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理论与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国平 《特区经济》2005,(12):16-18
当今东亚的地区主义意识的加强体现在两种形式的安排:自由贸易安排(FA Ts)和货币金融的合作安排。地理位置相近的东亚经济体一方积极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同时提升彼此之间货币金融与汇率的合作安排,两种安排相互强化,彼此推动东亚区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合作进程、广度与深度。理  相似文献   

2.
货币危机的国际传递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新经济增长理论关于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研究了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分析了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对经济增长传导机制的障碍,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而主要是由商品流通及经济活动所内在决定及制约的内生变量,并由此决定了在市场化金融体制下,应采用以利率为中间目标,着眼于货币需求的间接货币调控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利率型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然后在此视野内,分析了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特性,最后建议中央银行采用“盯住利率型”的货币调控模式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然,这有赖于应首先建立起良性的利率市场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大趋势——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入手,分析亚洲货币一体化的现状,认为创造亚洲的共同货币——亚元是亚洲货币一体化的理想选择。并阐述亚洲货币一体化仍然要大致经历欧洲货币一体化所走过的几个阶段。分析中国在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货币传导机制看日本货币政策的失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就陷入了"失去的十年"。如果说日本80年代中后期推出的货币政策为泡沫经济的形成提供了一张温床,那么90年代以后实行的货币政策则旨在"医治"泡沫崩溃后给日本经济带来的"顽疾"。但是,90年代至今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能否使日本的经济"起死回生"呢?尽管国内已有大量的文献探讨了近年来货币政策的失效,但本文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角度出发,运用最新的数据,分阶段详细讨论,得出日本的货币政策由于传导机制受阻从而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甚微的结论,并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表象引发出日本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等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茜  王琼 《中国经贸》2009,(10):2-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国的金融危机也越来越容易传导至世界其他国家。这大大增加了世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也使得对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国际传导机制的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美国次贷危机根源于房地产市场繁荣背景下激进的住房抵押贷款行为,本质是由房价下跌和利率提升导致的信用危机引发的信贷紧缩和金融市场流动性缺失。文章以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基础为切入点,利用金融危机传导模型来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在其传导过程中,美国次贷危机形成了从信贷市场到资本市场、从资本市场到信贷市场、从金融市场到实体经济和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传导路径。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次贷危机通过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传导到全球市场,并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不确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文章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讨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了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几个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疏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唐永光 《特区经济》2011,(1):99-101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东亚各国的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此后,东亚各国纷纷认识到开展区域内货币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并以此来增强抵御风险、化解危机的能力。这次亚洲金融危机改变了东亚国家的政策取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步入制度性安排的快车道,这也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创造了条件。另外,美元区与欧元区的相继建立和运行不仅证实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在实践上的可行性,也增强了东亚各国在货币合作问题上取得成功的信心。本文将要对东亚区域货币合作问题做以探讨分析,从而说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货币幻觉纳入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并利用2000年9月到2006年8月的月度数据,经过HP滤波处理后采用Almon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估计出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我们发现在考虑货币幻觉的情况下,一方面,投资者存在货币幻觉且利率对投资有很好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储户不存在货币幻觉并且利率对储蓄的调控作用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社保制度的缺位增强了储户的安全性动机以及投资渠道的不完善导致了储蓄的利率刚性。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以同业业务为主的非存款负债以及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大大弱化了货币乘数论的有效性,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本文从理论及实证两个方面研究货币乘数论与银行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对于央行能否影响商业银行贷款规模这一点,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检验的论据都不充分。实证研究表明:由于同业负债、理财业务以及出售持有债券获得流动性支持等外部融资渠道的存在,商业银行贷款并不一定受到存款约束,导致传统的货币乘数论失效。在法定准备金率这一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降低的前提下,我国货币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央行只有对商业银行等主体的放贷行为和货币创造能力实施有效控制,货币政策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内生货币供给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出发,以中国金融体系为背景,建立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从理论和经验事实两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白晓燕 《南方经济》2000,(11):56-58,70
为了尽快消除通货紧缩,国家货币政策适时做了调整,然而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梗阻,货币政策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对现阶段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喜民 《特区经济》2009,(12):72-74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以来美国自由化金融政策及房地产等其他因素的综合结果。按照经济全球化中的客观规律,不论世界经济是否因危机进入短周期,我们都应该面对现实找出事态发展的原因,认识危机传导的关系,把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点。本文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入手,通过分析其传导途径和特点,借鉴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应对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复苏关键时期的地产风云,提出了我国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金融全球化的阶段性进程.同时也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主要表现.区域单一货币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区域单一货币的实行表现为货币的一个扩张过程:某种货币从一个国家或经济体过渡到更广泛的国家和地区.逐步取代原有的国别货币.从“一个国家一种货币”到“一个市场一种货币”。  相似文献   

17.
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及其前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货币一体化是区域性经济组织为开展区域性金融合作与协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适应性选择。东亚地区货币合作是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最 优货币区理论,对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19.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VAR模型,研究了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结论如下:美国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和中国贸易顺差恶化,并通过这三条传导机制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美国的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有41.68%的解释能力。中国由于汇率制度缺乏弹性且金融市场缺乏市场化,使得货币供应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冲击,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和东亚经济的发展,东亚货币一体化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了东亚货币一体化对于东亚与世界的经济意义,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着重分析了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现实困境,指出从东亚各国的经济特征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上分析,东亚货币一体化还未成熟,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