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1996年12月26日—2010年11月12日中国股票市场的总体收益率和交易量为研究对象,从非预期交易量变化角度对牛市行情中所呈现的正向非对称进行解释。研究显示,由于牛市行情中单位正向信息冲击相比熊市行情中单位负向信息冲击对非预期交易量影响更大;当在波动方程中加入非预期交易量后,牛市行情中的正向非对称性得以消失,并表现出和熊市行情相一致的负向非对称性。这表明投资者在牛市行情中的交易行为特别是非预期交易量变化,是造成中国牛市行情波动正向非对称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上海和深圳两个市场的大盘指数和 A股交易量序列 ,主要借助于指数 GARCH模型探讨中国股市收益率和交易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交易量与同期的收益率水平明显正相关 ;虽然总体来看 ,交易量对收益率波动没有确定一致的解释作用和先导作用 ,但将交易量划分为预期和非预期部分后我们发现 :预期交易量不影响股价波动 ,而未预期到的交易量变动不但与同期的波动正相关 ,还可以为下期波动提供有限的预测信息。另外 ,对二阶矩的考察还表明我国股市中收益率的波动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负的冲击比正的冲击会造成股价更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3.
市场信息流与股票波动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齐鸣  陈健 《经济管理》2001,(20):57-64
本文利用GARCH模型对引起股票收益率波动性的原因之一市场信息流的作用进行研究,并将交易量分解为进入市场的正的随机信息流和负的随机信息流两部分,从好消息、坏消息的角度研究中国股票市场波动冲击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4.
混合分布假说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混合分布假说(MDH)对中国的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波动和信息流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把即期交易量作为信息流的替代指标加入到条件方差方程后能够显著降低价格波动的持续性,说明在中国股票市场,信息流是产生资产回报ARCH效应的根源,MDH能够解释资产回报的ARCH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一个两部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加入针对房价预期形成的适应性学习部分,重点考察预期冲击对房地产部门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贝叶斯估计结果表明:首先,预期冲击会显著影响房价与房地产投资,并通过房地产部门将波动传导到经济中的其他部门;其次,会引起对非房地产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再次,对非房地产业的实际变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短期,在长期则较为有限;最后,房屋供给冲击、预期冲击和货币冲击能够解释房价和房地产投资在整个样本期的大部分波动.此外,对最优货币政策的分析显示,在存在预期冲击的环境中,对房价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有助于降低经济波动所引起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导致金融产品的风险增大,波动行为也具有一定特殊性。因此,加深对我国股指期货波动特征及风险的认识、加快完善股指期货市场体系尤为重要。运用成分GARCH模型对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收益率波动的非对称性进行检验,并通过下行风险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下行风险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收益率波动存在非对称性,即负面冲击会增加收益率波动,而正面冲击会降低收益率波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下行风险可解释部分收益率的变化,投资者会因为承担下行风险而获得额外的风险补偿;沪深300股指期货协偏度为负说明其收益率与市场波动率负相关,从而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预期收益率。因此,由于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收益率非对称性波动、高下行风险和负协偏度使其应具有更高的预期收益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沪深A股2000-2020年日数据,以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估计特质波动率,采用Fama-MacBeth两阶段分步法分析特质波动率与股票预期收益关系,实证发现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性,且加入控制变量后仍然具有显著性。因此文章认为投资者过度外推信念可以解释特质波动率之谜。高特质波动率股票具有高收益,由于过度外推信念,投资者相信高收益会持续,从而增加高特质波动股票交易,表现为投资者关注度提高,进而造成股价高估,预期收益下降,反之也成立。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与股市收益的动态关联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舒家先  谢远涛 《技术经济》2008,27(2):116-120
利用基于广义误差分布(GED)的多因素T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2005年7月21日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市收益的动态关系。估计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对股市收益有显著的价格扩散效应,汇率上升会引起上证指数收益率较大幅度的上升;股市收益波动存在显著的ARCH效应和GARCH效应,并且等强度的正向或负向新息的冲击会引起股市波动的非对称反应,正向冲击比同强度的负向冲击能带来股市更大的未来波动。  相似文献   

9.
于永建  崔继昌 《经济研究导刊》2012,(28):154-156,231
通过对比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徐州市房地产交易数据,分析限购令的实施对徐州房地市场的影响情况。分析表明:在住房市场上,受限购政策影响,住房成交量明显下降,但近期交易量开始大涨;房价得到控制,开始平稳小幅上涨;购房消费者观望市场预期增强。在土地市场上,受限购政策影响,土地市场整体平淡,土地平均成交量稳中下降,土地平均供用量稳中上涨,但月实际成交量波动明显,尤其是非工业用地类大幅波动,限购后,政府加大了此类用地的供用。  相似文献   

10.
陈强  叶阿忠 《经济学》2009,(2):995-1012
本文通过构造边际消费倾向理论模型,发现股市收益波动是影响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重要因子,而股市收益对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带有不确定性;股市正财富效应的发挥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经济风险大小;并依据模型分析了股市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特征。实证研究证实了模型的结论,且发现股市收益产生的影响随着时滞的增长将变得更加不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