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什么是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又可称“公共事业”、“公共用途”等,是指关系广大公众全局、整体、长远的发展和利益,以公众性、公益性、非营业性为特征,它相对个体、局部利益而言,一般由国家或政府来代表。它直接造福于公众而不是个别人。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公益性问题,市场做不了的只能由政府来做。各国立法对公共利益的概念,有的做概括性规定,有的是列举性规定,有的兼采概括与列举的规定。我国现行法在涉及城市拆迁及土地收回、土地征用时,都是采取“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建设或城市建设的需要”等概括性规定。它包括公共道路、广场、公共卫生、灾害防治、科学及文化教育事业、环境保护、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公共水源及引水排水用地区域的保护、森林保护事业,以及国家法律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由于我国城市建设起步晚,长期不太重视规划,采取粗放式发展,加上城建资金不足,配套建设受到影响等,留下相当多的后遗症,当前旧城改建的任务很重。因此,政府为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可以调整使用土地。这在《土地管理法》第58条单列出来,事实上这也属于公共利益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刘祥龙 《西部财会》2011,(10):12-15
随着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和部分功能的萎缩.“政府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政府”这一问题越来越尖锐地提出来,其中政府自利性的问题近年来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政府自利性对政府行为、公共政策、政府职能等产生的影响。对政府自利性产生原因的分析,有助于提出克服政府自利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公共工程项目后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工程项目是为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而投入一定公共资源建设的固定资产项目。对公共工程项目实施后评价可以强化公共投资监督体系,提高公共工程项目决策水平和公共资金利用效率,保证公共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前评估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实现项目管理科学化。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后评价,是监管公共投资的一种手段。本文拟结合公共工程项目特点,探讨公共工程项目后评价内容及其指标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4.
郭群 《广东审计》2001,(1):28-29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所属机构,为实现政府职能和公共利益,使用公共资金,以法定的方法、方式和程序,从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机构获得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行为。实施政府采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公共资金的管理,合理使用公共资金,避免公共资金的浪费。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政府采购在国际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制度。我国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在一些城市中开展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就要求政府审计机构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及时和准确的监督,以保证政府采购任务…  相似文献   

5.
一、公共体育产品的一般性认识 公共体育产品是政府为直接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而提供的产品,以及私人在政府的控制下、为完成政府所规定的目的而从事的满足公共利益需要而提供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董慧 《企业导报》2013,(7):105-105
本文试图建立政府、市场与公民对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良性互动,以实现节能减排的良好治理,在互动中开辟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比利时绩效审计是以公共资金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中心的审计。审计的重点应放在社会保障、与公共利益关系密切、政府预算资金投入较大等项目中,以便考察政府对上述项目的管理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工作目标,是否  相似文献   

8.
公共利益从字面上理解,可称之为公共的利益,简称公益。但自提出之日起,就没有给予公共利益一个明确而权威的定义,它应用于经济、政治、行政等领域。公共利益是国家存在的正当性理由,并且公共利益的概念是界定政府行为必要性的主要界限,界定公共利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公共利益概念的高度抽象性、内容的多样性、结构的矛盾性以及受益对象的难以确定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主体对其概念和特征的理解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允许政府动用征地权的条件是什么?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那必须是“为公共利益的需要”。但何谓“公共利益”?却未见法定解释。 一般理论认为,“公共利益”通常指一国之内没有特定对象的人群的共同利益,与当今词汇里的“广大人民利益”大致相当 为“公共利益”提供服务的“公共物品”,通常是非盈利性的,如国防、环卫以及不收费的公园、道路等。  相似文献   

10.
杨幸  郭红  高严 《财会通讯》2022,(4):28-32
文章介绍政府预算活动中机会主义行为存在的原因以及预算卸责的内涵与特征,并试图解释官员的公共合作是通过何种作用来影响预算卸责水平.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可以发现,预算中的事后机会主义行为——预算卸责,是由预算活动中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必然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目标函数不一致,加之代理人的自利动机而形成的.而官员预算公共合作可以通过减少官员的自利动机和信息不对称程度,从根源上来提高预算效率,降低预算卸责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西方学者研究表明,在年报的语言信息披露中,存在公司管理层通过操纵语言信息内容误导信息需求者决策的倾向,称为自利性归因倾向。年报自利性归因倾向是我国目前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业绩归因现状进行描述后,深入分析了年报自利性归因倾向的机理,得出我国年报存在自利性归因倾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一、公共产品的概念、范围、特征 公共产品是政府向社会所有成员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以及公共设施的总称.公共产品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公平性,这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仅出于弥补市场失效、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同时还要求实现社会总福利最大化,要求政府必须按照社会公众的集体意愿提供公共产品,而不是以获取利润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3.
公共组织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或授予的公共权利的组织实体。我国的公共组织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其中我国非政府组织中事业单位占绝大部分;具体而言,事业单位是指那些享受财政补助,完成国家部分行政或事业职能或从事民间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实体。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不包括已经企业化了的事业单位)是我国财政资金运用的主要舞台之一。正确认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对于提高社会公共资金管理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所谓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承担的行为义务。从经济学角度看,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源于地方政府作为经济主体和公共主体的双重身份。作为一个经济主体,由于市场和资源有限,地方政府为推动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具有争取更大公共项目投资、获得更多资源的冲动,发行债券和借款是取得资金的重要来源,由此形成地方政府的显性债务。作为一个公共主体,地方政府也被视为公共风险的承担者,负有化解公共风险,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政府应承担的支出责任与义务,不仅包括法定的,也包括法律没有规定但社会公众认定的支出责任和义务,该项职责将最终导致财政资源的流出,由此形成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  相似文献   

15.
侯峰  王敏 《会计之友》2008,(18):81-84
近年来,西方学者研究表明,在年报的语言信息披露中,存在公司管理层通过操纵语言信息内容误导信息需求者决策的倾向,称为"自利性归因倾向".年报自利性归因倾向是我国目前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业绩归因现状进行描述后,深入分析了年报自利性归因倾向的机理,得出我国年报存在自利性归因倾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一、公共管理的定义及作用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17.
为农村提供适合需求的公共产品.既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历史、经济、社会、自然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公共产品在供给严重不足的同时,存在结构不合理问题。此文从公共产品需求的角度研究甘肃民族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主要以甘南和临夏为例.找出其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建立“需求主导型”的供给机制以及进行相应的供给制度创新.以实现按需求有序地提供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8.
公共部门是相对于私营部门而存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态。传统意义上,公共部门是以公共权力为基础。公共组织存在的合法性受制于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它们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不以市场取向或盈利为目的,其目标是谋取社会的公共利益,对社会与公众负责。因此,公共部门是泛指拥有公共权力,依法管理社会公共资源与公共事务,以谋取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体系:以及由政府投资、开办,包括以国有制形式运作的公营企业、学校、医院等公共事业部门在内的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9.
王婷婷 《价值工程》2014,(25):310-311
服务型政府公共性本源价值的确立,要求政府在其公共管理过程中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基点及归宿,必须强调公共服务最优化。可见,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性本源价值蕴含着丰富的伦理精神,主要体现为公正是服务型政府的首要伦理内涵,责任是服务型政府得以实现的伦理保证,以民为本是服务型政府构建的伦理宗旨。  相似文献   

20.
陈道能 《中外企业家》2012,(13):131-132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2条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国家征地行为是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由于公共权力的特殊性,免不了侵害私人权利,进而侵害了农民的土地权益.故保护农民权益必须对公共权力及政府征地行为进行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