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的四大发明曾推动过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我国科学技术史是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科技史,度量衡史又是其中独秀一枝的奇葩。我国度量衡史是一部历史悠久的专业史。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今天仍可以不间断地、按时间顺序地叙述它走过的  相似文献   

2.
正计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计量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计量古典阶段中为人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早在公元前26世纪,传说黄帝就设置了"衡、量、度、亩、数"五量。尤其在秦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主张车同轨、书同文,而且发出诏书,统一了全国度量衡,为我国古代计量史写下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从世界上最寻的农作物起源中心,刮今日世界上农产品产量第一的农业大国,我困数千年的农业发展进程不但是一部劳动人民毅力与智力的史诗,也是一部与大自然不可控力量的抗争史。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发达国家对计量工作的管理已从过去狭义的计量管理发展成为今天广义的计量管理。即从单纯的计量器具管理演变成为包括对计量器具、测量环境条件、计量人员以及计量工作规章制度的全面管理。  日本计量立法起步较早,早在1875年,日本就颁布了《度量衡管理条例》,1885年加入《米制公约》,1909年制定《度量衡法》。随着计量工作从度量衡发展到工业计量,又进而实行《计量法》。日本的《计量法》是1951年颁布,1952年实施的,至今已经过了20多次局部条文的修改。日本计量法对计量单位制及其…  相似文献   

5.
<正>计量,古称度量衡,基本作用是满足公平交换的市场需求。度量衡出现之初,由于当时政权不统一,使用十分混乱,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令,度量衡标准才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是政治权力的象征,秦代几乎每一件度量衡器物上面都有“诏书”。秦代的法律《效律》严格规定了衡器和容器的允许误差范围,超过允许误差范围就要对主管人员进行处罚。秦代对度量衡的统一和法制化管理是我国度量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对后代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品牌经营的年代,翻开任何一部现代企业经营史,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著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无不与强势品牌的成长紧密相连,可口可乐、雀巢、奔驰、索尼等众多世界知名品牌不但打造了自身坚不可摧的神话,而且也为品牌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7.
城市建设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性能动作用的综合反映,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城市规划学科的形成和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一、城市规划观念与规划技术的发展简况人类的城市建设活动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据《竹书纪年》、《史记》等史书的记载,我国自奴隶社会的夏代就已开始有计划地营建城邑。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技术性的工作在古代已有专人承担,但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科学技术还是近百年来的事,这大概可以从上世纪的奥斯曼(Haussmann)的巴黎  相似文献   

8.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他对标准化的贡献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系列统一标准,并以法律形式贯彻实施。秦统一度量衡对巩固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加强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其后2000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他对标准化的贡献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系列统一标准,并以法律形式贯彻实施。秦统一度量衡对巩固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加强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其后2000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宗晓慧 《民营科技》2014,(11):278-278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得到了显著地提升,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也逐渐成为世界各个国家人们旅游的首选之地了,所以在面对这一情况,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在培养旅游业的后备力量的时候也相继开设了高职旅游英语这一门课程,为的就是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就从五个方面具体的论述了从旅游业的发展探讨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与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前进都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尤其是当今的社会,科技的创新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关系到了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属于起步比较晚的国家,尤其是在石油工业方面,拿试油技术来说,也属于起步比较晚,我国的试油技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发展到世界前列,都是科技发展的结果。本片文章将会从几个方面讲述试油技术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铂铱合金库平两是清未定制的库平两原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藏。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廷准奏农工商部及度支部拟定的划一度量衡制及推行章程。根据章程采用米制划一各种度量衡器的规定,农工商部遂派员至各国考察,并行文给驻法使臣,商请国际权度局制造  相似文献   

13.
标准化作为一门科学登上历史舞台,是大机器工业产生以后的事。标准化自立于各门科学之林,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开始的。但是,标准化的产生和发展却源远流长,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我们的祖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不仅创造了先进的古代科学技术,也谱写了历史悠久的标准化史。 我国古代标准化,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形成于奴隶社会,发展于漫长的封建社会。在古代,标准化作为生产技术和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作为集体劳动和社会交往的协调、统一和传播的手段已经广泛地发挥着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计量事业获得了飞跃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以及《计量法》的颁布实施,计量工作走上了法制管理的轨道,在经济建设中越来越发挥其技术基础的重要作用,而作为计量工作主个技术基础的计量器具生产企业,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产品从度量衡器扩大到十二大类计量器具,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努  相似文献   

15.
标准化作为一门科学登上历史舞台,是大机器工业产生以后的事。标准化自立于各门科学之林,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开始的。但是,标准化的产生和发展却源远流长,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我们的祖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不仅创造了先进的古代科学技术,也谱写了历史悠久的标准化史。 我国古代标准化,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形成于奴隶社会,发展于漫长的封建社会。在古代,标准化作为生产技术和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作为集体劳动和社会交往的协调、统一和传播的手段已经广泛地发挥着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在自己管辖区建立起度量衡制度,系统的单位制开始形成;同时,各诸侯国之间军事上的对立,造成度量衡的混乱,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 战国后期,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日益兴盛,超越诸侯国界的贸易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有统一的度量衡。迫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诸侯国的度量衡又逐步接近起来。度量衡从混乱到趋向统一,是这一时期的另一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文化的支撑点实施名牌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名牌战略的理论分析翻开一部现代企业经营史,可以看出,世界著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无不依靠了令人叫绝的名牌战略。  相似文献   

18.
航天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之一,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航天事业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填补了我国空间技术的空白,强化了我国国防建设,而且也促进了我国基础工业的发展,带动了许多新的生产部门与新兴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近40年来,我国的航天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仿制到自行研制,从国内走向国外,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有些技术水平已脐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实践证明,航天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和国防建设发展中,  相似文献   

19.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在自己管辖区建立起度量衡制度,系统的单位制开始形成;同时,各诸侯国之间军事上的对立,造成度量衡的混乱,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 战国后期,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日益兴盛。超越诸侯国界的贸易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有统一的度量衡。迫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诸侯国的度量衡又逐步接近起来。度量衡从混乱到趋向统一,是这一时期的另一特点。 下面我们向读者介绍的“左关三量器’  相似文献   

20.
全球的海运史也可以称为是世界各国文化、科技的交流与融合的历史。整个海运史讲述了世界各国从偏安一隅到洲际合作,再到全球化的整个进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全球海运史就是一部国家文明的碰撞与交流史。伴随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扩展,在清朝以前中国曾一度成为全球海运发展进程中的先锋,在海运发展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大国角色。全球海运事业的蓬勃兴起日本日本早在唐朝和北宋时期就与中国进行了官方航海贸易,派遣了大量的使节来到中国学习文化、宗教、技术等,到了1592年开始了"朱印状(船)"贸易时代,这一时代日本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