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产税有着悠久历史,并且一直是美国地方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主要探讨美国地方财产税征收过程中的改进措施与出现的矛盾,同时针对这些矛盾提出一些新的思考。最后讨论我国财产税征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地方政府财产税的征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物业税是一种财产税,是针对国民的财产所征收的一种税收,在物业税相关的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政府必须尊重国民的财产,并为之提供保护,文章基于此主要探讨了开征物业税后对于地方经济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地方针对物业税实施后产生的经济影响所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财产税的优势在于征税对象具有非流动性,易于体现地方公共服务供给与税收成本分担相对应的受益原则,但也存在着规模有限、收入分配效应不明确、税基推定争议大、财产价值和现金流动不匹配、政治成本较高等问题.对个人住房征收财产税,须以构建顺畅的地方居民意愿表达机制、明确的产权归属、完善的财产登记体系和科学的财产价值评估方法为前提.中国房地产税改革面临着中央政府不愿下放税收权限、地方政府对辖区居民的偏好重视不足、房地产产权制度复杂、公众接受程度较低以及既有税费负担繁重等现实约束.未来的房地产税改革应保持税制要素设计与税收政策目标的一致性,在更大程度上取得公众理解、支持以及在完善产权制度和房地产登记、评估体系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绍群 《当代经济》2005,(12):55-56
遗产税是以财产所有人去世后的财产为课税对象征收的财产税。在西方国家,遗产税被称为“罗宾汉税”,即只对极少数富人征收。对于穷人来讲,征收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是平衡贫富差距、调节社会分配的有效手段;而对于富人来说,采取这些手段似乎总觉得有些“杀富济贫”的味道。  相似文献   

5.
万绍群 《当代经济》2005,(13):55-56
遗产税是以财产所有人去世后的财产为课税对象征收的财产税.在西方国家,遗产税被称为"罗宾汉税",即只对极少数富人征收.对于穷人来讲,征收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是平衡贫富差距、调节社会分配的有效手段;而对于富人来说,采取这些手段似乎总觉得有些"杀富济贫"的味道.  相似文献   

6.
覃庆寅 《时代经贸》2008,6(8):30-31
财产税制是我国现行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对于流转税和所得税,财产税改革的步伐非常缓慢。目前我国财产税制度在税种设置、税制设计、组织收入等方面存在看明显的不足,因此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的财产税制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公平、有效、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产课税体系,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遗产税源于古罗马时代,历史悠久,是财产税课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税种,是对财产所有者死亡遗留的财产课征的税收,是世界上普遍开征的税种。  相似文献   

8.
覃庆寅 《时代经贸》2008,6(12):30-31
财产税制是我国现行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对于流转税和所得税,财产税改革的步伐非常缓慢.目前我国财产税制度在税种设置、税制设计、组织收入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的财产税制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公平、有效、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产课税体系,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一、财产税改革的动机 1.我国现行财产产包括房产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车辆使用牌照税。一方面,由于财产税立法权集中在中央,导致地方缺乏灵活性,地方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税目众多,征收效率低下,造成了房产税难以成为地方收入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租、税、费体系混乱,税收负担偏重。租、税、费三个经济范畴,在理论上的区别十分明显。但在实践中,以税代租、以费代税、以税代费、以费挤税的现象非常普遍,限制和削弱了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目前,我国涉及房地产开发、销售全过程的13种税,约占建设成本的9%;而各类费用却占到了41%,各种收费增大了房地产的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目的是提供一些关于地方公共预算对社区内财产价值的影响的经验结论。通过财产税的转移理论,本文分析了整体税收对地主租金收入和对佃户付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了税收和支出方案对地方财产价值的影响方向,以及粗略估计的数量级。  相似文献   

11.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随着经济的发展,几乎每一个企业都会涉及到缴纳房产税,所以其税收筹划也显得尤为重要。房产税的特点一是房产税属于财产税中的个别财产税,其征税对象只是房屋;二是征收范围限于城镇的经营性房屋;三是根据房屋的经营使用方式规定不同的征税办法:对于自用的房产按房产计税余值征收;对于出租、出典的房产按租金收入征税。故纳税筹划思路可分为:降低房产原值的纳税筹划、降低租金收入的纳税筹划、利用税收优惠进行纳税筹划及计征方式选择的纳税筹划。  相似文献   

12.
1.扩大征税范围和税基。具体操作上,应先将闲置性的、空置性的房地产纳入征税范围,这将不仅有利于抑制目前的高房价,而且有利于适度降低投机性房地产的投资,将这部分资金引导到合理的消费上来。然后,通过扩大财产税的税基,使财产税的税基囊括房产、车辆、银行存款、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和知识产权,适度降低储蓄和投资,将资金分流到消费领域,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2.增加财产税的累进性。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1)由于个别财产税对不同财产区别对待,也不容易对纳税人的财产总额实现累进征收,因此,可以考虑逐步向一般财产税制靠拢,通过扩大征…  相似文献   

13.
遗产税和赠与税属于对财产的转移课征的税种。遗产税是对财产所有者死亡时遗留的财产课征的税收,赠与税是对财产所有者生前赠与他人的财产课征的税收。通常认为,遗产税是主税,赠与税是辅税,大多数征收遗产税的国家,都同时征收赠与税。长期以来,对于遗产和赠与是否应该征税以及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正式确立了我国的税收优先权制度,该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  相似文献   

15.
1.构建完整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体系。为强化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控功能,应逐步构建我国完整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体系,方向是以个人所得税制为主体,以财产税和社会保障税为两翼,以其他税为补充,多方面、多环节对个人收入予以调节。如在个人收入环节开征社会保障税,在财产转让环节开征赠与税  相似文献   

16.
构建中国新财产税体系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行的财产税体系在体现财产课税的收入和财富分配功能上存在重大缺失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要求不相适应。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 ,借鉴市场经济国家财产税制的运行模式 ,提出改革我国现行财产税制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建立对土地、房产、车船等大型动产的静态财产价值和财产转移的动态财产价值课税的财产税体系 ,并做好财产税制转型的相关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17.
重构我国财产税制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对财产课税的国际经验,我国财产课税的历史沿革和现实问题,以及影响财产课税的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无论是从组织财政收入的角度,还是基于社会政策的目的,以及从完善税制的要求出发,改革现行财产税制都势在必行。本文提出,改革我国的财产税制应兼收综合财产税税基较宽与个别财产税便于控管的优点,整合现行财产税类各税种及其他相关税种,建立统一的财产税,分别设置税目,分项进行课征。其目标模式是:拓宽税基,扩大财产税的调节范围;统一名称,整合税种,明确界定财产税的税种属性;提高比重,充分发挥财产税的应有功能;适度分权,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本文最后对改革前后的财产税制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建立统一的财产税的积极效应与可行性作了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后半期,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发动了一场限制地方政府收支的改革浪潮,主要内容是限制财产税.具体有综合财产税率限制、特定财产税率限制、财产税征收额的限制、总收入或总支出的增长限制、财产评估值的增长限制、完全公开财产税的课征情况等.这些限制措施改变了地方政府的收入结构和地方政府服务责任的配置、带来了权力与责任向州级政府的纵向转移、削弱了地方自治;同时也启示我们:财产税作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工具,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要求我们理性对待财产税制的设计、改革和完善,要求地方政府实行健全的财政管理和稳妥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9.
遗产税是指财产的拥有者去世之后将财产给予他人,针对所遗留或赠送的财产而征收的一种财产税.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贫富差距逐渐加大,在不远的将来开征遗产税即将成为现实.面对这个全新的税种,部分投资者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本文介绍了遗产税的特色,提出遗产税开征后个人投资者将面临的问题,探讨如何合理投资.  相似文献   

20.
新的财产税制度形成对存量财产和流量财产的价值课征体系。其结构可以借鉴各国成功经 验,分设为土地税、房产税、车船等大型动产税和遗产税、继承税、赠与税等。 1.土地税。土地税又称地价税,其实质乃是不动产税,是对土地的地价征收。由于我国土地的所有权归属国家,因此开征土地税实际是对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