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乃至农村经济的历史性变革,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旧的农村经济体制的弊端,彻底冲破了集体农业的模式,改变了“大呼隆”、“大锅饭”的一套劳动办法、管理办法和分配办法,建立了双层经营新体制,既维护了土地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公有制,又予承包经营者充分的自主权,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发挥了家庭分散经营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三十年农村改革最大的成果,就是形成了一个适合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即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三十年农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个制度,下一步继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还要围绕着如何完善基本经营制度,把改革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深入系统地研究其科学内涵及质规定性对于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包括农地产权制度、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经营方式三大构成要素.其中,农地产权制度层面的集体所有制规定性、农业经营主体层面的家庭经营基础性和农业经营方式层面的规定性是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质的规定性."坚持"和"完善"的统一,构成了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演变逻辑.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脉络与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断使集体经济向公有制经济过渡,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我国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经营制度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提出了合作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权分置"等一系列理论,并在农村中进行了合作社、人民公社、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等多种模式的实践,积累了经验也获取了很多教训.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土地细碎化、集体组织作用发挥不足和成员资格界定不清等问题.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方向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集体经济基本判断、系统总结经验教训和在新时代发展框架下,探寻进一步完善我国集体经济发展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5.
论稳定土地承包制与启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经勇 《财经研究》2002,28(1):47-50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必须赋予农民长期而又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发育并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是土地承包经营权顺利流转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发展低碳农业的基本路径是调整农业内部的经济结构,以黑龙江省为例,应从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副渔的附加值结构、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基础设施等几方面入手。因此,必须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包括: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利益补偿机制;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经验,推进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新型实现方式,创新土地流转制度;推进龙头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强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7.
张为栋 《当代经济》2007,(14):134-136
兵团的使命和组织结构特征,造就了兵团农业的集约化双层经营模式,这与我国农村现行的家庭承包制有着明显的区别.文章以兵团现行农地制度安排为切入点,探讨团场集约化经营组织内部"统"、"分"行为主体双方的委托-代理关系、机制及效应,并得出三条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8.
张为栋 《当代经济》2007,(7X):134-136
兵团的使命和组织结构特征,造就了兵团农业的集约化双层经营模式,这与我国农村现行的家庭承包制有着明显的区别。文章以兵团现行农地制度安排为切入点,探讨团场集约化经营组织内部“统”、“分”行为主体双方的委托一代理关系、机制及效应,并得出三条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9.
一、规范土地承包等基本经营制度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建设的核心,也是村级组织经济管理制度的基础.根据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实践的不断积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主要是对现行农村中各类土地承包经营关系进行明确和初步规范.  相似文献   

10.
<正> 作为我国农村第一步改革的重要目标——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就全国的绝大多数地区来说,还远未达到。换言之,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家庭分散经营这一经营层次已经确立,但集体统一经营这一经营层次,还没有完全确立,更谈不上达到健全与完善的地步。因而,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应当把健全与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尤其是把健全与完善集体统一经营职能,作为我国农村第一步改革尚未完成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陈丽丽 《经济师》2009,(12):34-36
农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农地使用权制度改革是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此,新一轮发展将通过农村劳动力要素大量转移和土地要素积极流转,赋予农民完整、公平、自由、合法的农地使用权利。企业化农村合作农场模式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适应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稳定和完善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一、现行体制的弱点建立在家庭承包基础上的双层经营体制,既承认了农民的部分个人产权,又使得集体所有制形式得到了较好实现,从而调动了农民和集体两方面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第一次飞跃”。农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证明,双层经营体制是实现农业公有制的一种有效形式,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应予充分肯定并长期稳定。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集体、农户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上均存在着许多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明显弱点,需要不断完善。一方面,以平均分配农地经营权而形成了数以亿计、规模过小的农户家…  相似文献   

13.
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改革历程,一条主线就是农业经营体系的改革和完善,经历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下的农业经营体系、人民公社化的农业经营体系、双层经营体制下的农业经营体系、城乡一体化下的农业经营体系四个阶段。"三个坚持"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论断,为当前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奠定了改革基调,也指明了发展方向。结合农业经营体系改革中的实践问题,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需要注重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支持多种经营主体融合发展以提升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并进一步优化财政政策支持的方向和方式。  相似文献   

14.
如何引导和规范农村合作基金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林 《经济论坛》1996,(23):28-30
如何引导和规范农村合作基金会□刘秀林一、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产生背景与发展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我国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由原来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集体生产,变为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的独立生产。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极...  相似文献   

15.
<正> 十年来,农民家庭经营和联户经营的经济有了重大发展,乡镇企业蒸蒸日上,双层经营体制已经建立。为了稳定家庭经营,完善统一经营层次,发挥集体、个人两个积极性,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必须壮大集体力量,发展村级经济,与农户之间,是我国最小的行政建制,村级经济是集体经济最基本的形式。它既可克服家庭经营的局限性,诸如人力,物力财  相似文献   

16.
彭克强 《财经科学》2008,(12):16-19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认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相似文献   

17.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顺应亿万农民的意愿,符合当时农业生产的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正因如此,三十多年来,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现如今,我们如何在继续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促使安徽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进一步相适应?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课题就是从安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全面分析创新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性地提出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2003年开始进行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2008年起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文章考察了福建、江西等率先完成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省份的改革模式和主要经验,指出我国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法律缺失、制度不完善、组织不健全、政策力度不足、经营行为短期化、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并提出了法律规范、制度创新、组织建设、政策支持、利益再分配等加快推进我国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经营体制,存在着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集体经营效率低下,“统”和“分”两个方面的结合不好等问题,强调集体经营也违背了农业经济的内在规律,不能适应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所有制结构的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坚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改革方向,大力发展为农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20.
混合经营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新实现形式,即在传统集体经营基础上导入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其他经营形态,这种方式能通过产权激励、要素配置、践行集体经营公平价值等方面,收获资源协同效应,有效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过,由于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在产权特征、组织成员、决策机制、分配方式、规则认同、个体与组织关系、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混合经营可能会引发集体利益被侵占、农民利益受损的风险。此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破产难实现、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范围受限、集体所有权弱化和集体经济发展资源不足、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不健全,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发展。要辩证看待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的优势和不足,既要积极推进混合经营,也要建立适宜的治理机制和政策体系,以此应对相关风险和问题障碍,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释放集体经济强村富民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