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论用数学方法评价企业活力的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企业活力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开始建立企业活力评价指标体系。1991年10月,李鹏总理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企业活力可以用产品竞争力、市场应变力、科技开发力、资源增值力和企业凝聚力来概括。除了李鹏总理的观点外,国内对企业活力的内涵形成了许多观点,他们认不同的角度解释企业活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全方位地向人们展示了企业活力的内涵,使人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了企业活力,也使企业更重视增强企业活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采用企业活力度这样一个综合指标来表示某一时点上的企业活力状态,如1992年1000家国…  相似文献   

2.
<正> 搞好大中型企业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其中增强企业活力,是关键问题.本文拟对企业活力的目标、困难与对策,提出一些看法.一、企业活力的目标体系及评估方法我们认为,企业活力的目标体系可以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一)企业自身的目标体系企业自身的目标,集中表现为企业应当具有7个方面的能力:①在国内市场和国际  相似文献   

3.
根据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态特性,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力的概念,它可以更好地评价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另外,构建了一个评价企业技术创新活力的指标体系.同时,针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统计数据存在的有限性以及灰色性,尝试将灰色模型GM(1,1)应用于评价企业技术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4.
企业创新活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企业创新资产、人力资源、创新组织管理、创新绩效、创新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企业创新活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采用逐一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集后,针对指标灰色特性建立了企业创新活力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为企业了解自身的创新活力状况,进行创新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大中型企业技术贸易的特点,分析了影响大、中型企业技术活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增强大中型企业贸易活力,加速大中企业技术进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伍争荣 《经济师》1995,(5):24-24,22
<正>1993年11月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写进党的文件的背景是:1992年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在施行中受阻,十四项经营权无法完全落实,企业难以真正转换经营机制,这使经济理论界和决策层认识到,只有制度创新才能转换机制.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企业改革已从放权让利阶段走向了制度创新阶段.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无论是放权让利,还是制度创新,企业改革的现实目的都是使企业转换机制、提高活力,决不是为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我们说放权让利这条路行不通,决不是因为它没有触动企业制度,而是因为它不能转换经营机制,没有真正提高企业活力.所以,如果我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结果仍然没有转换经营机制,仍然没有提高企业活力,国有企业亏损面仍然没有彻底改现,那么,我们恐怕只能承认现代企业制度无效了.  相似文献   

7.
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极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工业企业发展的特点,剖析了长三角地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大环境:指出安徽中小型科技企业积极融入长三角是首要的战略选择;提出要从模式对接、人才对接、文化对接三个层面全面融入长三角.从而有效提升安徽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8.
影响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的因素分析与对策赵翠英,赵子文一、影响大中型全业活力的内部因素1、企业流动资金极为紧张,影响了正常生产进行。近年来有关部门为搞活大中型企业,采取各种措施为企业注入了大量资金,但流动资金短缺问题仍严重困扰着不少企业,造成这种状况的...  相似文献   

9.
安徽中小型科技企业与长三角经济圈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极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工业企业发展的特点,剖析了长三角地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大环境;指出安徽中小型科技企业积极融入长三角是首要的战略选择;提出要从模式对接、人才对接、文化对接三个层面全面融入长三角,从而有效提升安徽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0.
企业活力的定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进程中,增强企业活力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对企业活力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促进企业增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一、企业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所谓企业活力,就是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够作出灵敏而正确的反映,并能最大限度地动员内部人力和资源,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使自己得到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定量地衡量企业活力。1.生存和发展力企业是否具有活力,以及活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以及发展创新的程度。而…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挑战与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雍 《经济导刊》1997,(6):19-24
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挑战与任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朱雍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效益和活力。因此,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特别强调:“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  相似文献   

12.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企业建立了提升竞争力的机制,就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郑广华 《经济师》2007,(2):208-209
影响企业活力的因素很多,在现代剧烈的竞争环境下,构成企业活力的诸因素中企业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尤为关键。文章在阐述了知识发现和知识创新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知识发现的企业活力再造的流程及其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琰  彭正银 《现代财经》2003,23(3):62-64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智力资本运作对企业未来发展正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智力资本及其运作的基本内涵出发,阐述了运用活力曲线运作企业智力资本的基本思路和过程,并从精神支撑、文化支撑、制度支撑三个层面论述了如何构建使活力曲线发挥作用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5.
企业活力评判决策中的多指标优选Fuzzy聚类分析萧筱南一、问题的提出所谓企业活力,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在当前竞争相当激烈的信息社会中,如何对企业活力进行科学的综合评判,找出企业活与不活的原因,这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为此,必须...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的经济活动是由许许多多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组成的,企业充满活力,整个国民经济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企业缺乏活力,国民经济就难于发展,更谈不上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而企业的活力,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动力,企业的动力又与企业全体劳动者的需要和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强化企业内部动力机制,是深化企业改革的中心,是搞活企业的关键。一、劳动者的需要和利益是企业动力的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在于管理。文章从新的角度,透视了管理的直接作用力;分析了管理使企业运作全速形成循环;最后对企业活力作了新的概括。  相似文献   

18.
企业基层组织(班组)建设工作做好了,班组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会增强,企业基层组织(班组)建设是企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从完善班组各项制度、建立班组长选拔任用机制、完善提升班组活力的企业文化建设及积极创建学习型班组等方面重点阐述如何加强企业基层组织(班组)建设.  相似文献   

19.
高德勇  高鑫 《经济问题》1994,(11):62-63
企业转制中的行为扭曲现象探析高德勇,高鑫近年来,我国企业在经营机制转换进程中,普遍实行了承包制、兼并、租赁、国有民营、股份制、拍卖等不同形式的企业改革,对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0.
论企业素质及活力的评价与提高宋锦剑加大国企改革步伐,提高企业素质是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实行“三改一加强”工作中,首先应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其中的首要问题是正确评价企业的素质及活力,以确保该活的的活旺,该死的破产、关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