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兴起,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支付手段发展迅速,得到了业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移动支付的常见模式,详细分析了我国移动运营商、银行业和第三方支付企业推出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及其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让商业银行面临更多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大好机遇。对于挑战,特别是第三方支付等网络金融机构的挑战,商业银行已经在其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做出回应。但面对机遇,特别是移动支付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商业银行还没有表现出果断和足够的热情。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网络金融领域下一步的发展策略,应该利用机遇,寻求合作,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3.
赵子忠 《广告大观》2011,(7):148-148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领域中的视频服务与移动支付OTT模式正在逐步成型。2011年3月的CCBN上,有一个概念受到与会专家的热议,就是OTT(Over the top)。从移动互联网角度分析,所谓OTT模式主要指第三方机构与移动互联网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博弈,主要包括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亲,帮我用你的支付宝给手机充值吧,我刚发现手机欠费了。谢啦!""没问题。"在记者等地铁到时,身旁两个穿着时尚的女孩热络地聊着。这一年来,记者的手机支付也是蛮多的:信用卡还款、交电话费、给朋友转账、甚至于偶尔想起来买一买的福利彩票,都是在手机上完成。不久前的一次外出旅行,让记者体验了一把手机购买机票和火车票的便利。手机支付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网上购物和支付变得轻而易举。  相似文献   

5.
随着1952年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首发了第一张银行信用卡,银行卡作为一种现代的金融支付工具开始逐步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上个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包括欧洲银行卡逐渐盛行;70年代,在台湾、香港、新加坡也逐渐进入开始推广。它体现了方便、快捷的原则。随着金融IC卡的出现.它的便捷、安全特点体现得更加明显。移动支付的出现,金融支付业务逐渐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金融支付与移动通信的完美结合,创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使得远程支付与近场支付相互结合,提供客户随时随地的支付体验  相似文献   

6.
随着4G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移动终端应用的需求量逐渐旺盛,移动支付作为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内容也借此机会迅速普及。本文从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应用现状入手,分析了第三方移动支付在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从消费者权益保护、应用场景创新和安全保障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以促使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我国开始悄然兴起,所涉及的用户和交易金额越来越多,并逐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微信、支付宝等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推动了我国网络支付革命性的发展,同时也为我国传统金融服务行业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第三方支付概述第三方支付指的是一些与产品所在国家以及国外银行签约,同时自身具备一定的信誉和实力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所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买家在选购商品后,通过第三方平台账户支付货款,再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收到,可以发货;买家在收到货物确认无误之后,通知第三方可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货款转至卖家账户。当前,由于第三方支付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了大多数人的青睐,在我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黄忠武 《商》2014,(38):194-194
第三方支付在我国得到迅速的发展,交易规模持续扩大,虽然对传统金融企业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但有利于金融市场的服务创新与发展,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与服务;另外一方面,第三方支付企业虽能够对传统金融形成一定的冲击,但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传统金融企业本身的特点,促使第三方支付企业与传统金融企业的联合成为了必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为主要分析对象,基于产业集中度(包括CR4和HHI两种测度指标)分析了目前的行业竞争状况。在分析其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国际上该行业的发展情况,得出了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发展迅速的原因。此外,还基于目前银联大手笔动作寻求市场份额的情况,对国内未来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的内部状况作出了预测,并给出了行业整体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移动互联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支付工具。本文分析了移动支付的构成要素及其业务模式,剖析了移动支付技术与场景生态创新,探讨了数字人民币促进移动支付融合发展、移动支付助力数字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赋能实体经济,进而助力企业智能转型的可行途径。同时,对移动支付在创新过程中引发的信息安全、金融安全、法律安全等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构建移动支付安全标准体系、全方位立体防控体系和明确监管主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移动支付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移动支付已成为我国支付体系中发展最快的支付方式,未来可能成为预算收入缴库的一种有效补充方式。本文探讨第三方移动支付收纳预算收入直接缴入国库的路径可行性,比较在便捷性、安全性、多元化方面与传统缴库方式的区别,并就移动支付在经收资格、资金缴库通道、缴存财政存款准备金等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赵烁  赵杨 《商业时代》2015,(11):81-82
世界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金融业改革也取得较大的进步,汇率及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管制得到进一步缓解。本文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有助于推动我国金融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商》2016,(1):198-199
全球化经济的提议带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长足进步,使国内金融业改革取得良好效果,汇率与利率市场化和金融管制逐渐缓解。全球历史上的每一次重要经济体经历的体制变革都必将伴随重大金融创新。第三方支付平台便是这种金融创新下的重要产物。本文通过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和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的分析研究,希望助力于我国金融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茜茜 《商场现代化》2016,(12):108-109
我们目前所理解的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行业与传统的金融业经过时间与实践的融合,发展到一定阶段,两者相互合并叠加、共同创新的产物。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于第三方支付,2004年12月,阿里巴巴接团CEO马云创立了首家定位于单子商务支付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就是我们现在几乎人人都用的支付宝。2013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点亮了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元年"。每一个事物的发展都必然伴随着风险,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是不能消失也无法消除,但可以通过监管和一系列措施去避免和减小风险伤害。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金融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掌握了用户金融服务的需求和偏好,提供的金融服务。而传统的银行业务流程缺乏互联网金融灵活性、缺乏互联网金融快速支付、缺乏资金利用方便、缺乏交易成本低等优势,这对当下银行业盈利方式,支付中介、融资格局产生巨大冲击影响。如果能够把握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机遇,银行来完全可以在发挥自身优势,避免自身劣势基础上,通过战略转型实现持续发展。银行依然具有制度优势、运营优势、技术优势、业务优势的发展机遇。本文在剖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与机遇。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翼支付"作为中国电信的重点发展业务,如何从"支付宝"、"微信支付"和"京东支付"等众多第三方支付软件中脱颖而出,寻求自身发展之路,是"翼支付"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将从中国电信"翼支付"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主流经营模式,提出翼支付业务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并从营销手段、市场合作和平台优化三个方面对"翼支付"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电子商务的发展促使了第三方支付的产生,尤其在中国市场,业务规模飞速发展。通过介绍第三方支付含义及发展模式,梳理了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历程,并就第三方支付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金融不断的发展,第三方支付风险不断出现,潜伏着金融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因此有效实施金融监管是必不可少的。互联网金融监管首先要确定监管主体的地方化和发展方向,其次要用原则导向的方式去监管,建立信息公开透明、资金第三方委托管理、邀请会员和保障信息安全等为重点的机制。本文从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的现状与业务存在的风险入手,分析了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的几点建议,希望在完善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体系方面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与金融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互联网金融正在蓬勃发展。而互联网金融作为新时代的金融创新模式,也使中国的金融竞争格局发生巨大改变。随着第三方支付在消费、理财、跨境转账和个人应用等领域的不断开拓,其在线上与线下不同场景的广泛布局实现了支付功能的全覆盖。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下第三方支付的现状及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调查法研究人们使用第三方支付过程中的感受,并结合已有文献资料,深度剖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第三方支付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保障我国金融市场的稳步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