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设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考评组,最近对深圳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进行了为时两天的考评,认为深圳市已基本达到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深圳在经济高速、健康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在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各类绿地布局较合理、功能较健全、景观优美、生态效益良好、城市热岛效应程度较低。在城市生活环境方面,深圳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大气、水、噪音控制机制,空气质量全年保持在较好水平,城市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
“概念规划”中的“概念”主要指用于指导整个规划方案构建与实施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认识和理念。文章试借助“概念规划”这一新理念对南宁城市生态规划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概念规划\"中的\"概念\"主要指用于指导整个规划方案构建与实施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认识和理念.文章试借助\"概念规划\"这一新理念对南宁城市生态规划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生态城市已成为各国和地区创建的目标。本文简单回顾了生态城市理论概念的提出、定义和基本原则并对生态城市理论做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5.
“共生”理念与生态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和共生效应(Symbiotic effect)是自然界生生不息和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两大主要内在机制。首先从城市如何与自然共生入手提出共生城市的理念(Symbiocity)。其次,将"共生城市"可以分成三个相互作用的协同集,这三个协同集自身的共生性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共生性就能影响城市生态足迹的大小。最后,论述了培育"共生城市"自演化成长机制,这种机制是生态城市成功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6.
7.
一、城市是“生态文化”发源和发展之地城市是人类文化的最典型产物。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和主要载体。城市首先是一个物质经济实体,人们通过设计、施工、修建和改造的、一个人工的物化环境.不是自然而形成的。在不同时期所留下的有形物体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及历史中人的意识和行为。其次,城市也是文化的载体,城市与乡村相比,有更多的文化集聚和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论述城市林业的一般作用、功能和效益的基础上,分析现代城市的自然、社会、经济及林业等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建设城市林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提出建设城市生态林业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当代城市建设需要一场革命,大脚的革命。这个革命有两个关键的战略,第一,"反规划"解放和恢复自然之大脚,改变现有的城市发展建设规划模式,建立一套生态基础设施;第二,必须倡导基于生态与环境伦理的新美学——大脚美学,认识到自然是美的,崇尚野草之美,健康的生态过程与格局之美,丰产之美。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生常将毕业前的实习视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前站,而毕业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以及所在院校签署的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却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用人单位降低成本的做法,也常伤及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如何看待毕业实习、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的法律地位,确属相关当事方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政策评估:误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全球变暖的客观现实,各国均已将城市低碳发展列入了国家战略议程.中国作为负责的大国,面对国内国际环境,也积极参与全球碳减排行动,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政策.但是当前城市低碳生态发展政策却存在着政策价值偏离、政策执行功利化、政策结构单一、政策评估不足等方面的误区,分析城市低碳发展政策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对于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教育部关于实践教学育人的意见,从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实现实践育人的各种途径,以及该学校艺术设计系开展的各项活动,把实践教学育人落到实处,取得了明显效果。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提升岗位操作能力的重要场所,作为培养实践能力的载体,能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这一教学环节,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社会一线岗位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所以在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基于岗位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文章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方式,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19.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一直在为人民谋求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并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载入宪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构建和谐社会一直是我党多年努力的方向。和谐社会需要政府转变职能,其中善治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保障,和谐社会与善治是鱼水结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口碑传播被认为是增加企业客户资产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负面口碑却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副作用。本文主要从负面口碑传播的视角出发,探索消费者进行负面口碑传播的动机,并探讨了在整个营销传播时代负面口碑传播动机对企业营销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