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已开展7年,并初显成效。工程区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依托工程建设新兴生态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得到发展;农牧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方式得到改善。工程建设成果主要是坚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坚持机制创新多方参与;坚决治理与保护并举,生态与产业并重;坚持落实责任制、分工协作。目前,工程中存在:生态治理难、成果巩固难、后续产业难、资金保障难、综合评价难等问题。对加快工程建设提出了要保证工程建设连续性和稳定性,建立工程建设长效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2002年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涉及工程补助标准与年限、林粮间作、生态林与经济林比例、管理与保护等。为保障工程持续健康发展,建议调整工程造林投资标准与退耕还林相关政策,制定完善发展规划,建立林业风险基金,加快森林分类经营步伐,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放开商品林采伐限额。 相似文献
3.
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为沙漠,多风季节极易爆发大规模的沙尘暴,这给京津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目前,京津风沙源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各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论述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带来的生态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旱地农业建设的内涵及任务旱地农业建设是以旱耕地为对象,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为中心,通过工程、生物和农艺等措施的组装配套应用,使旱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将旱耕地建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的综合性农业建设工作。根据贵州省土地资源情况、农业生产现状以及生态重建的重点,我省旱地农业建设的任务:一是对坡度在5度以上的旱坡耕地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工程及生物等措施梯化坡耕地和营造种植防护林,大幅度地降低土、肥、水的流失强度和流失量,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对中低产旱耕地进行综合改造,通过增厚土层,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5.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及生态经济影响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治理京津及周边地区的风沙危害,2000年我国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通过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实地调查和分析发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对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和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很有效,但对当地牧民的生产和生活短期内有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加大投资力度、调整投资结构、建立牧民直接补贴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6年来天保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简要回顾,指出了当前天保工程区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只有加速后续产业的发展,才能解决天保工程区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的观点,重点论述了龙江森工(集团)林区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并提出了发展后续产业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原则、重点和需要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了恢复植被的优势项目—封山育林、农田林网、生态移民,并建议加大支持力度。对未列入工程建设内容的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了探讨。建议扩大风沙源治理区域,加快风沙源治理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新农村建设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国新农村建设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为背景,总结了辽宁省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并针对辽宁省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加快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加速后续产业建设 推进天保工程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年来天保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简要回顾,指出了当前天保工程区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只有加速后续产业的发展,才能解决天保工程区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的观点,重点论述了龙江森工(集团)林区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并提出了发展后续产业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原则、重点和需要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0.
11.
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用参与式方法的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耕还林是实现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林业生态工程之一。在实施退耕还林中,指令性的管理方法难以充分体现农民意愿和利益,行政干预的方式往往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而参与式方法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退耕还林工程,激励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通过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用参与式方法的尝试,探讨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农户抽样调查方法,对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两市5县退耕还林实施情况与所取得的成效作概述与分析。找出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补偿收益不确定性、退耕户开辟新的增收能力弱等问题是后期成果巩固的关键困素。据此,相应提出了工程政策建议。包括:适度控制退耕还林规模,工程实施应赋予农户自由选择权,调整完善工程相关制度,扶持后续产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制定后续政策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到期后,将有10%左右的退耕农户基本生活可能出现困难,30%的农户收入水平可能出现较大下降。少数困难退耕农户有可能出现复耕和新开垦荒地。有必要、也有条件及时制定退耕还林后续政策。其后续政策目标是解决补助期满后对退耕地林木的有效管护和退耕农户基本生活及收入下降问题。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的基本原则,现有补助政策到期后不再延长,用新政策替代原政策。建议区别情况,突出重点,对困难地区适当安排粮食补助资金;增加投入、推进改革、建立退耕地林木长效管护机制。 相似文献
14.
退耕农户长期生计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陕西、青海两省4个县15个村400个退耕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20年的成本效益分析,探讨了退耕还林对农户生计的长期影响,预测了退耕后林草产品的产出、价格和农产品产量,分析了样本农户退耕前后在土地利用、种植结构、收入和成本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对林草产品价格、退耕补助、毁林复耕等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预测的价格和产出水平上,退耕提高了样本农户的收入水平。从长期看,退耕农户面临自然、技术和市场风险。要实现中国政府的生态建设目标,决策者应关注退耕农户尤其是退耕地比例高的农户的长期生计。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与京郊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郊区的退耕还林工程涉及7个区县,近60万山区农民,其成果能否巩固,后续产业如何发展,关系到能否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总结了北京山区退耕还林的成效和模式,阐述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进展情况,解剖了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退耕户利益长效保障机制不健全,部分地区退耕还林扩大化、退耕还林投入保护机制不健全、缺乏配套技术支撑体系等障碍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对统筹我国生态环境改善和国家粮食安全两大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分析及其调整思路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6年来,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自1999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年走低,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同时,退耕还林政策本身也突显出许多问题,退耕还林工程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也没有得到保障。因此,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目标、退耕还林工程的运作模式、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方式等方面要进行调整,还要充分完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