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比尔·盖茨出版《未来之路》(TheRoadAhead)一书,距今已经15年了;这本书满是微软创始人盖茨对未来的预言。当我们已经达到“未来之路”时,盖茨15年前的预言的准确性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比尔的预言中对了多少,又错了多少。  相似文献   

2.
孙正义或许不像微软的比尔.盖茨以及雅虎的杨致远那么出名,但他的优势不是在如何建立网络而是在投资、在正确预测未来网络经济的大趋势上一这方面鲜有人能与之匹敌。他是一位真正的风险投资高手。  相似文献   

3.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杜家滨先生在北京正式向新闻界宣布,微软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先生将于12月10日访华,参加包括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微软专业开发人员大会”在内的一系列活动。这将是比尔·盖茨先生自1994年以来的第五次中国之行。备受全球业界关注的Comdex’97刚刚落下帷幕,各国传媒仍在竞相转发或评论盖茨先生题为“为什么我爱我的PC”的开场主题演讲,而这位“未来之路”的开拓者却已开始向新的目标迈进。在Comdex会场熙攘人群的重围中,他匆忙却坚定地对赴美采访的中国记者说:“我对迅速成长的中国市场感到欢欣鼓舞。”盖茨先生对中国未来软件业的信心由此可见一斑。访华期间,盖茨先生将在“微软专业开发人员大会”、“微软项目管理技术高级论坛”和清华大学发表  相似文献   

4.
美国《财富》杂志和《福布斯》杂志访问比尔·盖茨,询问他成为世界首富的秘诀,比尔·盖茨回答说,他之所以成为世界首富,除了知识,除了人脉,除了微软软件公司很会行销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前提是大部分人没有发现的,就是眼光好。比尔·盖茨所说的眼光好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要掌握最大的趋势。微软公司的英文名字叫做Microsoft,Micro代表的含义是Microcomputer,是微电脑的意思;Soft代表的是Software,是软件的意思,是给微电脑使用的软件。当比尔·盖茨创业的时候,全世界最顶尖的电脑公司叫IBM,由汤姆·斯沃森领导着。当时一台电脑有现在…  相似文献   

5.
面孔     
《市场周刊》2009,(10):6-6
比尔·盖茨 根据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Forbes)日前公布的累计捐款逾10亿美元(约14亿4240万新元)的亿万富豪排行榜,微软创办人盖茨名列第一,他共捐了280亿美元善款,他的大部分捐款是通过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捐出,主要协助发展中国家对抗疾病与贫穷。  相似文献   

6.
消息     
<正> 微软宣布盖茨将逐步退出日常管理过渡期为两年微软宣布,董事长比尔·盖茨将逐步移交他在该公司的日常工作,以便将更多时间投入到他在"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所从事的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7.
拉里&#183;埃里森的确吉星高照。除了微软公司的比尔&#183;盖茨,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也是继微软之后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甲骨文公司的CEO。不过,埃里森很讨厌坐第二把交椅,他的计划是打败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财富》,11月23日  相似文献   

8.
微软的比尔·盖茨先生现在几乎成了讲演专业户的大忙人。今年春天访问印度和南非时,创下五天讲演十四次的高纪录。有人说比尔·盖茨就象美国选举战最后冲刺阶段那些不知疲倦为何物,走到哪儿讲到哪儿的总统候选人。风尘仆仆的比尔·盖茨先生因此被美国新闻界称为高科技产业的“福音书传教士”五月中旬,在纽约召开了一个盛大的技术演示会。主要内容是介绍微软的WIND/OWS NT。为了聆听比尔·盖茨先生的讲演,会场聚集了由北欧、中南美等国家专程赶来的80多名记者。而听众中一位高科技企业的顶尖人物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DEC公司的罗伯特·普玛董事长。 DEC最近因微处理器芯片CPU的专利权问题向INTEL提出起诉,成为业界话题。其实在著作权问题上DEC与微软也并非全无芥蒂。 Windows NT的开发责任者原来是DEC  相似文献   

9.
盖茨是一个对未来很不敏感的人,而且他之所以能打败他的竞争对手,恰恰在于他因对未来的不敏感而专注于眼前机会。被尊奉为"信息时代的主宰"的盖茨对信息时代的商业和生活格局是缺乏基本预见力的。他预见的未来,仍然只不过是一个增强版的工业时代。当他今年七月离开微软的时候,他会不会猛然意识到,自己为微软开辟的这条路并非"未来之路",而是一条"过去之"?  相似文献   

10.
2006年6月15日,微软创始人兼精神领袖比尔&#183;盖茨宣布,在未来两年内,即到2008年,他将完全淡出微软的日常管理。届时,除了留任董事会主席之外,他可能只会对一些关键项目提供咨询。  相似文献   

11.
驹宝平 《电子商务》2005,(12):38-39
“未来属于流媒体”,这是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很早就预言过的。为此人们不止一次地畅想着流媒体时 代的胜景华堂,同时寄予无限希望。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实现数字视频的网络传播是进入流媒体时代过程 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又有谁能够担此重任,让我们的网络真正“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12.
微软垄断案     
胡启志 《经贸导刊》2000,(10):44-47
“微软”是什么?要说微软(Microsoft)是什么,得先从比尔·盖茨(Bill·Gates)说起。盖茨出生于美国西岸城市西雅图的一个中产家庭,小时候瘦小笨拙,但却是个电脑天才。他13岁开始练习编写电脑程序,14岁已在校内一个与电脑有关的组织担任主席,17岁向学校售出自己的第一个程序(时间表系统),赚了4200美元。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李阳是中国教育产业里的比尔&#183;盖茨,因为“李阳疯狂英语”让世界语言教学界为之疯狂;也有人说,李阳现象是一种哲学,他的哲学就是让哈佛的人觉得不可思议,让“海归派”匪夷所思;中国著名策划大师土志纲先生则说他是一场革命,革命就是对传统的一种颠覆。  相似文献   

14.
无论技术发展如何迅猛,不管媒介如何被这些新技术力量所改变,有一个真理永恒不变,那便是:内容为王。1996年,比尔.盖茨曾经说过这句话,到了眼前的2012年这句话依然是真理,未来的2020年,也丝毫不能改变内容的重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的一生中,我没有一天不在想微软"、"我不能再挡道了"……当比尔·盖茨在美国时间2008年6月27日退休时,他的内心是怎样的矛盾与挣扎!一个迟暮英雄悲壮地亲手结束了自己的时代,而接下来将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  相似文献   

16.
老诚 《光彩》2002,(12)
比尔·盖茨:创新、创新、再创新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已经连续8年雄居世界超级富翁榜首。比尔·盖茨致富的全部奥秘在于:创新、创新、再创新。他将知识作为主要资本来从事生产,将研究与开发置于中心地位,保持持续不断的创新。不创新,就灭亡。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28个月。”为此,他制定了10条指导方针:第一,“雇佣聪明的人”,因为“软件发展需要聪明的工程师参与,依循演算法程序思考和解决问题”。第二,“容许独轮车”,因为如果追求创意产品,就必须鼓励一种创意氛围,让每一个成员都能把自己的聪…  相似文献   

17.
10年前,比尔&#183;盖茨没有想到,他倾力打造的全球首款平板电脑会那么快胎死腹中;10年后,比尔&#183;盖茨更没有想到,苹果iPad不仅令“咸鱼”翻身,而且实现了通信终端和互联网终端双向靠近的终极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苹果才有能力砸开一个市场,通过供给制造需求。  相似文献   

18.
叶达 《电子商务》2005,(2):26-28
要论做公司的历史,微软可能是后起之秀;要论做软件的资历,比尔.盖茨也是个后生兄弟  相似文献   

19.
张立新  晓培 《市场周刊》2005,(22):12-15
“不能提供更安全技术和服务的生产和经营是不会最终获利的。”微软主席比尔?盖茨如是说。而这,也是中铁行包快递有限责任公司的领导集体层常常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6月30日,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开始了自己的第九次中国之行。从微软(中国)方面事前透露的行程安排看,盖茨除参加有两岸三地顶级CEO参与的“CEO峰会”、“2004微软新技术展望大会”及“中国国际服务业大会和展览会”外,并无任何高层拜访计划。但有知情人士透露,就在30日早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