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演变及其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定量探索各省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演变规律,运用面板数据对1996年以来各省区经济--环境协调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协调度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过程,但总体上大幅提高,全国平均水平由0.399上升到0.617,经济-环境协凋发展历程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②协调度在地域格局上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并且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扩大;③经济是促进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其贡献接近于环境对协调发展贡献的2倍,在经济系统内部,经济发展因素的贡献义要大于经济存量因素;④协调发展的所有障碍性因素均来自环境系统,但是制约作用并不明显;⑤经济-环境协调度与塞尔指数的变动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即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越高,地区差异性越小;⑥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带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度为62.6%,而三大地带内部各省份的建设水平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2.
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凋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运用MATLAB7.0和SPSS16.0数理统计分析软件,建立都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复合系统(ESRE)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协调度和协凋发展度模型,以武汉城市圈为实证对象,定量揭示武汉城市圈EARE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特征:复合系统协调度城际差异明显,与经济发展实力明显正相关;整个圈域处于协调发展态,但协调发展度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地域分布不平衡,形成核心一边缘与等级板块复合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3.
我国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经济与环境三个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关系,三者的协调发展是3E系统发展的最终目标。本文通过对我国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构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测算了三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系数,并进行了能源、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综合发展评价。实证检验结论认为:我国能源、经济和环境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的变化趋势差异显著,其中环境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变化幅度最大;从能源、环境与经济各系统之间的协调系数平均值可以看出,能源与环境处于极不协调状态,能源与经济处于基本协调状态,经济与环境以及能源之间均处于不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创建经济-能源-环境(3E)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对广东省3E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系数进行测算,并评价了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实证结果表明,2000~2011年,广东省能源与经济、能源与环境、经济与环境的平均协调度都在[0.85,0.95]内,处在基本协调状态;3E系统平均协调度为0.903,也处在基本协调状态;3E系统整体处在动态调整中,系统总的协调发展趋势趋向好转,但离稳定的优质协调发展目标还有较长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构建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2—201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特征及动态演化规律,从“增量”和“存量”视角深入探讨多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一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子系统发展质量最优,环境子系统排最后,不同区域和地区系统发展质量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二是能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存量资源对系统发展质量的影响要大于增量资源,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增量资源对系统发展质量的影响要大于存量资源;三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耦合协调整体水平不高,但略有提升,发展呈“V”字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仍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6.
成都平原城市群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构建了成都平原城市群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并采用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成都平原城市群所包括的7个城市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城市群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三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度为0.59,各城市的协调发展度界于0.53~0.68之间,各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差异较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成都平原城市群面临的两大任务.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城市群内的分工协作,加大资源环境保护的力度,提高城市群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7.
构建京津冀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京津冀三地2004—2017年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旅游、经济、社会事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得分总体上均呈现出增长态势,北京市旅游业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天津市、河北省的旅游业发展皆领先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京津冀三地的旅游与经济、旅游与社会事业的协调水平均表现出逐步提高的态势,河北省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的耦合协调发展可以分为"波动上升、快速上升、急速上升"三个阶段,北京市、天津市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的耦合协调发展皆可划分为"波动上升、快速上升、缓慢上升"三个阶段;北京市、天津市的旅游子系统、社会事业子系统对当地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强于经济子系统,河北省旅游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对当地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强于社会事业子系统。  相似文献   

8.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干河-库车河绿洲(渭库绿洲)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在阐述人口、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机理上,建立渭库绿洲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该绿洲1995~2012年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进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综合得分和人口综合得分呈上升趋势且经济综合得分增长速度远大于人口综合得分增长速度,环境综合得分则呈下降趋势。(2)1995~2007年发展类型为经济滞后型,其中仅1995年、2003年、2005年人口发展超前。2008~2009年人口效益滞后,2010~2012年环境效益滞后。(3)耦合协调度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低水平耦合水平转为颉颃耦合,耦合协调类型经历了由中度失调衰退类-轻度失调衰退类-濒临失调衰退类的转化历程。虽然协调度和耦合协调度都有所改善,但是耦合协调程度都较低。通过对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的研究以期为提高绿洲发展质量、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绿洲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城市社会、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分别提出城市复合系统发展的协调度、协调发展度和协调发展指数的计算模型,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油气资源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对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将有效的促进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本文在确立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与思路的基础上,选取2001—2008年我国石油工业、人口、经济、科技、环境等方面的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对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协调度以及协调发展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国际税收协调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在迅速加快,商品、资本、劳务、技术、人员的跨国流动更加频繁,这给国际税收关系提出了新的问题,未来的国际税收协调将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对关税的国际协调将不再是商品课税中国际协调的核心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对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国际协调;为防止国与国之间的税收竞争,国际社会会进一步加强对所得税的国际协调;随着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区域性的国际协调前景将更加广阔;为对付跨国纳税人逃避税行为,加强税收征管方面的国际合作将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本文在阐述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探究了可持续发展下我国区域协调的方向选择,并从强化区域经济的政府协调职能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下区域协调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有三个相关的生育问题需要作些深入研究,第一个是究竟我国当前生育是在什么水平?第二个是假如总和生育率的水平是1.8,这个水平能在今后三十年保持不变吗?第三个是假如未来三十年总和生育率过高或过低于1.8是不是会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第一个问题应该可以用现有的但没有发表的生育数据作更深入分析和举办一次追踪调查去了解妇女生育的历史,追踪同样样本妇女的妊娠结果(活产、死产、流产)和出生儿童的性别。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不鼓励生育而能保持正在下降的出生水平。我国社会具备了生育水平继续下降的一切条件,特别是小家庭社会制度的普及更在促进生育水平下降。第三个问题用人口预测的方法比较未来不同生育水平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显示出不同预测的人口总数和年龄结构相差不大,无法得出过高和过低于1.8生育水平的未来人口会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企业跨地区并购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跨地区并购是解决区域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变相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产权交易市场的欠发达以及被并购企业控制权损失补偿机制的缺失,我国企业的跨地区并购存在重重障碍。为此,必须减少政府对跨地区并购活动的干预;加快立法,保障跨地区并购的进行;扶植产权交易信息中介的发展;完善所有权交易市场并建立控制权损失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时空差异及协调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钧 《财经科学》2015,(12):48-57
新型城镇发展的“新”主要在于“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本文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对空变化和协调程度.研究表明,我国各地区2003—2013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区域差异较大.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协调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因此,各地区应该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进而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详细分析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及其特点,构建物流业可持续发展大系统递阶结构。从大系统控制论的角度出发,建立物流业可持续协调发展控制模型,探讨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控制途径及策略。最后,提出相关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与财政金融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农业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促进我国绿色农业快速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实行产业化经营。本文从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入手,阐述了财政金融支持配合与绿色农业发展的相互关系,指出财政金融的支持与配合是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财政金融支持与配合的模式及其政策运用。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民生活最富裕的地区。对长三角地区近年(主要是2004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显示:长三角地区总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城市之间发展不均,能耗大,地区环境质量下降以及安全生产存在隐患等。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刘奕  贾元华  税常峰 《生产力研究》2012,(2):8-9,79,261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铁路运输的要求,2003年以来我国对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实施优化调整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在系统分析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基础上,选取评价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及C2R模型构建了评价模型,并结合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改革实践进行了验证,同时对铁路营业里程、总换算周转量和劳动生产率3项指标的输入利用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建立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协调度——协调发展水平模型,以陕西省为例,对1978年以来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水平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得出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水平到2003年尚处于中低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