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雁 《青海金融》2013,(6):33-37
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面临的风险,提出通过加大政策扶持、明确风险分担、加强融资担保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建立风险分担制度等对策以缓解风险冲击,提出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推进银行、中小企业与融资担保机构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冯超 《武汉金融》2015,(3):50-52
近几年,我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已逐步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规模不断扩大,但担保机构在与银行合作中还处于谈判的弱势地位,多数担保机构全部承担贷款风险,银担之间风险分担不够合理,不利于双方的长期合作。本文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已经开展的几种银担合作风险分担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如何在现有国情下深化银担风险分担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丹东市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日益加强,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实践中,依然存在合作业务种类单一,银行机构难以全面掌握担保机构信息,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风险隐患较大,政策性担保机构与银行目标不一致等问题.因此,应建立统一的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制,完善统一的担保机构业务监管系统,强化再担保功能,推动再担保公司与担保公司的业务合作,拓展担保机构资本金的补充渠道与方式.  相似文献   

4.
银保协作视角下担保信用风险分散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海峰 《新金融》2009,(5):35-38
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重要途径,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市场承担着重要的金融功能.一方面,文章从金融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风险分担理论,并提出应建立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外部协作机制,来实现担保信用风险的外部分散目标.另一方面,通过金融创新,建立基于担保投资理论的风险内部分散机制,来实现担保信用风险的内部分散目标.本研究对于构建完备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切实有效地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不够健全,应严格约束担保业务中的政府行为,将民营资本引入担保市场,建立有效机制,控制担保机构的风险,建立担保机构与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间的战略联盟,促进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是控制农村金融风险的一种必需的制度安排,为了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安全,需要建立资本金及时补充制度,推行农村金融利率风险定价机制,发展农业保险,设立财政支农风险补偿基金,建立健全信用担保制度,从而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7.
唐锦虹 《福建金融》2009,(12):35-37
本文立足福建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实践,基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评价,通过对其风险成因的分析以及借鉴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防范的成功经验,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防范机制,以期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民勤县为例介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与金融支持情况,分析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金融配套措施还不能有效满足实际需求、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缺失、产业化组织"先天不足"等,之后提出了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农村金融新体系、发挥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合力、健全农业信用担保和风险保障机制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三农"、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因信用、信息不足等问题产生的较高风险制约着金融机构主动服务的积极性,建立多方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是缓解普惠金融服务对象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手段.本文建立以银担合作为代表性机制的理论模型,分析发现,担保降低了银行面临的违约风险,能够有效提升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当小微企业失信概率一定时,风险识别能力较强的银行更愿意接受比率分担模式;在小微企业经营风险普遍较高的地区,通过财政手段对分担比率高的担保机构给予适当补贴,有助于提高担保机构和银行的积极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梳理了我国普惠金融风险分担机制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借力金融科技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为提升小微企业发展活力,维护商业银行和担保机构利益,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从宏观层面看,该项政策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助推了小微企业蓬勃发展,商业银行及担保机构收益得到较好维护。但是,笔者在审计调查审也发现,该风险补偿机制亟需完善。一、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中存在的问题风险偿资金来源单一,补助额度偏低。目前建立的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主要依靠市级财政资金,缺少区县(市)乃至镇(街道)级的财力补充,使  相似文献   

11.
宋冬梅 《征信》2011,(3):44-47
在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不同供给主体的效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方面从提供担保补贴、贷款风险补贴、对中小企业提供反担保费用优惠等经济杠杆方式来形成稳定的政府财政补贴为主导的外部风险补偿机制;另一方面采取提取担保风险准备金、与银行风险共担、担保分红和担保挨期权等举措,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内部风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为基础,以国家、省、市三级担保机构为核心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在其结构和经营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今后应加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分散机制、拓宽各种担保机构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加强担保机构内部风险控制和外部监管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信用保险制度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分散和化解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从而使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真正分散和化解在各种主体都可承受的范围内,就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制度就是在这种需求下应运而生。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故建议依照一定的规则实施该制度。  相似文献   

14.
从信息经济学视角分析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生成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但由于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坚持市场化运作是担保机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应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国内外风险分担机制建设情况基础上,分析了青海省普惠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农牧区缺乏担保抵押物,风险分担机制运行落实不够完善,担保机构业务发展受到较多限制,农牧业保险发展滞后等,建议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提高风险分担机制绩效,支持担保行业稳健发展,大力发展农牧业保险。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信用风险和补偿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重要途径.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市场承担着重要的金融功能.依据信用担保风险外部补偿理论,应建立以政府财政为主导的外部补偿机制,以实现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外部补偿目标.为应对各种不同程度风险的可能兑现,应建立有计划的信用担保风险自留机制.这种风险自留机制可以实现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内部补偿目标.  相似文献   

17.
政府财政支持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影响存在争议,通过从成本收益角度出发,建立非线性模型和实例分析政府财政支持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产生的影响及效益情况。结果表明,政府的财政支持完善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分担机制,提升了担保的放大效应,增加了担保机制各关系方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钱黎娇 《时代金融》2013,(5):108+114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是融资难问题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组织结构;完善信用担保风险分散机制;完善风险担保的信用补偿机制以及加强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促进国内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和贷款风险度量方法研究,并为国内银行、担保机构以及相关部门实现对信用与风险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我们专程赴日本数家相关机构进行考察。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三家著名机构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现状,并总结出了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高立军 《云南金融》2011,(4X):114-115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是国际公认的高风险行业。因此,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对于信用担保机构的正常运作十分关键。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来源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风险防范经验,对我国信用担保行业的风险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