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婧 《IT经理世界》2013,(11):130-132
任何人都可以买上一款经典名表,但对老练的人来说,它们已经太商业、太通俗,不能跳脱平凡大众,展现机械制表深处的自我意识。而能够戴上特别腕表的人,通常属于非常不同的另一族群——MB&F,就是为这个族群所准备。上世纪80年代末,兰博基尼总裁在Countach面世时,接受电视专访并曾经如此表示:"如果你个性害羞,你不适合开着这台车转悠。你要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但这并不适用于每个人。"跑车也好,腕表也罢,机械的东西,触及灵魂深处时都是相同的,那种东西叫"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2.
2010年3月10日,山东曹县曹城镇尹庄村外的田野里,初春的麦苗经过一冬的孕育,开始展露新绿。"张婶,你快去看看吧,你家麦地里落了个飞机!"一名中年妇女还没进门就大喊。"瞎说啥!刚过完年,你就来糊弄我这个老太婆!"张婶一脸不相信。"不信快去看呀,错过这村可没那店啦!"二人兴冲冲来到庄后麦田一看,围了足足有近百人。"再飞一圈!""你这东西从哪买的,我跟你学学成不?""你背的这是啥?"大家围着一位身背发动机、手拉滑翔伞的人,新奇地问个不停。  相似文献   

3.
挨漏尾包包     
正我总觉得,卖包子的人比较有意思。你看包子这种产品从创意上就比实心的馒头有技术含量。有些包子的名号也起得酷。譬如狗不理包子,明着骂不买他们包子的人是狗,简直是语言暴力,却成为名牌,现在吃几个油腻腻的小包子要上百块钱,仍然有人捧场。在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卖包子的大多在胡同里面,因为这些卖包子的小业主没有能力租到临街的好门面。即便租得起,恐怕人家也  相似文献   

4.
郑悦 《IT经理世界》2012,(18):116-117
你是否有过到了超市却想不起自己要买什么的经历?在眼花缭乱的货架上随手捡了几件商品放在购物篮,结账回家之后才发现最需要的东西竟然没有买。其结果是自己只能再去一次超市,不管你愿不愿意……不过要是能事先列一张购物清单,这个问题就不会再烦你了。如果这样的清单应用在一场手术中,解决的问题可就不只是出门的烦恼,而是活生生的人命了。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市场营销活动中溶入文化内涵而构成的文化竞争,正成为企业界开拓市场的新特点,更是现代商战的取胜之道。 一、注重挖掘名牌中的文化含金量,以文创牌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商品文化,名牌就是这种文化的体现。熊猫电子、四通电脑、中华牙膏、海尔冰箱、长虹电视等经久不衰的名牌无一不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在名牌文化中,愈是民族的东西才愈是世界的东西。因此,以文创牌,既是企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柏唯良 《IT经理世界》2009,(21):134-134
有人开玩笑说,营销学就是让人们购买他们不想买的东西。玩笑归玩笑,营销早就不能——或许从来就没有那个本事——让人们买他们不想买的东西。营销的真正工作是找出应该会买我们产品的人,找出哪些因素在阻碍他们购买,然后——攻克。  相似文献   

7.
晓东 《中国纺织》2006,(6):163-163
著名品牌专家艾丰教授曾幽默地说,“中国国际贸易其实存在的问题很要命,用一句话来简单比喻,就是中国人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贵,卖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贱.我们买钢铁、矿石,人家涨一倍,我们卖的服装却很贱.这个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做好品牌,完全是靠低成本在世界上来发展我们的经济,这样是发展不下去的.”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     
《现代班组》2016,(4):41
我们所有的想法都是最好的,但苹果公司只选择其中一种,并努力把它做到极致,其他的都会果断放弃。——蒂姆·库克童年,好像飞机场,在我们成年以后,还常常飞回去加油。——帕斯捷尔纳克在这个世界上,你无法阻止任何人对你做出差的评价,最可怕的不是他们都不爱你,而是你不爱你自己。——《如果巴黎不快乐》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是吃进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里的书。  相似文献   

9.
<正> 那一个日子—— 我认识了你 从此时间在悄悄酿造一种东西 我不再急切地盼望什么 也不匆匆去追赶 只想一个人慢慢前去 静静走向加深的暮色里 夏夜 有千朵荷花 淡淡的开放在水中 夜深了  相似文献   

10.
<正>"《不抱怨的世界》讲了一个道理:成功只垂青积极主动的人,只要你敢于担当,勇于接受挑战,任何艰难险阻都会变成坦途。我在网上看了不少这本书的评论,一直没时间去买,没想到‘书香  相似文献   

11.
顾客只关心自己遇到的冲突,而不关心你的产品有什么长处。顾客购买的是他遭遇的冲突的解决方案,而你的产品只是可能刚好成为了这个解决方案而已。你在买面包的时候,主要是因为这个面包质量很好,很值得买吗?还是因为你肚子饿了,而这个好吃的面包就恰好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到商场买东西,有导购员侃侃而谈为你介绍商品的属性和用途;出门旅游,有导游小姐左右相随让你熟知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而如今,当你到浙江绍兴柯桥供电分局营业厅办理用电业务,也有了满面春风的“业务导引员”为你提供真诚服务。自2006年起,柯桥供电分局不断强化细节服务和贴心服务,先后推出了营业厅业务导引细节服务举措和客户经理制等保姆式贴心服务方式,受到了广大客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有一个习惯,喜欢上完课后再美美的回忆一遍。很长时间了,很多时候,回忆里总感觉好像欠缺点什么。这感觉欠缺的,有笔者没能够带到课堂里去的,没能够带到学生中去的;有没能够从课堂里带回来的,没能够从学生中带回来的。是什么东西呢?感觉是一种文化,一种课堂里应有的课堂文化。  相似文献   

14.
身边的时尚     
孙舒华:我选择服装并不在乎是不是名牌,只要符合自己的气质,我就会买下.当然名牌服装有它的优势、裁剪得体、做工精细、样式也比较符合潮流,但是价钱也高,所以通常情况下,我都是买打折的名牌.比如那件带流苏腰带的黄上衣和牛仔裤,是ONLY的牌子,我比较喜欢,但由于价格较高,一直没有舍得掏腰包,后来打折了,我才拥有了它.但如果碰到自己爱不释手的衣服,我也会咬牙投资.那件淡淡的紫罗兰色上衣,面料是桑蚕丝的,上面是手工缝制的彩珠,非常漂亮,它高贵典雅,SOGO在北京也算是一个比较有品位的商场,在众多的时装里,它一下子就跳了出来,那么光彩夺目,虽然价格不菲,但我没有一点犹豫,我觉得它很值.到目前为止,这是我夏季服装中最贵的.有时我也会逛逛小商贩的摊点,它便宜,时尚,另类,如果你有眼光,会淘出大商场里所没有的东西,帽子就是在这些地方买的,没花几个钱,和那身ONLY的衣服搭配,是不是很时尚.……  相似文献   

15.
身边的时尚     
孙舒华:我选择服装并不在乎是不是名牌,只要符合自己的气质,我就会买下.当然名牌服装有它的优势、裁剪得体、做工精细、样式也比较符合潮流,但是价钱也高,所以通常情况下,我都是买打折的名牌.比如那件带流苏腰带的黄上衣和牛仔裤,是ONLY的牌子,我比较喜欢,但由于价格较高,一直没有舍得掏腰包,后来打折了,我才拥有了它.但如果碰到自己爱不释手的衣服,我也会咬牙投资.那件淡淡的紫罗兰色上衣,面料是桑蚕丝的,上面是手工缝制的彩珠,非常漂亮,它高贵典雅,SOGO在北京也算是一个比较有品位的商场,在众多的时装里,它一下子就跳了出来,那么光彩夺目,虽然价格不菲,但我没有一点犹豫,我觉得它很值.到目前为止,这是我夏季服装中最贵的.有时我也会逛逛小商贩的摊点,它便宜,时尚,另类,如果你有眼光,会淘出大商场里所没有的东西,帽子就是在这些地方买的,没花几个钱,和那身ONLY的衣服搭配,是不是很时尚.……  相似文献   

16.
管理书屋     
<正>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 要作用已经越来越多地为企业所重视, 对于人力资源这个看似熟悉又有点神秘 的东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角度, 有些人是从管理理论中去认识,比如我 们的院校教授,更多的人则是从实践中 去认识,比如我们的企业家、职业经理 人。作者把这两个视角有机地融合到一 起,有了一个立体的认识。本书就是这 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     
制度让想犯错的人犯不了错,文化让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意犯错。——一个管人,一个管脑心安理得地吃粗茶淡饭,远胜过提心吊胆地吃大鱼大肉。——境由心造你走你的阳关道,我建我的收费口。  相似文献   

18.
正丹麦巧克力品牌Anthon Berg在哥本哈根开了一个一天临时店,来这个店买巧克力的人不需要钱,但需要承诺从外包装三十多种善举中承诺做一件,比如为你的爱人准备早餐,并且承诺发布到Facebook。只要是善举,你就一定不会拒绝!  相似文献   

19.
在你不知道的时候,你按照流行意识盲目选择,炒股或者选工作都是这样,这个时候你实际是在被人操纵;在你知道的时候,你按照经验与知识选择,这个时候比的是倾向与智慧。在年轻人没经验的时候,超过八成的人会选择大企业,几乎没人选择创业企业,但是有了在国企、三资、创业企业的实习对比后,有1/4的人会选择创业企业,还有1/4的人会犹豫。大企业规范但个人发挥空间小,所谓大企业小人物;小企业不够规范但个人弹性空间大,所谓小企业大人物。只要是个人创业,要么现在开始就有家族参与的情况,要么在未来传承的时候家族继承,所以家族企业才是创业时代最普遍的企业。  相似文献   

20.
人语     
市场一定要有两种声音,一种是看涨,一种看跌;一定要有两种不同的行为,一种做多,一种做空;一种人卖,一种人买。如果任何一个市场只有一种声音,一种行为,那才是最可怕的,那样的市场一定会崩溃。——地产大亨潘石屹说,如果我们统一思想,统一地认为房价一定要跌,或者统一地认为房价一定上涨,就像前十几年我们经常统一思想要让股票市场跌、要让股票市场涨一样,最后这个市场一定会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