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5 毫秒
1.
任敏 《中国经贸》2010,(20):231-231
近年来,市场环境随经济潮流,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时代,演变到卖方竞争时代,间接影响到消费者购物的形态,加上商品日益同质化,厂商为了抢占仅有的市场,商品不得不逐渐朝多样化发展并追求品质、包装、行销策略等,促使了商品资讯传递的管道由厂商到消费者的单向传递,转变为厂商与消费者双向的沟通方式。在这种由物质时代进入到选择时代的情形下,为消费者制作的广告——POP广告,作为促销工具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手绘POP凭借其制作速度快、更新便捷、个性独特、信息传达清晰明确的特点,成为大小卖场不可欠缺的机动性促销手段。  相似文献   

2.
善待抱怨     
劳骥 《民营视界》2007,(3):78-79
海尔集团有句近乎经典的话:消费者的抱怨,是送给企业的最好礼物。日本消费者最挑剔,抱怨也就最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收到更多的礼物。如果海尔在日本市场站住了脚,从质量上讲,全世界到哪儿去都没问题了。张瑞敏阐释说,海尔看好日本市场,主要是看好日本消费者的抱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郑宪洲 《中国经贸》2009,(10):50-51
由于顾客对企业的商品及服务有着很高的期望值,才会提出抱怨。化解顾客抱怨不仅能够以顾客满意留住提出抱怨的顾客,还能够通过他们之口引来额外的新的顾客,可以说具有双倍的效应。因此,进行有效的抱怨管理是当今企业确立竞争地位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招标采购是医疗设备采购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政府大力提倡的采购形式。一提起医疗设备招标,采购人、投标厂商、招标代理机构的抱怨声常不绝于耳:采购人抱怨买不到好设备;投标厂商抱怨报价高了中不了标,低了还是中不了;招标代理机构报怨医疗设备招标太复杂,不是采购人不满意,就是厂商没完没了地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5.
上一篇,我们谈了最基本的教育;这一篇,我们来谈谈公平。最近有个做管理培训的弟子来看我,说起比尔·盖茨给青年人的十一个忠告。今天我要说的,是他的第一句忠告:世界总是充满着不公平,你不要想着去改造它,而应该去适应它。他的第一句忠告很值得玩味。它告诉你,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千万不要整天去抱怨它,而应该去适应它。那么,为什么不应该总是抱怨世界不公平?人为什么喜欢抱怨?有些人,你跟他交谈的时候,只消三分钟就会听他抱怨起各种各样的事情:抱怨老板,抱怨同事,抱怨配偶,甚至  相似文献   

6.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性商品消费国之一,但是中国的"大买家"地位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国际市场定价权。本文从中国资源性商品需求旺盛、采购体系分散、进口价格不断高涨等现状入手,通过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中国进口商队伍中大厂商与小厂商在是否参与联合谈判以及是否参与采购联盟等问题上的不同行为。本文认为,只有通过政府管制、行业联合的采购联盟才能化解中国在资源性商品进口中的困境,并针对中国的行业现状提出了建立采购联盟的切实可行的完整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手机生产厂商曾经的辉煌已经被近日的发展困境所湮没。我们都记得在2003年的时候.国内手机生产厂商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的国外的手机生产厂商.使得大家对于国内手机厂商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似乎一两年内就可以彻底打败国外的手机生产厂商.重演中国国内彩电生产厂商的战绩。这期间.一些没有手机生产许可.又对手机生产领域窥视多时的厂商开始了各方面的运作.希望能够进入手机生产的领域中.在中国的手机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顾客抱怨的形成机理与补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雪阳  刘建新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9):123-127
顾客抱怨是一部分或全部由于购买商品或服务而感到的不满意引起的顾客的一系列多重反应,它是顾客不满意的信号,也是顾客即将流失的征兆.如果企业能够妥善处理顾客抱怨,顾客将更加忠诚;而如果企业对顾客抱怨没有处理或处理欠妥,顾客将加速流失.文章在全面分析顾客抱怨的内涵与作用基础上,通过构建模型深入分析顾客抱怨的形成机理,最后进一步为企业提出妥善处理顾客抱怨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如果把社会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资源,可以是土地资源、粮食资源等,另外一部分是消费者,中间一部分是制造业、加工业,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资源转变成我们需要的商品?工业时代主要的做法是提高中间这一部分的效率,把以前人工做的事情用机械来代替。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10.
“九五”期间,我国终于告别了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进入了“相对过剩”的时代。我国的市场供求格局也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全国市场上各种商品空前丰富,已经不存在什么紧俏商品了,老百姓买东西再也用不着凭票排队,更不用说抢购或“走后门”,只要有钱,要什么有什么,要多少有多少,随便挑,还可以随便砍价。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盛世景象。我们真是欣  相似文献   

11.
如何建立企业顾客抱怨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腊梅 《特区经济》2005,(4):125-126
<正>一、分析顾客抱怨的原因及对企业的影响导致顾客抱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因事而异,因人而异,但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产品问题导致顾客抱怨。由于产品问题引起的顾客抱怨以致投诉是一种常见的顾客不满的表达形式,如您购买的冰霜不到半年就发生不制冷现象,或刚买的衣服第一次穿就掉了钮扣等。产品问题的产生,可以归因于3方面的责任:一是生产者的责  相似文献   

12.
一、顾客评价产品的行为与网络传播一般地说,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商品的决策过程中,可利用的外部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因特网的出现与普及,一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时代形成的厂商大量占有产品相关信息,消费者被动接受信息的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13.
大家都有病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年:2011-5上架理由:如今,我们碰上的,刚好是一个物质最丰硕而精神最贫瘠的时代,每个人长大以后,肩膀上都背负着庞大的未来,都在为一种不可预见的"幸福"拼斗着。但所谓的幸福,却早已被商业稀释而单一化了。市场的不断扩张、商品的不停量产,其实都是违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周刊》2014,(16):75-76
正专家隐忧:中国手机厂商或被榨取高额专利许可费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以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这条消息让一批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着实捏了一把冷汗。"一旦交易达成,最受伤的恐怕就是专利最匮乏的中国智能手机厂商了。"3月27日在主题为"智能手机时代的并购与垄断"的专题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法学博士詹昊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很多专家认为,之前诺基亚生产手机时,与其他智能手机厂商之间存在专利"互换",可以互相牵制,而一旦诺基亚告别手机业务,它就极有可能通过专利牟利。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的原油及此前的有色金属市场上,迁仓收益可能为价格上涨的数倍甚至近十倍。因此,具备可复制性的商品指数是进行指数化投资需迈过的第一道关。下面我们就商品指数编制做一重点介绍。编制商品指数可以参考高盛商品指数。高盛商品指数是一个反映商品市场投资收益的综合指数,  相似文献   

16.
书架     
正《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作者:比尔·科瓦奇、汤姆·罗森斯蒂尔译者:陆佳怡、孙志刚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现在是新闻最多的时代,也是新闻最差的时代。我们似乎更容易看见"真相",但追究真相更难。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民新闻时代了,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但事实的真相反而难以辨别了。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不论是大商场还是小商店,所有商品的交易价格均为物价部门统一定价,生产和供给仅决定市场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尤其是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一种经历,喜欢某一件商品想买的时候,总要问一下销售人员商品的价格,然后就这个价格与卖者讨价还价。当消费者认为卖者给予的价格高而不能接受时,卖者为了出售商品而逐渐降低价格。当商品的价格降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认为这个价格可以接受,才决定购买这一商品。此时,有一个消费者和供给者共同接受的价格,我们称这个价格…  相似文献   

18.
它有“天下第一会”的美誉,“走”到哪里,哪里就聚集起数以万计的客商,哪里就成为商品的世界、广告的海洋;它是厂商的“梦工厂”无数商品在这里名动“江湖”;它是财富的“发动机”,每届商品交易额在百亿元以上,能为举办城市带来10亿元以上的收入。2007重庆春季全国糖酒会已于3月25日落下帷幕,在这热闹的10天里,它给我们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它又为重庆的会展经济带来了哪些新变化?记者在糖酒会期间,数次到会场采访,并亲身感受了它的盛况。在会展业一直流行这样的说法:“会展经济带动其他行业的比例是1:9”。即如果会展本身赚1元钱的话,拉动相关行业可赚9元。  相似文献   

19.
商标第一     
经济学家预言的商标时代,已经蹒跚而又急促地向我们走来。作为现代商战的利器,企业家应该有这样的观念:市场经济这所大学校再一次给人们上了生动而严酷的一课——价廉物美的商品不一定拥有市场。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已最后集中到了商标这一领域。商标第一,价格第二,这是世界性的经营潮流,  相似文献   

20.
马来西亚面粉获准涨价由于国际市场上小麦年年涨价,马来西亚的面粉厂商将面粉价格由1991年的每吨137美元逐步提高到1906年的280美元左右。而马国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把面粉列为管制商品,不准随意提价。马国面粉厂商在屡屡要求涨价遭拒后,只好减产以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