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正面临工业遗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更新的双重 挑战。分析美国工业遗产再利用与城市复兴相结合的成功案 例——马萨诸塞州当代艺术博物馆MASS MoCA。MASS MoCA是通过当代艺术,推动位置偏远的中小型后工业城市 成功转型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中心的经典案例。认 为MASS MoCA成功的方法在于共享遗产理念下城市遗产与 城市更新的相互促进,即基于价值共享、空间共享、利益共 享下的可持续更新路径。MASS MoCA的案例研究将为我国 以文化创意为导向的工业遗产再利用和中小型工业城市转型 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依据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和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对辽宁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进行探讨.辽宁是一个工业大省,所辖城市均为工业城市,因而其特色文化城市建设必然与工业遗产保护有关.辽宁工业遗产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历史,是城市特色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在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保护工业遗产,弘扬传统工业文化,是辽宁进行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针对铜陵的工业历史和现状,参照城市理论研究之城市史、城市空间结构的观点,拓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思路。依据《下塔吉尔宪章》工业遗产的价值认定与记录及研究的重要性、立法保护等项共识,探讨铜陵保护历史工业遗存和提升城市发展活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工业遗产作为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中国工业发展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工业遗产却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一些农村工业遗产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正面临着被毁坏和消失的危险。因此,尽快开展农村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及时有效地保护和抢救濒危的农村工业遗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工业遗产的作用,成为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由于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的职能和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以及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后引起局部土地功能的变化,导致在城市中出现闲置和废弃的旧工业建筑.如何看待和再利用这些城市工业建筑"遗产",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和我国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现状,而后从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动因出发,探析了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最后提出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工业遗产是工业化进程的遗存,是工业文明的见证,具有珍贵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工作.本文用文献综述法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对各城市的工业遗产改造工作起到理论及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工业遗产是东北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见证,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探索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的有效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东北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在论述东北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的基本现状,并提出了东北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工业遗产资源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沈阳市铁西区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的典型区域,近年来凭借其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抓住城区规划与扩张的机遇,使区域内的工业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从一个新视角——广义虚拟经济的角度来分析沈阳市铁西区工业遗产的虚拟经济价值,结合铁西区目前的工业遗产保护状况,探究虚拟经济视角下铁西区工业遗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宋琪  曲诗雨 《生产力研究》2023,(1):59-63+78
城市更新进程中,保护工业遗产,需要关注其美学意义,促使场景生成,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与社区发展。文章基于场景理论,阐述了工业遗产场景化保护的内涵,指出场景化保护以营造具有美学价值的场景为基础、以促进消费形成城市发展新动能为核心、以吸引更多的创意阶层激发城市活力为最终目标;从构成场景的社区、设施、人群、活动、价值观五个维度出发,对西安大华纱厂、陕西钢厂和陕西唐华一印有限公司的三个案例进行剖析,得出工业遗产场景化保护的关键在于通过场景营造城市烟火气息、营造城市创新气质和营造城市记忆谱系。  相似文献   

10.
工业遗产景观、后工业景观、工业旅游景观是构成城市工业景观的要素,反映了城市不同时期工业文明和工业发展历程。应用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将工业景观系统作为城市子系统进行研究,可将历史与现代、保护与发展、微观与宏观、物质与非物质多层面进行整合优化,从工业景观的现状研究、功能规划、空间布局、文脉保护等方面提出城市工业景观系统规划的路径,实现城市工业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很多老工业区面临改造和升级,工业遗产的价值逐渐受到重视。德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本土化研究提供了借鉴。本文通过对德国工业遗产地的实地调研,探讨了德国工业遗产的形成及扩散过程,分析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德国的工业遗产意识是在遗产保护、逆工业化、社会运动和美学认识改变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关注工业遗产的客观价值,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居民和非政府组织起到了自下而上的推动作用,形成了国家—区域—地区—本地四个不同尺度上的多层级再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2.
佟玉权  韩福文  许东 《经济地理》2012,32(2):166-172
景观视角下的工业遗产是由工业区域(带)景观遗产、工业城市景观遗产、城市工业区景观遗产和工业建筑(群)景观遗产所构成的多层级结构系统。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区域范围内有着各层级的工业景观遗产类型,有不少工业景观遗产整体价值突出,保存较好。通过设立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区,制定各层级工业景观遗产的科学评估体系,将那些真正具有整体意义的工业景观遗产分别列入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及文物保护单位或优秀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保护序列,以实现工业遗产的完整性保护。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过去的传统产业逐渐被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新兴产业所代替,城市职能出现新的扭转,导致城市综合布局和城市产业结构的重新组合与调整,旧工业产区及其旧建筑面临着更新改造和拆除的两难困境.作为城市文化积淀和城市发展印迹的旧工业产区和建筑,将如何发展?如何用具有文化脉络和生态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行保护和改造再利用,实现旧工业建筑改造对象、改造模式和面向人群的多元化,不让旧工业建筑的遗产流失和废弃?这将是值得我们引起注意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山西作为我国传统老工业基地分布密集的省份,在我国工业发展壮大时期,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工业企业,形成了较多的工业遗产,为全省工业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基础。文章总结了山西工业遗产旅游的类型和发展现状,针对山西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现状提出对策建议:“双修”工业遗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大对工业遗产的宣传力度,打造“遗产城市”;拓展旅游新业态新模式,丰富产品类型;推动工业旅游与居民需求相结合,拓展文化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5.
无锡作为民族工商业的摇篮,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无锡工业遗产资源具有"锡式"特性,有重要的遗产和旅游价值。在城市更替的背景下,基于休闲综合体视角下的保护性再利用形式,内部置换,外部关联,综合规划是无锡工业遗产与城市和谐相容的有效出路,是无锡产业升级的创新途径,是提升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快捷方式。  相似文献   

16.
周婷婷 《城市建设》2010,(2):211-212
随着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过去的传统产业逐渐被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新兴产业所代替,城市职能出现新的扭转,导致城市综合布局和城市产业结构的重新组合与调整,旧工业产区及其旧建筑面临着更新改造和拆除的两难困境。作为城市文化积淀和域市发展印迹的旧工业产区和建筑,将如何发展?如何用具有文化脉络和生态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行保护和改造再利用,实现旧工业建筑改造对象、改造模式和面向人群的多元化,不让旧工业建筑的遗产流失和废弃?这将是值得我们引起注意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契合工业遗产保护的趋势,工业遗产公园成为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路径。综述工业遗产公园发展历程,归纳工业遗产公园营建的空间模式和特征;解读“生产单元”作为工业遗产公园空间和景观的规划方法模式,希冀拓展工业遗产公园规划的视角。结合黄石“东钢”工业遗产公园的规划,解读工业生产单元导向下的价值评估、污染治理、建筑干涉、功能分区、景观组织和项目建构规划过程。阐述基于生产单元模式、以生产流程展示为目的的工业遗产公园规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袁方 《时代经贸》2007,5(11Z):30-31
本文从工业遗产的历史入手,探讨了从工业遗产这一概念的提出至现代合理、科学的开发工业遗产的历史轨迹。探讨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经过分析,得出了一些在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工业遗产作为工业衰退后的遗留产物已经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了负担,如何对待它们,是很多城市面临的巨大问题。从生态化、绿色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景观设计和旅游开发两种解决方式,希望通过这两种方式让工业遗产从废弃走向绿色和重生,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20.
侯晓斌  闫琪 《经济师》2022,(4):157-160+162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见证,是工业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泉市是山西近代工业重要发祥地,是中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全市工业遗产分布广、功能类型多样、空间要素完备、建筑规模令人震撼。文章分别对12处阳泉市现有可保护活化的工业遗产利用方式进行了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探讨分析,并提出下一步保护活化的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