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在技术引进上的"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怪圈是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这也使得中国产品出口的时候始终"受制于人".而海尔集团成功的技术引进与发展创新战略在自己成功的同时也为广大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提供借鉴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技术引进上的"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怪圈是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这也使得中国产品出口的时候始终"受制于人".而海尔集团成功的技术引进与发展创新战略在自己成功的同时也为广大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提供借鉴之路.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规模技术引进,我国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由于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存在认识误区以及技术输出方设置的技术壁垒,导致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为了摆脱我国的技术对外依赖度,通过分析技术引进中存在的主客观原因,提出我国技术引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技术引进的日韩模式分析及我国发展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技术引进是落后国家取得后发优势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完善的关键。二战后,中、日、韩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技术,但成效却相距甚远。本文通过分析日、韩模式的成功之处,结合我国技术引进中存在的缺陷,为今后我国的技术引进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韩国发展过程中,工资上涨迫使产业升级,淘汰了落后企业和技术,工人的人力资本积累也在动态干中学中得到提高。由此导致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过渡,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变化,与此同时,R&D的作用逐渐突出,技术获取从依赖引进转变为自主研发。韩国经验可供的借鉴是:(1)通过提高生产率来消化成本上涨;(2)加强职工培训,促进新技术采用;(3)调整技术引进政策,重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自主创新;(4)通过产业升级促进服务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6年颁布的《中国鼓励引进技术目录》,从产业内(企业)和产业间的视角全面考察了鼓励技术引进政策的创新溢出效应。经多种稳健性分析和考虑内生性问题后发现,这一政策显著促进了技术引进经费的增加,且具有创新溢出效应。从产业内(企业)溢出效应看,鼓励技术引进政策通过激发企业创新内部动力和增强企业创新外部支撑,促进了本产业内(企业)的创新,主要是激励了非发明专利申请。从产业间溢出效应看,鼓励技术引进政策能够在产业间起到创新涟漪效应,增加研发投入和降低融资约束是企业承接溢出效应的关键。经异质性分析发现:鼓励技术引进政策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创新促进效应更强;相比民营企业,鼓励技术引进政策更多地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进一步分析发现:鼓励技术引进政策造成国内中间品以及国内最终品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上游配套产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竞争力,有助于降低鼓励技术引进政策对国内产品的挤出效应。研究为全面审视鼓励技术引进政策的产业关联创新溢出效应、“靶向”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优化创新政策的传导路径、应对技术管制的长臂管辖等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将先进的GIS技术引进到较落后的地籍管理中来,不仅会提高地籍管理的工作效率,促进地籍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而且有助于整个土地管理部门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结合我国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支出上的变化趋势,在异质产品古诺竞争模型基础上,比较了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对本国福利的影响。分析表明,本国企业的自主研发既能够提高自身的利润水平又能够提高本国社会福利水平。当本国企业效率较高时,本国企业的自主研发会较大的提高本国社会福利水平;当本国企业效率较低时,引进外国企业技术会较大幅度的提高本国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9.
湖北技术对外依存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技术对外依存度近年大幅提高,其高低总体上与湖北经济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经济外向度有关。湖北应通过重点引进先进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技术引进、研究和开发服务机制建设,加强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技术联合研发,降低技术对外依存度。  相似文献   

10.
汾酒商人转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汾酒商人的历史进行研究,探讨了汾酒商人在近代中国商人资本受到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影响后,如何由商人资本成功地实现了向现代工业资本的转变。汾阳商人由于多经商于天津与俄罗斯等地,受国外资本主义影响较深,因而能够大胆地引进西方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家族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企业的决策者要抓住机遇,果断抉择。特别是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时,小的家族企业必须审时度势,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改变自己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落后的企业制度和管理办法,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外资集聚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提升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讨论,认为FDI集聚对技术溢出可以产生包括促进人才引进与流动、促进技术引进与开发、引进更多的创新资本、提供竞争压力和督促当地企业作学习努力等在内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按照技术创新的实现方式和实现途径可分为原始性创新、引进模仿基础上的再创新、技术集成创新;按技术创新的组成形式分为独立创新和联合创新。中国民营企业创新经济效益普遍较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关联度较差。相比较而言,引进模仿再创新企业之创新经济效益优于原始创新企业,联合创新企业之创新经济效益优于独立创新企业。引进和模仿再创新是现实选择,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必然选择,联合创新是中国民营企业创新活力的运行基础。  相似文献   

13.
白春柳 《全国商情》2008,(10):104-105
本文主要对外资集聚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提升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讨论,认为FDI集聚对技术溢出可以产生包括促进人才引进与流动、促进技术引进与开发、引进更多的创新资本、提供竞争压力和督促当地企业作学习努力等在内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东道国对跨国公司国际技术转移的政策选择及其效果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欠发达国家(LDCs)只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才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国家。跨国公司(TNCs)国际技术转移是一把双刀利剑,因此引进技术的东道国应根据本国的特点、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技术基础、国际地位等条件确定有关引进跨国公司先进技术的政策。国际著名跨国公司问题专家J.H.邓宁认为东道国有20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各种政策适用于不同的东道国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东道国经济水平,因而春效果亦不尽相同。我们引进先进水平,只有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基础、企业制度状况、企业创新水平和发展的需要,才会取得最佳绩效。因此,我们的技术引进政策应在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并吸取其失败的教训的前提下来制定,才会产生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是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对国际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使国际经济形成新的格局,进而对我国技术引进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此,我国应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科学引进。大胆创新,提高技术引进的成效,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推动我国经济技术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金融企业不宜再完全遵循原有的模仿创新模式,必须加强对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迅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目前,我国国有金融企业正在进行以引入外资为主要内容的重组,以“股权换技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铁路大国,绝不能没有自主创新的高速列车,完全靠技术引进来解决中国铁路的问题是不切实际的。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是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它有着70年光环和历史,有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平台,有一流的管理和技术,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优秀员工队伍。我们有能力引进、消化、吸收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并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8.
古典管理理论作为一种在世纪初出现的企业管理理论是社会、经济和学科发展的产物,理论有其科学性、实践性,对当代企业发展仍有借鉴意义。当今中国社会环境与古典管理理论诞生的环境有相似之处,加之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管理和发展还相对落后,还没有完成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就应该完成的管理任务,所以学习和应用管理理论还有其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应用的管理,对推进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进步方可起到切实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21世纪的重要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着缺乏规划、资金、人才不足、机构偏少且效率不高、技术引进缺乏消化吸收、中间试验环节薄弱等六大问题。21世纪是一个高度开放与高度竞争的世纪,中国企业要想在21世纪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加强技术创新,以此提高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很多企业的统帅——总裁,也成为社会的明星。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将掌声、鲜花和荣誉献给这些明星总裁。 在这些明星总裁光彩照人的背后,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是他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总裁成功的原因很多,可以说每个总裁的成功之路可能都是不同的,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出色的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 成功源于实力。如果你有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