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年进步,教育带头;教育发展,教师为先。随着新时代的蓬勃发展,教育大业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是学生思想建设的指引者,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力军。为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探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的提升将具有重要价值。创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的路径,为课堂不断注入情感因素,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从而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魅力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魅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作出分析,提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魅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广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阵地之一,而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推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实现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目的前提.高校应该通过推进思想建设、强化业务培训以及激励科研创新等重要举措,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能素质、科研创新素质等.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高职院校必须加大教学改革创新力度,从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模式等方面入手,努力探索、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才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艺术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在授课中面临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兴趣方面挑战,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艺术的必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艺术主要从导入艺术、重难点突破艺术、结尾艺术三个方面提高,最终达到知识目标上的思想性和科学性、情感目标上的趣味性和科学性、能力目标上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杨丽敏 《活力》2010,(19):50-5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是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概论》课搞得如何对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大的影响。然而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却存在着学生厌学、逃学,部分教师敷衍塞责.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现象。所以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使该类课程既满足社会的需要.又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着重分析如何从提升教师和教法入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马会芳 《价值工程》2011,30(26):175-176
和谐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把和谐教学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积极探索走向和谐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独立设置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提出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不仅缘于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地位、功能和作用,也缘于独立设置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因而在积极借鉴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展的经验基础上,探索提高独立设置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路径,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9.
情景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尝试。文章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情景教学的意义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希望能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曾惠敏  文学禹 《企业导报》2014,(17):191+193-191
"工学结合"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脱离高职教育实际,出现了诸多问题。为适应"工学结合"的新形势,必须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权威性、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职业性和可持续性等重点,着力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1.
李天英 《价值工程》2011,30(22):254-254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针对教师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分析了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感因素的构成,并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感因素的教学导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薛改霞 《价值工程》2011,30(27):243-244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思政课"教学在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直接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就起着关键的桥梁作用。因此有必要分析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3.
马会琼  刘萍 《价值工程》2013,32(1):226-228
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关键是教师。欠发达地区高校教师队伍面临的情况: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变化;网络文化的影响;各种思潮的影响;统一教学大纲、课本的教学挑战;学生主体的变化;自身队伍的变化;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遭遇到若干挑战,亟需探讨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学生管理制度。但学生管理又是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多视角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同样具有学生管理的职能。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要对此有所认识,并自觉在教学工作中坚持知识传授与学生管理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王军福  张兰萍 《价值工程》2012,31(9):237-238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特指校外的社会实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时保证难,经费落实难,远未"全员"。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向假期延伸,既不增加课时,又不增加经费,而又覆盖了全体学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姚冬梅 《价值工程》2008,27(6):35-37
利用集对分析理论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的同一、差异、对立三方面描述、分析和处理其中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对随机抽取的2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同异反联系数的计算分析,认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的不确定性感受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确定性的关键在教师。  相似文献   

17.
刘华荣 《价值工程》2014,(8):269-27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篇课程,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其理论魅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其人格魅力发挥着教学中的潜教育价值作用,其情感魅力是实现教学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王伟  王新  刘刚 《价值工程》2012,31(16):233
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担负着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知识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重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讲授理论,还要通过开展各类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化理解思想政治理论。在思想品德建设方面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韩立梅  张秀丽 《价值工程》2011,30(24):174-175
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直观性、生动性受到广大思政课教师的青睐。独立学院思政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应当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师多媒体课堂的驾驭能力、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件制作质量,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20.
涂曼妮 《价值工程》2013,(14):272-273
高职院校思政课虽然是大学必修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面临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教师如何在思政课堂提供贴近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的社会热点案例,通过丰富的形式和多变的内容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