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and firm value, and the eff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code revis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We examine this relationship for: (i) a high‐income country, Japan; (ii) middle‐income countries China, Malaysia and Thailand; and (iii) low‐income countries India and Indonesia. We use the Heckman two‐stage sample selection bias approach fo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We find that Japanese stakeholder CSR and environmental CSR have a smaller positive effect on firm value compared to the middle‐income countries, but we do not find an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for the low‐income countries. In addition, we find that only Japa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 code revision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SR and firm value, which concurs with the new recommendations documented in the revised cod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s that foreign major shareholders matter to the value creation of CSR in Japan and the middle‐income countries of China, Malaysia and Thailand. 相似文献
2.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2011-2013年数据,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RD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本文研究过程中,借助中间量融资约束,并且以Almain现金流量模型为融资约束衡量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负相关;企业的融资约束导致RD投资不足;企业较好的现金流可以减缓融资约束程度,促进企业进行R的投资,最后本文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加大企业RD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4.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企业在经济转型时期所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激发了国内学术界与企业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探讨的浓厚兴趣。文章总结了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历程,包括学者的论战、概念的界定、不同学科视野和相关衍生理论及实践研究,并对当前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前沿问题与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6.
综合运用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长、短期社会责任的影响对比,考察了在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时,企业社会责任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并论证了不同政策不确定程度下的效应表现机理。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具备"累积效应",长期社会责任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强于短期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也具备"保险效应",会显著削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融资约束的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累积效应"仍然存在,且会因长期社会责任"保险效应"加强而得到强化。不同产权性质下: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受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较小,且"双效应"更稳定;而非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强,但受经济政策冲击更大。研究揭示了企业社会责任对融资约束的积极效应,呼吁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值得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7.
论企业营销的内涵与外延: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影响顾客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尺,企业营销也进入以责任赢得顾客的时代。以社会责任作为企业营销的内涵与外延,是对企业营销活动真安映像的解读,是企业营销理念的一种重要创新。创造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企业营销达成的另一种广义上的社会责任。从理论到实践,善因营销与和谐营销是两种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营销之道。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利用实践表征与理论研究双途径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总结了消费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表征方式以及消费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进展。最后,通过匹配消费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现状和理论进展两者之间的深层次关联,提出了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要求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多,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必须建立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前提下。重点介绍了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观点以及介绍了我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看法,研究表明,相对于国外研究我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还有很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企业界和理论界普遍达成共识: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首先界定利益相关者的范围,进而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影响力要素进行剖析,最后构建一套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承担社会责任未必影响公司发展--从企业社会责任指向谈企业社会责任与绩效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企业社会责任及其重要性入手,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指向,即企业应当向哪些利益相关者负责,分别就各社会责任指向论述了企业社会责任与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企业社会责任学说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于古典经济学理论,在争论和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20世纪80年代,现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并进入条文化阶段,到2000年,全球共有246个生产守则,成为规范企业行为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对渠道冲突的影响作用以及社会网络资源(市场信息获取和规范性影响力)的中介效应,明晰企业社会责任影响渠道冲突的作用机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两个维度(企业商业实践的社会责任行为和企业慈善的社会责任行为)分别对社会网络资源的两个方面(市场信息获取和规范性影响)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企业市场信息获取和规范性影响均能够显著地降低渠道冲突;市场信息获取对商业实践社会责任行为和渠道冲突之间的关系、规范性影响对慈善社会责任行为和渠道冲突之间的关系均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文章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驱力角度强化了中国企业实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和理念,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国家、社会与企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演进的独特视角,将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依次划分为市场治理、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三种模式,并对每一种治理模式的时间、成因、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目标、推动力量等进行比较后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国家、社会和企业三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其边界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治理是未来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发展方向和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理论界对社会责任审计的动因、概念和内容、主体、定位、作用与意义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社会责任审计的研究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比较科学的社会责任审计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缺乏实证研究等。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责任审计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社会责任审计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动态和发展的视角评析了国外社会责任会计概念、目标、理论基础、信息披露方法和实证研究.总结出社会责任会计三大特征,对传统会计的批判、开放性、规范会计理论研究.指出国外研究在概念研究中,缺少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方法研究中缺少“外部成本内部化”技术,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应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当前应加大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转换能力研究. 相似文献
17.
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企业社会责任"这一名词在国内逐渐为人所知,并成为现在社会上谈论的热门话题.文章通过介绍三家著名的跨国公司--日本索尼公司、美国IBM公司、瑞典爱立信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及其具体做法,指出我国企业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与企业的自身实际相结合,积极地适应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8.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个多世纪以来,企业社会责任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本文首先回顾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演变历程,然后系统地介绍和阐述了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方法、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企业社会表现与企业绩效等方面;最后,本文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整合模型,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We develop a duopoly model in which firms compete for the market (e.g., investing in process innovation or product development) as well as in the market (e.g., setting quantities or prices). Competition for the market generates multiple equilibria that differ in the firms’ investment levels, relative size, and profitability. We show that monopolization that affects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can act as an equilibrium selection device in competition for the market. In particular, it eliminates equilibria that are undesirable for the monopolizing firm, while not generating new equilibria. This result complicates the task of determining whether a firm's dominance in a given market is the result of fair competition or unlawful monopolization. We discuss a number of implications for antitrust policy and litigation, and illustrate these by means of two well‐known antitrust cases. 相似文献
20.
n.m . theron w.h . boshoff 《The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Suid-afrikaanse tydskrif vir ekonomie》2006,74(3):575-592
This article develop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hat can be used to assess competition in South Africa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hereafter, applies this framework in an evaluation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patterns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It is shown that, despite recent regulatory reforms, substantial vertical competition concerns remain unaddressed in both fixed line 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marke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