融结构比较分析的框架 ,内容包括不同金融结构下各国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特征、信息的获得与处理、风险分担与管理、企业治理结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不同金融结构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丁峰 《浙江金融》2002,(11):46-47
金融存在的理由最集中的体现为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黄达,2002),进一步来说,一国储蓄投资转化的效率如何,从根本上反映了该国总体金融制度(包括金融中介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等等)安排的运行状况;如果储蓄投资转化的效率是较差的,说明该国的金融制度安排也是低下的.本文试图揭示在经济转轨这一特定的大背景下,中国储蓄投资转化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根本性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浅议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资本市场自身发展和金融体系建设的需要,能够为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融资需求和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提供平台,也有利于提高金融效率,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提高金融效率的有效途径从资本形成角度看,金融的主要功能是将金融资本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场外交易市场的灵活交易方式,无须经纪人和佣金低成本,尤其是交易额没有数量起点和单位限制,将会极大地调动民间投资热情。大量社会闲散资金通过场外交易市场转化为投资,提高资本社会化程度,提高资本形成的效率。从资源配置角度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考察目前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金融结构观点、金融结构比较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从金融体系完成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基本功能出发,认为金融体系结构的内涵不应局限于一国企业外源融资中金融市场和银行中介所处的相对地位,更为主要的是应包括金融市场和银行中介在完成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中的事前选择依据、事中监管效果和事后解决激励问题的有效性。为此,文章提出了金融结构比较分析的框架,内容包括不同金融结构下各国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特征、信息的获得与处理、风险分担与管理、企业治理结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不同金融结构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8.
如今,我国楼市火爆,股市更是牛气冲天,这些经济现象都与“流动性过剩”有密切的关系。流动性过剩的直接表现就是储蓄供给过于充足,资金供给远远大大超过了资金需求。面对这个“幸福的烦恼”,央行运用像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加息等各种措施来缓冲,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这只是从存量上加以调控。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在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同时合理利用这些流动性。本文将从资本形成效率的角度对这个进行分析和解读。一、资本形成及其效率资本形成即在储蓄供给与投资需求的相互作用下,储蓄转化为生产性投资,形成资本的过程。如(1)所示,资本形成分成三个阶段,即收入-储蓄的转化阶段、储蓄-投资转化阶段、资本配置阶段。资本形成则是这三个阶段综合作用的结果。储蓄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实质投资,形成实物资本,这就是资本形成的效率问题,它不仅强调转化的量,更加强调转化的质以及转化的可持续性。任何影响收入的图1储蓄-投资转化图数量和分配结构、消费储蓄的数量、储蓄-投资转化的渠道和方式、投资效率的因素都对资本形成的效率产生影响。在储蓄供给充理论探讨足的条件下,如果资本形成效率不高,则会导致储蓄的不断漏出,当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  相似文献   

19.
定位于区域投融资功能的区域资本市场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全国资本市场发展和绩效提高的有效思路之一.对于经济发展较快的浙江省而言,区域资本市场的作用不可低估.要使浙江省区域资本市场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同时发挥与全国资本市场的协同效应,促使社会资金高效率向投资转化,需要在现有区域资本市场形态的基础上进行机制设计和改进,以形成适合浙江省的区域资本市场模式.  相似文献   

20.
金融投资中介化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上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并成为市场的投资主体.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通过机构投资者等金融中介间接地参与金融市场投资.如果我们把银行储蓄理解成投资者通过银行的间接投资,那么整个金融体系实际上出现了投资中介化的趋势1,也就是说,投资者特别是家庭部门直接参与的金融投资是相当有限,整个金融体系的投资实际上是以金融中介的代理投资为主.显然,与直接投资相比,金融中介的代理投资使得投资者要面临与金融中介之间由于责任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所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AgencyProblems).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金融投资中介化及其引发的委托代理问题已经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和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