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继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部分行业产品价格呈大规模上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文章通过我国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的时序数据从内生和外生两方面建立回归方程来研究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得出以下结论:食品对CPI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烟酒类指数;CPI有一定的惯性作用,上年CPI和上上年CPI对当年有正的推动作用;价格波动的原因错综复杂,有需求拉动因素又有成本上升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平抑物价,抑制通货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2.
以1990-2009年数据为样本,对影响福建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各个经济变量,通过主成分提取的方法进行解析,发现与"经济规模和商品成本"有关的因素为推动CPI变动的主要力量。根据文中模型可预测,2010年上半年福建省CPI仍会在高位运行,但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月度数据,采用结构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CPI波动的源泉,研究发现:我国CPI的波动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关键因素是货币因素、外部输入性成本推动因素,货币因素对CPI影响的时滞非常明显。同时,对我国CPI走势进行了预测,得出:如果仅从货币因素和外部输入性成本推动因素来看,我国面临高通胀威胁;但在统计意义上,房地产等资产领域的分流作用极大降低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文末,基于实证结果讨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通货膨胀诱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我国近二十年间的CPI指数变动规律的观察,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走势和通货膨胀的诱因,从众多因素中提取出GDP增长率、M0增长率、外汇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增长率等与CPI变化关系较为明显的几个因素,将货币主义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理论相结合,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通货膨胀的诱因进行了研究,并对如何抑制通货膨胀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楚文慧  孙宁华 《全国商情》2009,(19):39-40,42
2003年至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与此同时,通货膨胀水平也日益提高。本文以该轮通货膨胀为研究背景,研究结果发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仍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通货膨胀衡量指标。本文首先通过实证研究分析现有价格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了CPI的先行指标,以便更好的预测CPI的走势;其次在分析CPI缺陷的基础上对其统计口径进行修正,加入资产价格(准确地说是房地产价格),从而提高CPI作为通货膨胀衡量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2008年以来,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化,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我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前三季度,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减弱,但影响CPI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工业生产增长放缓,出口增速回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前三季度GDP增长9.%,较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考虑了虚拟经济因素的货币数量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考察了实际经济增长、虚拟经济、货币供应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静态回归分析发现,以实际股票债券加成成交额(GPZQCJE)表示的虚拟经济变量对CPI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金融市场资金回流到实体经济是导致通货膨胀(以CPI衡量)的主要原因。应用动态VAR模型研究发现,长期内货币供应量和实际股票债券加成成交额是影响CPI的决定因素,短期内(10个月内)实际股票债券加成成交额是影响CPI的决定性因素。这启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在控制通货膨胀时,短期内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吸收过剩流动性,长期内可以紧缩货币供应量和加强股票、债券市场对过剩流动性的吸收,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能够很好地起到资金"蓄水池"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曾汝祺 《现代经济》2007,6(10):77-79
2007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进入了2002年以来的第二个上升期。第二季度CPI(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3.6%,比第一季度加快了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了2.2个百分点;第三季度继续加快,特别在7月和八月CPI增长攀升到了5、6%和6.5%的相对高位。GDP平减指数在6月份已经5%左右,超过了一般认为经济高增长能承受的3%~5%的范围。本文针对2007年上半年的通货膨胀指标继续攀升与社会对未来发生通货膨担忧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和对中国控制通货膨胀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面临物价上涨、投资过热的状况,通货膨胀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CPI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CPI的变动,分析我国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并对解决我国当前通货膨胀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通货膨胀:特征、原因与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GDP紧缩系数的计算还存在统计数据滞后的问题,因此,我国通货膨胀的衡量目前仍采用CPI指标。但因我国CPI统计体系的缺陷,使得居民对通货膨胀的实际感受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存在不少差异。从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逻辑来看,我国目前的爬行式通货膨胀可能将持续一、两年的时间,但最多形成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发展成奔跑式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我国目前发生的通货膨胀,其根本原因是汇率政策存在偏颇。为抑制通货膨胀,应允许人民币升值。同时,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应对人民币升值后国内需求的启动。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创新高,百姓感到生活成本在迅速增加,理论界治理通货膨胀的呼声连绵不断,价格管理部门也出台了相关的价格干预措施,政府已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我们还不能就此认为通货膨胀已经来临,当前我国CPI上涨的幅度仍然是可控的,2008年的价格预期调控目标的实现还是有保障的.国民经济仍可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VAR模型的CPI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末的宏观经济分析明确要求做好通胀预期管理.我国是否会经历新的一轮CPI的大幅上涨又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VAR模型,分析各因素对CPI的影响,得出CPI对自身反应较为敏感,原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对CPI的影响较弱,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以及货币供给增长率对CPI的影响也较弱,但有3个月的时滞.对未来36个月的CPI进行定量预测,得出未来两年我国不会出现大规模通货膨胀.对此,应理顺价格关系,严控非理性投资,加强对通胀预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张雯  余林芳 《大众商务》2010,(14):22-22
2010年通货膨胀会不会现身,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发布的宏观显示,3月份CPI同比增速大幅回落至2.4%,低于2月份的2.7%,一季度CPI同比上涨2.2%,距离政府制定的全年3%预期目标仍有距离,似乎在预示着2010年我国将有较为平缓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4.
2010年通货膨胀会不会现身,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发布的宏观 显示, 3月份CPI同比增速大幅回落至2.4%,低于2月份的2.7%,一季度CPI同比上涨2.2%,距离政府制定的全年3%预期目标仍有距离,似乎在预示着2010年我国将有较为平缓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5.
张嘉 《全国商情》2007,(11):76-77
2007年7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6%,为10年以来的新高.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国际国内的经济实际对通货膨胀会计的要求以及传统会计补充完善对通胀会计的要求的基础上,说明了我国通货膨胀会计发展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完善我国通货膨胀会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去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比较突出1994年我国商品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上涨了21.7%。通货膨胀引发不安定因素,使深化改革的环境恶化,误导了资源配置,搞乱了经济关系,影响了社会稳定。如何抑制通货膨胀,已成为当前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金融角度谈一点笔者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从核心通货膨胀的期望性质、波动性、无偏性、追踪通货膨胀趋势值、平稳性、与CPI的相关性、协整关系、因果关系及与产出缺口关系方面比较各种方法度量的核心CPI的相对优劣。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结果显示,核心通货膨胀的各种度量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优点和不足。任何一种度量方法均不能满足所有的标准,究竟选择何种方法度量核心通货膨胀以及选择哪种核心通货膨胀作为决策参考依据,取决于使用者的目的和需要。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CPI和PPI指数逐步上升的趋势虽然表明我国经济已经企稳回升,但由此也带来日益明显的通货膨胀预期.为回答相关问题,本文利用协整检验方式,根据货币供应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和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等变量,以CPI表示通货膨胀率,由此建立彼此间相关的长期稳定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及建立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由此得出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高度有效性的结论,并因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充分考察我国CPI的结构基础上,梳理外部冲击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传导渠道,应用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和VAR模型对影响我国通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计量结果表明:短期内,国际食品价格是导致国内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较弱;人民币升值对通胀的抑制效果存在一定的时滞;M2增速对国内物价的影响不容忽视且长期显著。综合而言,外部冲击只是导致通胀的因素之一,产出缺口仍是影响物价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应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保持经济增长合理增长、密切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做好应对输入性通胀的压力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首先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衣、食、住等日常基本消费、发展享受型消费与交通和通信消费的上涨是形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然后运用 A RI‐MA模型,对北京市通货膨胀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ARMA(3,1)模型为北京市通货膨胀提供了较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