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财务失败及其预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确理解财务失败 一般认为,财务失败或财务危机是指企业丧失了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技术性失败到破产之间的各种情况。按程度由浅到深的顺序排列,有四种典型的情况或解释:(1)资不抵债;(2)无力还本付息;(3)进入破产程序;(4)已经破产。资不抵债的企业不一定无力还本付息,而无力还本付息的企业不一定进入破产程序,债务重组可以让企业峰回路转。最后,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不一定真正能够破产,破产整顿与和解程序可以让企业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 财务失败是指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的经济事项。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出现下列情况则被认为是财务失败:破产、债务违约、银行账户透支或者不能支付优先股红利。企业只要存在财务风险就有经营失败的可能性,投资者、债权人也就有可能遭受损失。因而如何利用会计报表数据和数学模型来预测企业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并以此来揭示财务风险及采取相应的化解措施就成为包括企业管理当局、股东和债权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日益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财务失败是指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的经济事项。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出现下列情况则被认为是财务失败:破产、债务违约、银行账户透支或者不能支付优先股红利。企业只要存在财务风险就有经营失败的可能性,投资者、债权人也就有可能遭受损失。因而如何利用会计报表数据和数  相似文献   

4.
一、财务危机及其本质财务危机(Financial distress)是指公司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包括从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到破产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由于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而引发的支付能力不足,通常是暂时的和比较次要的困难,一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补救,如通过协商,求得债权人的让步,延长偿债期限;或通过资产抵押等借新债还旧债,这样做虽然可以避免破产,但公司将会为此付出极高的代价,如增加资本成本或提高财务风险。破产是财务危机的一种极端形式,当公司资金匮乏和信用崩溃两种情况出现时,公司破产便…  相似文献   

5.
财务失败是指企业因资金匮乏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其他固定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从财务失败的现象上看,包括无力支付短期债务,无力支付债券本金和利息,无法支付优先股股利,变现拍卖有价值的资产等。《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持续经营》第八条,列示了企业财务失败的迹象,包括:资不抵债;营运资金出现负数;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无法偿还即将到期且难以展期的借款;过度依赖短期借款筹资;主要财务指标显示财务状况恶化;累计经营性亏损数额巨大;存在大额的逾期未付利润;无法履行借款合同中的有关条款;存在大量不良…  相似文献   

6.
根据旧准则,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新准则中将债务重组规定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通过新的定义可以得出两点信息:第一,新准则认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债权人让步时,才能定义为债务重组。第二,新准则的定义符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一般来说,需要进行债务重组的企业就是因为没有能力如约履行偿债义务,如果债权人不作适当的让步,可能使濒临困境的企业雪上加霜,反而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7.
一、债务重组准则主要内容解析(一)债务重组定义解析《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将债务重组定义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说明我国具体准则的范围限定在对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时债权人做出了让步的债务重组,即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陈海军 《电子财会》2002,(10):57-58
破产是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由法院强制执行其全部财产。公平清偿给全体债权人的法律制度,它强调债的履行在债权人之间的公平。但在破产案件的司法实践中,这种公平原则却常常得不到遵守。违反这一原则的行为,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第三十五条列举的,破产企业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前六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有隐匿、私分或无偿转让财产;非正常压价现售财产;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放弃自己的债权等六种较为明显外,其他的则隐蔽性较强,使用起来更“得心应手”,所以成了少数地方政府、债务企业实行地方保护主义、逃废债务的“杀手锏”。应引起司法部门、债权人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一、财务危机及财务预测(一)财务危机涵义财务危机又称为财务困境,是指企业丧失支付能力、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以及出现资不抵债的经济现象,包括营运失败、商业失败、无力偿债、资不抵债、正式破产等。财务危机预测是以企业会计信息及其他相关资料为基础,通过各种方法,分析企业财务指标的变化,发现并将企业可能面临的经营风  相似文献   

10.
一、债务重组新准则的亮点 (一)债务重组的定义更加合理。新旧债务重组定义的最大差别就是旧准则认为只要修改了债务条件,不管债权人有没有让步都是债务重组。新准则则认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债权人让步时,才能定义为债务重组。旧准则的定义没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这个前提条件,也未强调债权人要作出让步,适用范围似乎过于宽泛,易于造成不恰当的诱导,只要双方认为需要就可以达成协议进行债务重组,从而改善企业资金结构,使资产负债率达到一个符合自己需要的水平,有悖于国家利用制度规范企业行为的初衷。  相似文献   

11.
企业困境是指企业因财务困难而处于或者将要处于无力偿债的状态。对无力偿债的企业,传统的处理办法是破产清算,而当代破产法改革的趋势则是在公平清理债务的同时力求实现企业的拯救和再建。在世界范围内,重整与和解、破产为现代破产制度的三大基石。但在我国,破产的概念虽已家喻户晓,然而重整制度却鲜为人知。一、外国重整制度1985年1月,法国颁布了85—98号法律,即《困境企业司法重整及清算法》,同时废止了1967年破产法。该法建立了一套以重整为主、清算为辅的颇具法国特色的新型债务清理制度。该法第1条规定:“制定司法重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分企业会因为经营管理不善而难以按期偿还债务,此时,虽然债权人可按法律规定申请债务人破产,但是这种破产申请会因为过程持续过长,费时费力,还难以保证债权如数收回,于是就出现了债务重组这一解决债务纠纷的方法。在新会计准则下将债务重组定义为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的方式主要包括:以资产清偿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务利息等;以上三种情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企业作为经营主体,获利是其核心目标。但是,许多企业尽管账面上表现出丰厚的利润,却因无力支付和清偿到期债务而陷入财务困境,摆脱不了破产清算的厄运。相反,有些企业虽然账面利润表现并不突出,但因其现金流量状况良好,支付能力强,而获得投资者、债权人的“青睐”,得以不断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安全性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在财务分析中体现企业安全性的主要方面就是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总是将企业的安全性和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联系在一起,因为对企业安全性威胁最大的是“财务失败”现象的发生,即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导致诉讼或破产。企业的安全性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安排好到期财务负担;二是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二者不可偏废。如果仅仅满足于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还算不上安全。  相似文献   

15.
企业债务危机,是指债务企业资不抵债,无力偿还债权、债务而引致的信用危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债务危机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它小者决定企业的生死,大者引起社会的动荡。如何有效地处理债权危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破产清偿破产清偿指债权人(或债务人)允(还)债无望,按《破产法》申请债务企业破产,以企业清算后的残值来偿还的方法。对债权人而言,破产清偿只能做万不得已时的最后解决手段。首先,当债权人到了需用《破产法》来解决问题时,债务企业往往已资不抵债了,有的甚至根本就无产可破,就是把债务的全部资产抵给债权…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企业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一些企业可能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陷入财务困境,难以偿还到期债务,企业财务风险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按我国法律,债权人虽有权在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时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安全性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在财务分析中体现企业安全性的主要方面就是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总是将企业的安全性和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联系在一起,因为对企业安全性威胁最大的是“财务失败”现象的发生,即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导致诉讼或破产。企业的安全性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安排好到期财务负担;二是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二者不可偏废。如果仅仅满足于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还算不上安全。真正安全的企业应是在安排好到期财务负担的同时,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和盈利。  相似文献   

18.
破产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许多企业由于各种内在或是外在的原因无力清偿所欠的债务,无力继续经营,必须申请破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的本意是最大限度的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实践中却出现为数众多的企业利用破产来逃避债务,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经济的信用制度和交易安全,严重的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破产逃债的成因上进行分析,找出法律上的缺陷与不足,完善我国的破产制度和法律,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一、“债务重组”确认的变化 新旧准则最大的差别在于旧准则认为只要修改了债务条件,不管债权人有没有让步都是债务重组;新准则认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债权人让步时,才能确认为债务重组。旧准则的定义没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这个前提条件,适用范围过于宽泛,易造成不恰当的诱导,只要双方认为需要就可达成协议进行债务重组,从而改善企业资金结构,使资产负债率达到一个符合自己需要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权衡理论     
《财务与会计》2011,(3):58-58
权衡理论认为,企业可以利用税收屏蔽的作用,通过增加债务来增加企业价值。但随着债务的上升,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也会增加,甚至可能会导致破产,如果企业破产,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破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