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首先基于制度理论、资源基础观以及调研梳理出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实践的障碍因素,采用Grey-DEMATEL方法对障碍因素进行了因果关系分析和重要性排序.结果表明,企业诚信和社会责任感缺失及政府监管不力是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障碍的最根本因素,而绿色食品的法规和标准不完善是最重要的障碍因素.因此政府应在完善法规和标准的同时加强对绿色食品监管,企业应提高诚信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既属于法律范畴,又属于道德范畴。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应加强司法和政府监管力度,完善社会监督与评价,改进教育机制,启发行为人的良知。  相似文献   

3.
加快外向型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建设是农户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农户加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的意愿受农户特征、生产能力、制度(政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基于对西南地区农户问卷调查资料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户特征(文化程度、土地面积、家庭收入)、生产能力(生产规模、经营成本、商品化水平)、制度(供应链联盟制度、政府监管和保护政策、政府补贴政策)3方面的因素对农户加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的意愿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影响的显著程度依次为:制度因素﹥生产能力﹥农户特征。农户应加快向新型职业农民、农场主及家庭农场转变,跨境农产品供应链及其核心企业应维护农户利益,政府应完善制度环境,以有效增强农户加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的意愿。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弊端,从供应链协同角度分析影响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运行的因素,提出着眼于长效监管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开放共生系统,具有全程监管、协同联动、监管追溯、惩罚和扶持服务相结合、全社会参与的特点。为此,应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协同、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优秀的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河南企业家队伍的培养,应注重企业家推介市场和企业家职业化培训市场的建设,完善企业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及内外监督机制,政府应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人文环境和法制环境,对企业自身来说,应高度重视高级管理人才的及早储备。  相似文献   

6.
绿色营销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觉醒,以及绿色消费需求和绿色产品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营销模式,是连接绿色产品生产与绿色消费的桥梁。针对绿色营销中出现的企业不诚信现象和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绿色营销中诚信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从培育诚信文化、完善诚信制度体系、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管、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建构中国企业绿色营销诚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新型对外贸易方式的离岸外包业务的增长更为人瞩目,其对我国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变化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也日益显著。离岸外包是一个新兴产业,与传统意义上的贸易形式不同,如何对"无形贸易"产品进行有效的进、出口监管,对海关监管理念和海关监管法规构成挑战。海关对离岸外包企业的管理主要参照加工贸易管理模式,海关现有的监管模式和监管手段也构成挑战。因此,对离岸外包实行有效管理应加快对海关法规的修订完善,进一步更新监管理念,架构全新的海关管理模式,设立专门的职能管理机构,建立以"企业为单元"的监管模式,推行诚信管理,简化具体的监管措施,规范申报。允许企业采取集中报关等申报模式,简化减免税管理办法。同时,应创新海关监管手段,发挥电子口岸功能,采取稽查方式进行阶段式监管,有效地服务于国家的产业政策,适应并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考察:“信用缺失“让人们对网上交易心存疑虑;社会化配送滞后,商品流通不畅;计算机应用水平落后,网络意识淡薄;相关法规体制不够完善.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应建立诚信长效机制,推广电子商务知识,大力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与国际接轨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道德冷漠是指道德主体在面对道德矛盾时道德判断上的不思考或道德行为上的麻木。现如今社会危而不扶、难而不帮、险而不救的事例屡见不鲜,道德冷漠形势日益严峻。道德冷漠症的形成与现代的生活模式、诚信缺失现象、道德赏罚体系的不完善及道德主体责任感的缺失息息相关。对此,应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立健全诚信机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建全道德赏罚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道德主体应加强道德教育,强化自身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表述互联网金融发展给政策性银行带来的问题,比如银行中介地位的削弱、银行优势的减弱、风险增加的问题等企业层面问题,以及政府监管体系不完善和政府对金融大数据的掌握程度不够等政府层面的问题,并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为政策性银行的业务发展对策提出不同的解决措施,即企业层面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政府层面要完善法律监管体系,以实现政策性银行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信用建设有政府主导和自由市场两种模式。我国由于特殊的国情和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选择了政府主导的欧洲模式。政府通过制定规范,搭建平台,带头示范,培育文化,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但从发展趋势看,政府监管、企业自由经营的市场模式日益成为主流。政府继续推动社会信用建设的重心应放在完善规则、信息公开和加强监管上。  相似文献   

12.
建立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博弈监督模型,并求其混合Nash均衡解,结果表明,可通过减少民营企业未履行社会责任时的预期收益和降低政府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来促使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应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加大对违规企业的管理和处罚力度,并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综合监管体系;同时,还应呼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3.
做好企业信用管理,可增加有效销售,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我国信用管理的现状是:信用管理制度及组织不健全、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社会信用水平较低,必须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专业信用管理制度等措施,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建设诚信社会,不仅要加强企业信用,还要打造诚信政府,建立企业资信、个人信用、行业诚信信息网,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培养全体公民的诚信品德.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引发国人的极度关心。问题的频发表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体制还存在不少漏洞。其问题主要是:事前监管缺乏科学性、事中监管缺乏有效性、事后监管缺乏及时性、可追溯性。因此食品安全监管事前必须要建立合理的食品安全标准,严格食品行业准人标准;事中应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监管,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水平;事后要建立政府问责机制,加大对食品生产者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缺乏完善的诚信机制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一个瓶颈。建立完善的诚信机制,一是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即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与监管机构,建立企业和个人在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的第三方信用服务、认证机构(认证中心),建立信用奖惩机制;二是要培养人们的社会诚信意识(习惯)和信用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16.
会计诚信危机作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其信息失真现象越发普遍,从而导致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宏观调控失效,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本文立足于我国会计监管的现状,剖析政府会计监管的特性和各种会计监管模式,启示我国政府监管模式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次贷政策带来了美国经济短期的繁荣景象,然而由公司治理不规范所导致的治理风险积累最终引发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中美国公司治理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治理标准放松、公司治理中存在制度性缺陷、政府对金融机构治理的监管缺位、信用评级机构丧失其外部治理者职能.次贷危机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启示是:企业应严格按制度行事,不能随意放松公司治理标准;应完善公司治理制度,防止内部人控制;应加强政府监管,尤其是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18.
摘要:从企业自身因素、政府因素、行业特点、社会以及消费者因素五个方面设计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调查问卷,在山东省各地市发放问卷,回收335份有效调查问卷,利用SPSS20.0进行信度检验和因子分析,提取机会成本、政府监管、公关能力、产品信息透明度、大众诚信观、企业管理六个公因子作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提高食品工业企业诚信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诚信是企业道德之本。目前我国企业因为信用缺失导致每年经济损失达到5000亿元。要改变失信现状,需要从多方面构建诚信道德基石,政府应转变职能,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尽快制定约束机制,倡导诚信的价值观与伦理规范,有效地推进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全国性的信用体系。企业强化道德建设,构建诚信企业文化。同时强化社会监督,抓好诚信道德教育。打造诚信社会就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20.
政府诚信是以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为主体的诚信,是指政府必须履行其对公众所承诺的责任.在某种意义上,政府诚信乃是政府与公众契约的产物.因此,社会契约是政府诚信的重要渊源;政府诚信是对社会契约的有力保障,它与社会契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政府诚信建设路径有三:以契约精神重塑政府诚信建设理念,以契约关系强化政府诚信建设的主体意识,以契约规则完善政府诚信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