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宏建 《企业经济》2008,(2):145-147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但随着贸易地位不断上升,我国的贸易条件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我国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在国际市场上多属于成熟产品,供大于求,且我们一般采取传统的价格竞争手段,出现了增量不增价的现象,导致我国贸易效益难以提高、贸易条件呈现出不利的势头。因此,应该努力探寻我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黄宁 《经济界》2008,(6):86-89
本文分析了1980-2006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认为反映贸易公平的价格贸易条件处于恶化之中,而反映贸易效率的收入贸易条件处于不断改善之中。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引起中国贸易条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善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贸易条件变化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出口盈利能力(相对于进口)的重要指标。笔者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贸易条件、贸易收入条件的变化情况,结合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制成品和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的变化,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作出了综合分析,并给予了经济学上的解释,以期反映我国的出口盈利能力,进而为企业进行贸易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朱可嘉  邓晶 《价值工程》2010,29(5):108-110
随着我国近几年来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在国际贸易问题上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将以我国近年来我国制成品贸易以及我国商品贸易条件为研究对象,分析现阶段我国制成品贸易受商品贸易条件恶化和收入贸易条件变化改善的影响,同时对未来两年的商品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以及制成品的出口变动情况进行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5.
万宁 《企业经济》2007,(9):120-122
贸易便利化已正式列入多哈谈判议程,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贸易便利化的基本问题入手,分析了贸易便利化的利益及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贸易便利化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贸易条件看,我国产业升级和出口增长并未带来相应的贸易利益增长,价格贸易条件呈行业间升级与价跌并存、行业内量增与价跌并存的格局。从要素收益看,我国工业行业也存在增加值率小、利润偏低、税收流失严重等现象。因此,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具有一定的分工锁定特征,转变发展方式和贸易方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国家是国际关系的基本行为体,国际贸易是一种特殊的国际关系,国家在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在贸易自由化的现实中引入国家利益的视角,实证分析了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正视国家利益原则,才能有序推进贸易自由化。  相似文献   

8.
后金融危机时期,为了应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国际贸易竞争由相对比较优势竞争转向绝对优势的竞争,从而形成对核心资源的保护:自由贸易不仅追求起点的公平,而且要求结果上的公平,因而发达国家动辄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制裁:在国际贸易冲突的调解中国家的作用在增强,国际协调的作用在减弱.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总体呈恶化趋势,导致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利益下降、国民福利受损并对经济产生负面效应。文章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在总结我国近年来价格贸易条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其变动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在长期如何改善我国贸易条件的应对策略,以期获得更多的国际分工利益。  相似文献   

10.
黄闵 《企业导报》2012,(13):43-44
本文以1995~2008年度大豆贸易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大豆贸易条件变动的趋势。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人民币升值与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的关系。笔者认为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现象与人民升值无重要关联性,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与恶化和人民币升值存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交换利益变动的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1992—2011年中国总体和五种主要分类纸产品的贸易条件变化。研究表明,我国纸产品的总体和分类价格贸易条件为恶化且呈恶化趋势;收入贸易条件处于改善趋势,且没有出现贫困化增长;由进口价格引起的贸易损益为收益情况。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制定了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对外贸易战略并得巨大成功,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国政府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出发并结合世界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对外贸易战略,通过贸易战略转型与创新增强贸易利益的获取能力并提高对外贸易战略绩效,不仅实现发展战略从模仿学习向引领超越的转变,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制定贸易发展战略提供借鉴.因此,对比研究不同时期贸易战略的调整,能为中国进一步提高贸易战略绩效增强贸易利益的获取能力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对外贸易的福利,但贸易条件是否出现恶化呢?文章利用相关指数计算了2002年~2010年中国整体和部分行业的贸易条件,发现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呈现先下降再逐步上升的态势,机电产品的表现更加明显;研究了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6,(25):48-51
南方共同市场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共同市场,其形成一体化组织后所得到的效果对其他一体化组织有着借鉴作用。本文在关税同盟理论的基础上,对南方共同市场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做了较为具体的分析,以利用统计数据制作图表的方式进行较为直观的分析和说明。得出了南方共同市场成立后,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而贸易转移效应并不显著,但其区域的贸易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经外贸成绩喜人,但问题多多,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业——低效益的粗放式之路。只有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对外经外贸进行结构调整, 才能避免其贫困化增长,“中国制造”才真正跃升为“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16.
采用价格贸易条件,考察了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与反倾销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中国出口价格和其他国家价格进行比较,发现价格贸易条件不仅能解释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发起反倾销,还有助于解释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出口的低技术产品发起反倾销的价格指数原因。  相似文献   

17.
扩大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对当前来说,又是变“危”为“机”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对扩大消费的研究中,现在较多的是注重消费者收入水平的研究,而忽视企业与消费者利益关系的研究。对消费者收入水平的研究,当然是必要的,但是还不够。因为扩大消费,需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收入水平,这是扩大消费的支付条件;另一个是消费产品,这是扩大消费的诱发条件。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介绍了中国大宗商品价格的总体变化情况、变化特点,分析了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并论证了大宗商品价格和中国贸易条件的关系,得出大宗商品价格和中国贸易条件近似呈反向变化。而后从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和通货膨胀两方面研究大宗商品价格对中国贸易条件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使得中国贸易条件恶化,并针对这一结论提出一些建议,通过改善大宗商品价格改善中国贸易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03年4月29日,中泰两国政府在曼谷就尽快取消双边水果和蔬菜产品的关税达成了共识,形成了果蔬实施零关税的“早期收获”方案,2003年10月1日,方案开始进行启动,这对中泰贸易来说是一项根本性推动,为扩大中泰两国的经济发展与合作、加深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顺应历史要求的积极贡献。两年来客观事实的发展完全证明,这项举措取得了全面的成功。2004年中国对泰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了37%,进口增长30.8%,出口增长51.6名:2005年1~8月中国对泰国的贸易额进出口139.11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30.9名,进口87.19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出口51.92亿美元,同比增长56%。在中泰果蔬实行零关税后,连续两年,中国的进口总额都大于出口总额。  相似文献   

20.
两国间比较利益的差异是导致中关间贸易失衡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平衡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办法,不是美国利用其贸易支配地位限制中国出口,而是以两国比较优势为基础,构建两国间的比较利益互补机制,这种互补机制还将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美国经济及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