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破坏性创新是基于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的技术创新,它对市场上中低端的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对破坏性创新内涵和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基于技术、产品、消费者和企业内外部因素构建了破坏性创新影响因素网络图。通过技术采用生命周期、技术S曲线和产品层次图分析企业如何选择破坏性创新和延续性创新,对网络中内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破坏性创新的路径,最后提出了一个总的路径分析图。  相似文献   

2.
基于公司内部风险投资的破坏性创新机理与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坏性创新是通过开辟新市场或低端市场而逐步侵入传统主流市场的一类创新,对企业现有能力造成重大破坏,从而使大型企业面临巨大挑战。分析了破坏性创新的特征及大型企业面临的困境,探讨了通过公司内部风险投资促进破坏性创新的机理和过程,最后对北电网络公司的破坏性创新过程进行了案例剖析。  相似文献   

3.
破坏性创新:概念、比较与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丹  郭政 《经济与管理》2009,23(5):16-20
破坏性创新理论是创新管理和企业战略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但它还未形成自己的研究范式,在概念界定、创新识别等问题上存在较大争论.通过对破坏性创新与维持性创新、突破性创新的比较,可以从技术、产品、市场及竞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识别,即破坏性创新必须基于新的技术轨迹,具备初始阶段的低端性和边缘性,且具有"非竞争性".  相似文献   

4.
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本土市场的互动效应、市场规模的诱致效应与本土规模市场的终端需求效应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为互动效应能够引导产业升级的需求发现,需求发现通过市场规模的相互催化为产业升级提供运营支持,终端需求效应通过参与式合作有助于发展产业升级所需的技术能力。我国市场规模巨大,产业升级应充分利用本土市场规模效应。这就需要建立正确的市场激励机制、加快本土市场发展,鼓励本土企业根植于国内经济的创新,推动本土企业与外来资本联合研发等。  相似文献   

5.
谁会成为中国民航业的破坏性创新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成本航空模式已经成为全球航空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中国的低成本航空市场潜在需求也在迅速增长。文章通过对破坏性创新理论的探讨和对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运作模式的解析,指出随着中国民航业经营环境和市场的发展,中国民营低成本航空公司将会成为中国民航业的破坏性创新者。  相似文献   

6.
收入水平提高带来了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进而对产销活动中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传统由供应方主导的产销模式难以有效维护消费者主权,不利于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市场效率的提升,在当前经济背景下更成为阻碍生产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和国内消费需求扩大的重要障碍。通过研究日本"生活协同组合"流通模式,提出当前经济运行过程中应该重视转变短缺经济遗留的生产至上观念,进行以满足消费需求为核心的流通革命,创新流通模式,回归消费者主权这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张军 《经济管理》2007,(18):69-74
破坏性创新是创造新市场的有效工具。本文分析了破坏性创新的特征,剖析了破坏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差异。破坏性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突破性产品创新都是企业可以采用的破坏性创新途径,但它们最终创造的市场特征不同,关联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破坏性创新企业与在位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双寡头博弈模型,分析在具有不同收入分布特征市场中破坏性创新企业的市场绩效及社会福利。研究发现,在收入差距较大的市场中,破坏性创新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社会福利相对较小;相反,在收入水平较高且分布趋向同质的市场中,在位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并且,破坏性创新厂商的利润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同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两企业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但质量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总福利也随之增加。最后,进一步阐释了破坏性创新更多地发生于贫富差距较大的新兴市场的微观机制,为企业根据不同市场的收入分布特征选择竞争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为相关国家基于收入分布特点制定限制或支持破坏性创新创业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现有破坏性创新分类主要聚焦于新产品或新服务在价值提供方式以及它们对现有市场侵蚀方式方面的差异,忽略了侵蚀的目标市场性质差异及其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而在创新实践中企业对于创新变革的认知判断往往影响其战略决策。因此,基于企业认知视角,将破坏性创新分为面向全新市场、面向竞争对手市场以及面向自我市场3种类型,并基于Govindarajan&Kopalle等的测量研究及相关理论分析,结合中国本土制造企业的实际访谈,设计了3种破坏性创新测量量表,最后,以中国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包含面向全新市场、竞争对手市场和自我市场的破坏性创新的三因子测量模型是有效的,可为后续学者推进和细化破坏性创新的定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技术学习是影响区域创新网络升级的核心因素,外向型和内向型技术学习是其两种典型模式。通过对浙江台州146家集群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区域创新网络中的技术学习活动非常活跃,非正式技术学习活动居于主导地位,龙头企业在技术学习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从完善内部网络和开拓外部联系两个角度,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升级,提升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产业创新是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在寻求新发展动能过程中,构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耦合创新网络,形成以创新带动有效供给、以有效供给刺激有效需求的传导机制,这既是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比较传统产业创新链与新兴产业创新链区别的基础上,探讨了跨界耦合视角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创新链耦合机理,提出了产业创新链跨界耦合关系结构模式。各地政府应创造有利于形成跨界耦合创新网络的环境条件,通过产业创新链耦合战略,建立完善的创新资源耦合供给机制,创造新供给,在共生网络内形成创新驱动的双重动力,提高整个产业集成创新能力,以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然而不同企业在创新类型的选择上并不是随意的。维持性创新是对现有主流市场上产品性能改进做出的贡献,而破坏性创新是立足于低端市场并对主流市场具有破坏性的创新行为。在比较分析了成熟企业与新企业在进行破坏性创新方面的不同特点后,认为成熟企业更适于维持性创新,而破坏性创新则是新企业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发达国家背景提出的破坏性创新已成为中国市场新的增长引擎,但破坏性创新是如何成功的,且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对于指导企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外1997-2017年46篇有关破坏性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分别从组织因素、管理因素、过程因素和环境因素4个层面对破坏性创新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梳理与述评,构建破坏性创新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对存在争议的结论进行尝试性解释,并在分析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为进一步探索中国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提供知识基础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4.
低端市场破坏:关于山寨手机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破坏性创新是创新理论的一个流派,许多创新案例都可以由破坏性创新解释。我国山寨手机的迅速崛起,引起了手机产业的重新洗牌,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研究者们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褒贬不一。本文仅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运用破坏性创新理论及案例研究方法,对山寨手机的市场与技术的破坏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山寨手机的出现,是对原有市场结构的一个破坏,整体产业被迫变革;技术的突破是破坏性创新发生的原因之一,山寨手机对市场的破坏源于手机芯片技术的破坏性创新:依附于某项核心技术的大规模、高回报的渐进性创新,会降低从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当山寨手机生产模式成为主流之后,普通厂商的创新能力将会下降;在Christensen的理论框架内,维持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具有不相容特征,而山寨手机手机的案例倾向于维持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岳圣元 《新经济》2021,(5):45-50
知识专业化分工催生了知识流动和交易需求,创新由个体行为演变为网络行为.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内生需求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网络已初步形成,呈现区域集聚的特征.本文通过分析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网络的知识流动特征和主体间的关系特性,得到结论:跨组织学习和高度开放的知识流动环境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网络形成的初始动力;创新主体将外部...  相似文献   

16.
义乌专业市场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晶晶 《生产力研究》2011,(2):112-113,175
文章通过大量指标与数据深入分析义乌专业市场国际化的现实状况,找出义乌专业市场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市场专营公司的角度提出提升义乌专业市场国际化水平的策略,以促进义乌专业市场深化国际化发展,实现向"外向国际化"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航空运输服务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国内航空运输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未来我国航空运输领域航空公司新的竞争优势来源值得高度关注。文章在进行文献回顾基础上,分析我国航空运输市场的基本特征,指出未来国内航空运输市场的趋势判断。分析结果表明,服务破坏性创新成为未来我国航空运输市场新的竞争优势来源,作为在国内航空运输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航空公司,应对服务破坏性创新,应当采取公司内部新事业、与服务破坏性创新航空公司合作联盟、实行对服务破坏性创新航空公司的收购等策略,及时审慎应对,才能够永葆市场竞争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破坏性创新因资源投入少、竞争压力小等优势成为一种重要的创新模式,但其机会识别与开发这一关键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引入公司创业理论,以比亚迪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对案例进行剖析。结果发现:公司创业企业在创业警觉支撑下,通过扫描搜索、发散提炼和评估判断过程识别破坏性创新机会,并驱动企业通过资源拼凑整合内外部资源,进而迅速开发破坏性创新机会。此外,为入侵主流市场,企业需要在全过程保持警觉;资源拼凑随着破坏性创新的深入呈现由低阶向高阶、由内部资源向社会网络资源演化的趋势。结论在理论上丰富了破坏性创新相关研究,在实践上可为企业构建破坏性创新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专业市场在中国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专业市场已经不适应当前新的商业模式,需要转型升级。以郑州市专业市场外迁为例,通过对郑州市专业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外迁的对策进行剖析,探讨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路径,为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的成长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可以使最先使用者获得竞争优势,但却容易遭受"合法性"的打击,形成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的"合法性悖论"。以隔离机制为出发点,分析了隔离机制在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成长中的作用,探讨了先行者优势如何使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获得进一步成长的机会,认为隔离机制与先行者优势构成了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的成长路径,并以分众传媒与海港超市的发展为例,具体探讨了隔离机制与先行者优势构成的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的成长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