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农村环境保护是事关解决"三农"问题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公共事业。目前资金问题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目标能否实现的瓶颈。本文探讨了天津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投融资的基本现状和困境,并在此基础上试着提出优化天津农村环境保护投融资路径的建议,包括引入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和方式、完善投资回报补偿机制、建立城区补偿农村环境机制以及完善投融资的政策法规保障等。  相似文献   

2.
建立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促进我国环保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婧 《新疆财经》2004,(4):22-25
环境保护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生命力的新兴产业,正面临着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新机制,促进我国环境保护资本与投资市场的形成,加快环保产业本身及其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环保产业质的飞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环保产业投融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支持环境保护的资金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工作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投资渠道还显狭窄,融资方式较为简单,需要继续理顺财政、企业自有资金、信贷资金、社会资金、外资等渠道,建立更加多元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熊小果 《广西经济》2010,(11):86-89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和投融资体系实现了从“政府投资、政府经营”的单一模式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改革政府投资的决策和管理方式、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革等方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  相似文献   

6.
软件外包产业发展必须与金融资本整合,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其目标是建立政府推动模式,增强国际与社会民间资本投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完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等,从而提升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能力。结合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投融资的特性需求,明确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投融资模式类型,强调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对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所具有的迫切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国内外在文化产业投融资中的成功经验,剖析了困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问题,指出必须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基金,力推金融企业介入文化产业,并借助于资本市场,广泛吸纳民间资本与外资,以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的战略支柱产业与内生发展动力,但当前,我国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中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晰,特别是公共财政的投入形式和运作方式、对金融资金与民间资本的激励政策、管理模式等亟待探索。文章缕析了我国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中的现实态势,并借鉴西方国家在文化产业投融资领域先进的运作经验与治理策略,提出我国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中法律、机构、方式三个层面的具体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我国公路、铁路投融资体制发展变化以及对经济的影响。我国交通业投融资体制在改革开放前后有很大变化,产生了不一样的发展绩效。公路、铁路的投融资体制由单一的财政投入逐步向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多元化转变。政府相继进行了一系列鼓励民资、外资等资金入场的多元化投融资政策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公路、铁路尤其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发展,不过二者增速有别。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公路、铁路(包括高速公路、高铁)尽管投资额大增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趋缓。从长时段来看,在从发展中国家迈向发达国家过程中,投融资结构的改善能够很好地促进我国公路、铁路的快速发展,其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仍然存在,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依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金花 《特区经济》2011,(12):119-121
对国内外高技术开发区的基本规律与趋势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国内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即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其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表现在:注重以先进理念引领规划编制工作;政府统一调控土地市场与开发管理;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口和产业集聚;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并注重完善环境;以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未来发展的启示有:加突显城区功能和发展定位;更加突出产业集聚和支撑力度;更加体现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更加注重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更加突出国际化和数字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环保投资对于解决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产品特性,政府是环保投资的必然主体,财政环保投资就成为实现清洁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环保投资存在投资规模偏小、投资效率不高和投资有失公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实现清洁发展、完善财政环保投资的具体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特征与环境保护的正外溢性特征,使企业缺乏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亟需政府积极干预。自2006年起,中央政府专门在"十一五"规划与"十二五"规划中加入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构成了环保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环保产业政策究竟能否发挥环境治理效应?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转型经济时期政府发挥"扶持之手"的作用。有鉴于此,文章以2006-2015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微观样本,以中国30个省区为宏观样本,基于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视角,系统考察环保产业政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立足于时期异质性与地区异质性,阐释了环保产业政策环境治理效应发挥差异性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在环保产业政策支持下,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有利于抑制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对工业废水排放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对环境治理效果具有时期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即不同时期/区域内,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对同一工业污染物排放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研究将微观企业行为与宏观生态环境相结合,不仅为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为环保产业政策环境治理效应的发挥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廓清了生态环境改善的微观环保投资结构图景。  相似文献   

13.
In China, the responsibility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lies largely with local government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spatial econometrics, we investigate empirically the consequence of such an institutional setting. Using city‐level data for China, the present study finds that city governments behave strategically in making spending decisions regar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paper finds that a city government appears to cut its own spending as a response to the ris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pending by its neighbors. He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nds to be underprovided. As a result, we suggest that centraliz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ponsibility to a higher level of government would be beneficial in terms of controlling pollu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胡珺  伍翕婷  周林子 《南方经济》2020,39(4):115-128
5A级旅游景区代表了中国最高级别的精品旅游景观,具有打造城市品牌、助推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但其动态评选机制对地方环境质量有着严格的考核标准。文章以2007-2015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了5A级旅游景区机制是否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的环境监督缺位,从而推动企业环境治理。研究发现:当地方城市存在5A级旅游景区时,当地企业的环境投资更多,且上述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对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处于5A级旅游景区的企业承受的政府环境监督力度相对更强,但更多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企业环保补贴对5A级景区不敏感;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然资源相对于人文资源景区对企业环境治理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旅游收入占地方GDP比重更大时,5A级旅游景区的环境治理作用更强。综上,文章首次结合中国旅游景区的评级制度,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环境治理的驱动因素,这对探索如何协同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中的环境保护激励、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任赟 《世界经济研究》2012,(12):72-77,86
战后日本进入经济快速增长期,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环境问题使日本曾经是世界上的污染大国。通过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群众的共同努力,时至今日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环境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产业结构向耗能低、污染少的产业转移。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是日本科学合理的环境政策以及严格、彻底、有效地采取措施落实各项环境政策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地方政府先于国家制定区域环境政策和环境标准,对国家层面环境政策和环境法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日本地方政府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监督和管理,为日本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做出巨大贡献。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对国家环境政策采取抵制的态度,阻挠或干预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分析日本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的作用对我国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中的职能转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环保产业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我国经济深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开创了以环保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全新理念和机制。针对次贷危机对我国环保产业的影响,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更好地将环保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存在资源禀赋、环境规制、产业政策的区际差异,这些差异对企业投资区位决策会产生哪些影响?为了研究地方政府在兼顾地区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如何科学引导企业投资区位决策,文章构建了企业投资区位决策分析模型,理论分析了基于地方政府资源禀赋、环境规制和产业政策支持博弈的企业投资区位决策过程。并运用2005-201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合。最后从增强区位禀赋优势、弱化区际环境规制差异、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优化企业投资区位决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为基础,选取了新疆1990~2009年的工业"三废"排放量作为衡量环境质量指标,建立了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计量模型,对新疆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新疆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环境库兹涅曲线关系,而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废排放量、工业三废总量与人均GDP之间均呈"U"形曲线关系。由于工业废气、工业固废的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影响明显,其增长率的提高会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并延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到来,新疆政府应加强对生态环境压力增大问题的重视,积极采取相关政策和手段,以便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班加罗尔作为印度的硅谷和科技中心,其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优越的投融资环境及与之相适应的投融资模式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优越的投融资环境包括高效运作的管理体制、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力的政府扶持政策及有效的中介服务组织;包括不断加大的政府研发投入、优惠的商业银行贷款、便利的上市融资及独特的风险投资的投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特征,引入不良投资指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区位分布与产业选择方面高度集中,导致不良投资呈现"双高"特征,即70%以上的不良投资集中于中亚—西亚和新亚欧大陆桥区域,80%以上的不良投资集中于金属、交通和能源等环境敏感型行业。今后应从产业层面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转型升级,实施多元化的区位选择战略,优化投资产业布局,并强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