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发展的趋势日益严重,10年后、20年后“谁来种地、谁会种地”成为值得深思的重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国外学者主要从农业经营人才的结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及新生务农者的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国内学者从农业劳动力的发展趋势,农业劳动力的务农意愿,新型农业微观经营主体的选择,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等方面进行了探析.未来应着重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适应性、适度规模经营的规模及方式、农民培养与教育体系的构建、农业后继者的务农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土地托管是广大农民顺应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后积极探索土地经营的一种新模式,是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益尝试。供销社顺应“三农”工作形势,推进以土地托管服务为切入点的服务规模化,探索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有效解决当前“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让新型职业农民安心务农、专心务农,可有力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文化水平较低,职业技能不强,农业支持力度不大仍然成为广大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个体、农业生产经营、教育培训、农业生产意愿等方面的因素,发现性别、文化程度、希望的培训时间、是否有扩大农业生产的愿望、从事农业背景、农机服务方式、单位效益与当地平均水平相比等变量,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生产意愿在统计学上有显著的影响。政府要增加新型职业农民接受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机会,同时培养大学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在土地、金融信贷、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远程开放教育的优势,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远程开放教育培训的投入。  相似文献   

4.
管叔琪 《全国商情》2012,(24):62-64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批的农民离土离乡,"谁来种田"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农民低人一等共识,正被进一步固化、深化;农村"用农荒"问题逐年突出,一些土地流转大户,因难雇到人手,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经营亏损;由于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兴起,农民实现种田打工两不误,农民不愿种地和不愿放弃承包地现象并存;在生产条件较差丘陵山区,"谁来种田"问题突出,农田全年抛荒加剧。在粮食主产区,农产品成本上升太快,"谁来种田"矛盾将提前激化。为此提出营造全社会重农氛围,完善农民利益保障;对工商资本下乡实行差异化政策;优化新型创业农民成长环境,完善农民培训方式;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強化政府公益服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流转形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土地的承包期至少为30年,林地的承包期则为30年至70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当地劳动人口减少等因素造成的人地矛盾,农村"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绕不过的严峻问题,如何解决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中遇到的土地调整困难,是深化"三农"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进行了概括性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进城但不愿意放弃土地承包权,耕地细碎化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目前农业生产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经营分析发现,三类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经营使农业机械替代劳动的趋势明显,适应了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的要求和劳动力老龄化的现实。目前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能阻止耕地细碎的恶化,但没有改变农地细碎化特征。为了从根本上破解耕地细碎化,需要设立足够的替代性社会保障,逐步让进城的农民永久退出农业耕地。要通过降低农地流转交易成本、重点培育土地股份合作等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规模经营,进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发展迅猛,对推进农业现代化起到了强力示范与辐射作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但由于诸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仍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到向更高层次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以三门峡市为例,在深入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重要作用及其面临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财政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推进这一新型经营主体有序发展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学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文献研究,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发展趋势、组织化发展中的弱势表现以及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的路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述评。  相似文献   

9.
以广西农民增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2000-2015年数据发现广西农民收入保持较快速度增长。采用极差、平均差、标准差指标计算后发现广西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大。广西通过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促进就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广西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工资性收入贡献太小、经营净收入增收难度大、财产净收入占比太小、农民增收区域差异大。建议从支持农民就业创业、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等方面促进广西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为家庭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三类。调查显示,农业经营主体总体呈现逐年快速发展趋势,但存在各种主体之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应采取规范土地流转制度,发挥合作经营带动作用,提高财政扶持资金使用的精准化,加快职业化农民培养,坚持差异化发展等措施,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11.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促进中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使其积极作用得以发挥,还面对土地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人才匮乏等困难,而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可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善生存环境。因此,在制定财政政策时,可从转变财政支持方式、明确财政支持重点、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改善农业创业就业环境入手,制定有效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批的农民离土离乡,“谁来种田”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农民低人一等共识,正被进一步固化、深化;农村“用农荒”问题逐年突出,一些土地流转大户,因难雇到人手,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经营亏损;由于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兴起,农民实现种田打工两不误,农民不愿种地和不愿放弃承包地现象并存;在生产条件较差丘陵山区,“谁来种田”问题突出,农田全年抛荒加剧.在粮食主产区,农产品成本上升太快,“谁来种田”矛盾将提前激化.为此提出营造全社会重农氛围,完善农民利益保障;对工商资本下乡实行差异化政策;优化新型创业农民成长环境,完善农民培训方式;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強化政府公益服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广西为例,通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地问卷调查,分析了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可得性问题.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量日益增加,但资金可获得性较低,特别是信贷可获得性较低,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能把内部融资作为最主要融资渠道.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新型农业发展正面临资金约束.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收入增长的快与慢,维系着中国改革的胜利果实。本文从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状况入手,从农村决策、农业经营、农村劳动力流向及农民负担等方面,论述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的基本措施和途径在于确立政府对农业的投资主体,走“三高”农业道路,发展乡镇企业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主体流失,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大量可持续、高素质农民的参与,农业日益成为弱质产业,克服"老人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刻不容缓。针对"老人农业"产生的原因,应当落实惠农政策增强农业的吸引力、提高农业产业的技术构成减轻农业劳动强度、实现产业化经营吸引有耕种能力和投资意愿者从事农业生产等措施,克服农业劳动力老化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实现农民的致富需求,必须走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传统农业的改造势在必行。文章针对广西龙州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涉及到的土地利用率、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模式、产业结构、科技推广体系及农民组织化程度等问题,提出了加大培育和扶持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力度、做大做强农业公司、强化公共财政对现代农业的扶持力度、实施农业区域规划、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自从我国提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后,山东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登记注册数量激增,发展势头较好,但在发展中也遇到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缺陷、"二元"结构体制的限制、高素质人才的欠缺、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以及农业社会服务不健全等多种制约因素。因此,必须通过改革"二元"结构体制及合理引导农地流转、拓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模式、加强并完善人才保障体系、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植力度、培育优势特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呈现农场化经营趋势,家庭农场适应规模经济要求,代表现代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服务于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必然要求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根据山东省潍坊及德州地区家庭农场的调研情况,土地流转是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难题,农民土地产权效力弱的状况急需改善。"三权分置"政策在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依照产权细分和促进土地产权交易的路径进行制度完善,为农业经营制度创新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小农特性的理论探讨,梳理中国农业经营主体演进的历史进程,发现: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小农经营可以降低劳动的监督成本,在劳动力相对丰裕的情况下,能够调动有效劳动力投入,是其保持长期优势的主要原因;在劳动力相对稀缺的背景下,部分农民存在流转土地的需求,规模经营快速发展,即要素市场变化为农业经营主体突破创造了条件.通过...  相似文献   

20.
余春林 《企业家天地》2007,(12):254-255
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提速,大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人才向城镇转移已成不可阻挡之势。"谁"来建设新农村成为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人才培养要着眼于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人才战略重点必须立足农村青少年人才源头抓储备;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的基础上,建立"三级人才储备基金"确保人才战略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