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庆 《魅力中国》2014,(24):286-287
行政法作为我国法制建设重要的一部法律,在发展经济和管理社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原有的行政法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本文采用矛盾分析等方法,并结合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确立标准重新作了界定,将其归结为行政法定、行政均衡和行政正当三个原则。并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反思与重构作出了一系列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合理性原则是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导实施行政行为的基本原则,是由西方国家行政法中合理性原则移植和发展而来的。但是,行政合理性原则在我国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难以有效规范行为。针对于这种状况,本文力求通过对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初步分析,使其在我国行政法领域内得到良好运用。  相似文献   

3.
张志宏 《魅力中国》2014,(16):293-293
从现行的行政法来看,它是公权力与私权力的整合。从开始缔结契约到最后履行,当事人双方可以互提条件,或者讨价还价。它的实质是通过自动寻找,得到公民权利与行政权力的临界点,这种关于利益的博弈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表现为:契约权力与义务的设计和配置。从契约和行政法融合开始来看,它会呈现出一种无序性。针对这个问题,为了体现行政契约的特别。通常会强调行政的不平等性,以展现单方特权。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正视行政契约的义务与权利,在行政地位平等的同时。确保权利义务的平等性。  相似文献   

4.
邱严严 《魅力中国》2010,(6):155-155
人们对于民事权益的保护是从民事方面来理解的。在行政法上,行政相对人作为人身权、财产权的享有者,受行政法保护。借用民法上的概念,指出行政程序法对民事权益的保护最直接、最有效,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完善民事权益行政程序保护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5.
丁婕  刘斌 《发展》2010,(7):92-93
本文拟从行政法学理层面,对草案关于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界定进行分析,指出行政强制基本范畴所面临的双重困境等立法缺陷,进而对我国行政强制制度的理论品格与立法实践之间的张力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6.
行政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行政立法有其特点,但尚待完善。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行政法的现状,参考国际上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行政法,寻找出外国行政法对中国行政法的启示,从而为完善中国行政立法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7.
徐志红 《魅力中国》2014,(16):308-308
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问题在法学上是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在法律关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在法理、民法和刑法上已经研究的比较透彻。但是行政法上却鲜有提及。为开启行政法上的相关理论探究,增强行政主体理论在行政法上的地位,本文便对行政主体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责任能力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行政许可法》于日前正式实施。与此同时,《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等行政法被列入修订清单。那么《行政许可法》是否也有缺陷?我国行政法体系还缺什么? 《中国经济周刊》:《行政许可法》从1996年起草至今,历经8年才正式实施,为何如此艰难? 毛寿龙:因为这是从法律高度对政府行政审批权力的一次限定,是对行政  相似文献   

9.
尚鼎翔 《魅力中国》2014,(24):288-288
行政参与权就是有效地确保国家的行政权力能够合法合理地使用,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依法参与国家和政府的行政管理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国家和政府部门的行政立法、执法等等活动,能独立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并能够使其得到政府机关部门的重视和参考的权利。行政参与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政法概念,其内容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的,行政参与权也是民主国家和政府的一种重要制度,在国家的行政法体系中和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中也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行政参与权一方面反映着现代民主国家的政治本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和法治文明的水平。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所以更应当不断地推进行政参与权的修改和完善,从而形成健全的行政法体系,确保我国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合理性原则是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导实施行政行为的基本原则,是由西方国家行政法中合理性原则移植和发展而来的.但是,行政合理性原则在我国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难以有效规范行为.针对于这种状况,本文力求通过对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初步分析,使其在我国行政法领域内得到良好运用.  相似文献   

11.
行政法作为调整一定行政关系的法律部门,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其地位仅次于宪法,于《刑法》、《民法》并称为我国三大基本法律部门,有“动态的宪法”之称.行政法主体双方法律地位的不平等性作为行政法的一个重要原理,体现着行政法法律部门不同于其它法律部门尤其是民法法律部门的特点和本质.研究并探讨这一原理有助于充分理解行政法的本质,同时对于理解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法律本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接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对于理解行政法上的主体双…  相似文献   

12.
行政强制执行是我国行政法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当前,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是以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为主,行政机关自行执行为辅。这一制度是在总结世界各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一、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存在的必要性 1.法理学的层面。“在权力和自由裁量权方面,始终会存在一些法律所不能或只能部分渗透于其间的开放领域。一个政治国家的典型事态,既非以无限权力的统治为特点,亦非以严格的规范控制为特点”。有一种思维定势笔者称之为“行政法万能主义”,一旦社会生活中出现某种新型的行政关系,而这种行政关系又不能被现有的行政法律规范所调整.行政法的学者们便会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现行的行政法规范,而相应的理论建言则必为“完善现有行政法规范,以尽快将此行政关系纳入行政法调整范围”。然而是不是所有的社会关系都适合由法律来调整?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界限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行政信息公开是行政法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通过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在房地产领域的实施现状,通过法理分析,提出完善我国房地产领域的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制定行政许可法,是消除公权寻租现象,建立高效便民的行政管理秩序的关键环节;其意义类似将“法治国家”概念写入宪法,是行政文明进步的里程碑,昭示着新的治国理念——  相似文献   

16.
劳小丽 《魅力中国》2010,(6):162-162
宪政的要义在于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个人权利,而这又恰恰是行政法的根本价值所在。因而,在宪政视野下,要求行政机关的发展应当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为根本,以完善行政权力控制为重点,以增进社会公平为目标,以社会自治与自由促进为基础。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宪政时代即将在中国开启,本文在这一宪政视野下对行政权力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国行政法的发展有进一步深刻了解。  相似文献   

17.
公路行政在国家行政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合理构建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本文针对我国公路行政中行政主体确定不明的问题,运用行政法相关原理,在法理学基础上对我国公路行政主体进行界定。使我国公路行政主体内容更加明确,权责更加清晰,从而对我国的公路行政有所脾益。  相似文献   

18.
城事     
《走向世界》2015,(17):16
济南公布52部门3729项权力
  The 3,729 administrative powers of 52 departments published
  3月31日,济南市第一份《市级行政权力清单》对外公布,清单中共确定52个市直部门(单位)的行政权力事项3729项。据了解,这3729项行政权力事项包括行政审批341项、行政处罚2268项、行政强制152项、行政征收30项、行政给付10项、行政裁决8项、行政确认122项、行政奖励46项、行政监督380项、其他权力事项372项,每一项事项都明确了权力行使部门和设定依据等具体信息。  相似文献   

19.
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广泛而复杂,行政立法也是一直困扰立法者的一件难题。中国行政法典化的发展,要在比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行政法典化各自优劣、借鉴两大法系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既独立自主又兼收并容,走一条中国人自己的行政立法道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经历了从行政管理原则到行政活动原则的发展过程,期间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过探讨。随着现实的发展变化,从行政法的目的角度出发,我国行政法基本原则应包括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和责任行政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