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深圳不断进行社区治理创新的实践探索,尤其是近年来,深圳坚持以“突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和改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为方向,坚持“改善社区民生”和“激发社区活力”并举,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举措、新模式,初步构建起了“一核多元、四位一体”的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深圳特色的特大城市社区治理新路子。就当前发展现状而言,仍然存在治理主体关系权责不清、行政化倾向严重、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社区服务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等问题。新形势下,可以通过强化党建核心、优化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机制、优化社区服务等,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平凉市“小金库”治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对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治理措施,以期对“小金库”治理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唐琼  林新田 《中国质量》2023,(8):119-124
通过“数字湖南”、乡村发展及新时代基层治理新特征对湖南省城乡基层治理等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层治理数字化水平及基层治理标准化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包括基层治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窄化其余参与主体、科层制组织治理的弊端、基层治理数字化上下脱节、人才缺乏、基层治理标准化与实际脱节催生的形式主义等问题。通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满足群众差异性需求构建大数据信息平台、标准化与法治及基层治理“三治融合”等手段健全湖南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是市场监管的主要手段分,但由于信息偏在和“免费乘车者”等经济学原因,在现实生活中,审计失真治理非完全有效的事例经常发生。本文认为,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强化信息沟通机制和完善“搭便车”抑制机制,寻找法律监督、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的相对较佳结合点以趋近完全有效性成为我国审计失真治理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推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之下,高校要充分利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注重以结果导向分配财政资金等特性,创新财务管理、硬化责任约束、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高校治理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国外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脉络,结合工作实际,阐述“双一流”背景下高校要实现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要义,并对高校现有不足进行探讨,对绩效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与提升,以期能够为全国高校提供借鉴,助力“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6.
周旭 《西部财会》2024,(1):68-70
高校内部审计在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实现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阐述新“三线模型”的理论内涵,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构建高校内部审计新“三线模型”架构。在此基础上,以高校治理层、管理层、内部审计“三线”职能为切入点,从加强内部审计顶层设计、构建大审计监督工作格局、聚焦内部审计主责主业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健全三个体系、构建三项机制、聚焦六个重点,探讨高校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7.
《乡镇论坛》2020,(2):9-10
高淳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西南端,区域面积802平方公里,人口44万,辖2个镇、6个街道和2个省级开发区,共有农村社区134个,占城乡社区的92%,是典型的“小城市、大农村”。近年来,高淳区紧紧围绕中央对农村社区治理的决策部署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以“构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结构,创新现代农村社区治理机制”为主题,努力探索符合高淳实际的农村社区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8.
《经济体制改革》2011,(4):167-170
控制权是理解公司治理全部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呈现出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度高;以金字塔结构下的间接控制为主;小股东控制类型较典型;实际控制人拥有公司控制权,公司意志主要体现为实际控制人意志等特征。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特征造成公司治理中的权利配置失衡、“三会”流于形式、激励约束对象错位和不到位、对中小股东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双汇“瘦肉精”事件的考察,验证了有偏的媒体报道具有公司治理功能,从理论上解释了有偏的媒体报道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机理。结果发现:有偏的媒体报道仍然可以发挥公司治理作用;有偏的媒体报道通过引起“轰动效应”给公司管理层带来巨大压力,触发“行政介入”、“市场压力”和“声誉机制”等机制发挥媒体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治理的“属地管理”,是导致跨域治理“囚徒困境”重要因素。武陵山湘渝黔边区“锰三角”就是生态环境跨域治理的典型案例。从初期锰矿开采导致生态污染,到区域各主体“自下而上”的“抗争”或呐喊,进而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在“自上而下”重高压下,促成了湘渝黔边区三省市的合作,并使其成为跨域合作治理的典范。国家推动力、地方联动力和社会公众压力等元素共同形成了跨域合作治理的压力因素、激励因素和动力因素,是“锰三角”跨域合作治理机理。“锰三角”生态环境跨域合作治理行动,为其他省际行政交界区生态环境跨域合作治理提供了启示,中央政府的强力领导、地方政府的通力合作以及多主体的协同参与是值得借鉴的重要经验,强化生态环境过程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教训。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失控、效能低下无疑是我国当今证券市场表现欠佳诸多问题的综合致因。为改善公司治理,从监管者到市场活动主体似乎都有些心力交瘁。其实,公司治理作为“舶来品”,必然因土壤相异而变异,这种土壤相异主要取决于多种因素。问题是我们要走市场经济之路却不可不移植公司治理的文明。笔者从监管的实际出发,将公司纷繁头绪加以清理,拟建立一个优化公司治理的模型,力图使看者抓住一个“牛鼻子”,捕捉解决问题的逻辑层次和要素。这个模型就是“董事主导型的公司治理”模型。  相似文献   

12.
国家治理一般性规律、中国传统治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可忽视的约束条件和治理资源。中国国家治理具有理论体系上的复合性、价值取向上的多维性、主体结构上的层次性特征,正确回应现代国家治理的一般观念和历史惯性下现实中国的特殊国情,将社会和市场有机地纳入政党领导与政府主导的治理框架,构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政党—政府—市场—社会”激励相容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国家治理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邓光辉 《活力》2023,(21):193-195
“数字治理”是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式。“数字治理”的推广与应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促进了市域治理的智慧化、科学化、精细化与融合化。在以“数字治理”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尚存在数字鸿沟、数字悬浮、数字形式主义、数字安全风险等现实问题。破解这些问题,需要从消弭数字鸿沟、实现互嵌互融、提升服务效能、筑牢安全防线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4.
一、公司治理的新核心:风险管理 传统的公司治理是以股东和董事会中心主义为特征的治理模式。传统的公司治理注重外部治理,主要通过产品市场,审计师的工作及兼并收购等方式来实现,没有体现公司治理的核心所在。这就导致“安然”、“世通”、“中航油”等会计造假丑闻事件逐一浮出水面。这些事件的发生,暴露了传统公司治理的弊端,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提出企业风险管理ERM的概念,风险管理成为公司治理的新核心。  相似文献   

15.
数字平台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城市基层治理的各个领域。通过对C镇赋能城市基层治理的“智能码”平台案例研究发现,其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悬浮化的问题,具体包括平台数据悬浮于真实社会问题、平台规则悬浮于问题处置需求、平台知识悬浮于社会治理情境、平台运行悬浮于基层治理过程等。基于行动者及其行动结果的影响因素,从行动目标、知识、权力和规则等维度解释了城市基层数字平台悬浮化的发生逻辑,为规避潜在风险、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就在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分析了农村工作、政策实际情况,总结出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的有效方法,提出了水保治理“经济型”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促进完善国家治理,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出发,紧密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坚持审计法规宣传与学习并重,普法与治理并重,整章建制与规范行为并重,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并重的总体思路,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推进“六五”普法活动深入开展,在保证审计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增进社会各界对审计法律法规了解等方面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连片特困地区作为国家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重点,其传统行政区治理导致了边界屏障效应,造成政府与市场“两极失灵”,影响了治理效果和区域发展。本文以武陵山片区“锰三角”为例,分析跨行政区政府与市场行为偏离社会公共性、跨域服务供求“双不足”、治理效果偏离最优状态等“两极失灵”困境;提出跨域治理是解决困境的路径选择,这可以促进跨域利益分享与成本分摊、降低跨域“碎片化”带来的高成本、化解跨域资源配置难题;并构建跨域治理的多中心整体联动治理机制模型,以落实跨域治理。  相似文献   

19.
治理“小金库”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年年讲、连续抓、经常打,并采取了取消单位经费账户、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等措施,但单位(企业)部门私设“小金库”的行为却时有发生。为了治理“小金库”这个顽疾,200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的工作意见》(中办发[2009]18号),  相似文献   

20.
高校“微腐败”已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微”时代背景下,正确认识高校“微腐败”的内涵,对其表现、治理逻辑等展开调研,探索治理“微腐败”的多元路径,占领和筑牢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阵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