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理塘是康巴藏区的中心,海拔4000多米,是人类聚居地海拔最高的地方,有“世界高城”的美称。这里一年一度的赛马会是康巴藏区的大事,草原上的人们携家带口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个盛会,而盛会上最亮丽的色彩与风景,当属那些缤纷如云、身着全套节日盛装的藏族少女。  相似文献   

2.
<正> 甘孜藏区,又称康巴地区,地处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东接阿坝藏族自治州、雅安地区.南邻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西沿金沙江和西藏昌都地区相望,北与青海省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接壤。甘孜藏区位于内地和广大藏区的结合部,内地先进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首先在这里和藏区经济、文化接触、融合,因此它兼具汉藏经济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尚学摈 《理论观察》2023,(10):132-136
藏族题材电影在中国影坛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高质量作品的相继问世,展现出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藏族题材电影在历史层面承担起歌颂西藏解放、藏区建设的时代功能,在思想层面发挥着促进民族团结、共同体意识构建的主旋律任务,在文化层面展现出藏族丰美的民风习俗与独特的精神气质。缕析藏族题材电影的母题构成,对于深度解析藏族文化的内蕴,强化各民族精神交互,总结电影创作经验,牢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具有深切的美育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琦 《中国西部》2013,(8):80-95
阿坝州的好友何文涛告诉我:你要全部了解藏族就必须要知道我们阿坝州九寨沟的白马藏族。那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民族。你去了就会发现白马藏族的文化是一座丰富的矿藏。尤其是草地乡,你更应该去。那里有国家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个经常在藏区采风游荡的我来说,对白马藏族的了解的确很少。有点感性认识就是白马藏族头戴荷叶边的白色毡帽上插的白色雄鸡的羽毛。因此,对白马藏族文化历史这方面显得有点幼稚和无知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康巴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长远角度考虑还存在许多不足。审时度势剖析原因,制定适宜的对策既有利于丰富和更新康巴藏区旅游业的内容,更有利于为康巴藏区旅游业乃至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人的宗教观和习俗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阐释了藏族宗教、习俗在生态保护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西藏的经济发展必须与藏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结合,应当以藏传佛教、藏区文化和高原景色为主线,以发展旅游服务业为主,兼营农牧业。大规模的工矿企业不适宜西藏的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7.
多杰 《魅力中国》2010,(29):282-282
茶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饮用品,也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我国的茶文化丰富多彩,璀璨夺目。对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影响的巨大的。本文主要探讨茶在我国藏区的传播和发展情况及茶文化在藏族文化中的主要表征。  相似文献   

8.
夏河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居住地,近年贫穷落后的面貌逐渐得到改变,成为甘南地区的窗口和中国藏区的生动缩影。  相似文献   

9.
畜牧业是青南藏族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也是牧区 30多万少数民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认清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对青南藏族地区社会经济重要性的基础上 ,通过该地区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优劣势分析 ,提出青南藏区绿色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神奇的青藏雪域,隐藏着太多的秘密,独特而奇异的藏族天葬就是其一。静冷阴森的解尸台、黑压压的鹰鹫、形色峻酷手脚干净利落的天葬师及周遭陆离斑驳的玛尼经石和猎猎劲舞的经幡,营造出一场场看似充满恐怖气氛,实则神秘、庄严和极其圣洁的藏区天葬盛典。天葬是一种文化,一种奇特的高原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建立后,中共中央决定对藏族地区包括宗教寺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并采取了不同于内地的特殊政策.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针政策,主要有:改革初期,“慎重稳进”的方针;“和平协商”下,进行部分改革的政策;宗教制度民主改革时期“边平边改”的政策.三大政策,是藏区寺院土地改革运动有序进行的保障,对藏区的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索南本杰 《魅力中国》2010,(29):250-250
本文通过观看藏族电影题材后,发现以藏族文化为题材的藏族电影之中的一些不足和个人觉得需要改进的东西,通过藏族文化与藏传佛教为讨论的核心,探讨和解决问题,弥补错误,给藏族电影以一个新的认识和了解藏族文化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赵川 《改革与开放》2013,(20):15+17
四川藏区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格萨尔王的故里、大香格里拉的核心区和康定情歌的故乡,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但文化产业的发展较为滞后。本文立足四川藏区文化资源状况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结合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背景,提出了四川藏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路和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酥油文化是在雪域高原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生根,在藏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是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积累,是浓郁民族风情的展演,也是藏民族所处客观世界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的成果,是支撑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因此酥油文化是藏族重要的象征符号之一,也是该民族边界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5.
藏族生态伦理是藏族对自然、对人生的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生活方式。藏族生态伦理提出了崇敬自然、尊重生命、万物一体的价值观念,而这些价值观在许多方面都有可以吸取的合理价值,至少可以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价值体系。在藏区走向现代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继承传统藏族生态伦理,结合当代的时代背景,从而创造出新的生态文明,为世界和谐生态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藏民族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重视道德传统的民族,历史上轻政治、 重宗教;轻法制、 重德治是藏民族社会的一大特征.伦理道德在藏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规范行为、 洁化风尚、 维系社会秩序和促进人际和谐的重要作用.《萨迦格言》 作为藏族文化历史上一部重要伦理著作,对藏族伦理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大地推动了伦理思想发展.  相似文献   

17.
藏族服饰形成和发展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青藏高原气温低、温差大的独特地理的环境下,藏族人民的服饰主要以保暖、简单、易穿脱为目的进行设计,另外今天的藏族服饰还受藏族古老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的影响。总之,气候条件、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因素是影响藏族服饰形成和演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其中藏族人口达1375000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4.44%,大多数分布在果洛、玉树、海南、海北、黄南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主要从事牧业生产,其余少量分布在西宁市和海东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藏族具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藏语是本民族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藏汉双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时代赋予藏族学生在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必须学好汉语言文字的使命,这对繁荣和发展藏区科学文化,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加强各民族之间交往都具有重要意义。学  相似文献   

19.
藏族传统道德是以藏传佛教为基础、经历多个历史阶段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藏族文化系统之一。藏族传统道德所秉持的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的道德原则和不重名利、无私利众的道德价值,成为藏民族的共同心理,使西藏廉政文化建设具备共同的社会心理,从内部夯实了西藏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西藏廉政建设的深厚而肥沃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20.
各民族的科学技术史都是人类文化史和社会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科技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在藏族传统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始终是和传统文化糅合在一起的.作为记载藏族传统文化介质的历史典籍,包含了农牧业技术、手工业技术、天文历算、藏医、建筑艺术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