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视角》2009,(7):F0002-F0002
长春二道工业集中区成立于2005年,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是省级先进工业集中区。这里有便利的交通优势、独特的通关优势、雄厚的基础设施优势和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优势。  相似文献   

2.
《经济视角》2003,(10):48-49
长春工业经济开发区是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开发区位于市政府规划的南部新城腹地,东部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接壤,西北部毗邻一汽集团公司,首期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以汽车配套及汽车零部件加工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特征,已被纳入长春市汽车零部件加工的产业布局和整体规划之中。2002年,多方筹集资金近亿元,打通了主干道网;铺设上下水管道11公里;初步完成了基础供电设施工程;完  相似文献   

3.
《经济视角》2009,(7):22-24
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做为吉林省的经济、文化中心。以其独有的汽车城、电影城、森林城等美誉吸引着国内外友人。位于长春东部的二道工业集中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今已经成为长春市实现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的前沿阵地。成为长春市集中发展工业产业的战略平台。这里充满着勃勃的生机。这里洋溢着火热的激情。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产业聚集与纵向分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婧  丁盈 《技术经济》2007,26(4):37-43
探讨中国的制造业地理集中程度与纵向分离程度的关系。利用整理所得的产业区域资料,发现产业集聚中心的纵向分离程度,比产业集聚中心外的区域的纵向分离程度要高;而比较地理集中的产业,其产业聚集中心内外纵向分工程度的差异水平,高于整体制造业与地理不集中产业的差异水平。同时也发现,当产业地理集中度随着邻近同产业、相关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而提高时,纵向分离程度也会随着提高。实证的结果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的地理集中,可以降低厂商在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进而提高交易效率与产业纵向分离程度。  相似文献   

5.
6.
基于聚集经济的产业集群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扩大产业集群规模,我国地方政府竞相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极力降低企业的准入门槛.从理论上看,上述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本文在分析集群企业成本和市场均衡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集群规模的两种方法,认为提高聚集经济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企业竞争优势的产业组织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竞争优势是产业组织研究的永恒主题,产业组织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简单外部来源.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企业竞争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产业聚集、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的产业组织态势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企业和政府不能一味地强调企业能力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还必须重视企业竞争优势的产业组织来源,从企业核心能力和产业组织两方面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李本成 《经济师》2007,(2):129-1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发展速度回落,弱点和缺陷凸现。文章分折了民营企业发展之出路———产业聚集,实现产业聚集产生的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和社会效益,实行产业聚集可采取的几种经济形式。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将会全面实行对外开放。就我国IT产业来说,加入WTO既会带来机遇,又会带来挑战。为了应对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应当在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科学的IT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国家风险投资基金和培育有效竞争的IT产业运行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来推动我国IT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赖林美 《时代经贸》2012,(12):70-71
浦城充分发挥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福建北大门的区位优势,抓住发展海西绿色腹地的机遇,以服从、服务于闽北山区经济建设的总体战略为目标,合理确定适合浦城的主导产业,集中财力、物力,培育强有力的工业经济增长点,以工业园区为主线,联合荣华山产业组团,努力发展规模企业,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型企业发展,提升县域工业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开放条件下的产业升级与集聚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如今已经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转型期.能否实现有效的产业升级,是事关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笔者首先讨论了主动发展战略性产业部门和政府促进政策的必要性,以及比较优势产业与战略性产业的潜在内在联系.这种联系的核心在于合理、适度的发挥比较优势有助于战略性部门整合和积累方方面面的发展要素优势,而其中"开放条件"又是关键的一环.然而,这与简单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又有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分析了产业聚集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区位决策的影响机制;其次应用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简称SIP)统计数据,采用Granger分析法对IT产业聚集与FDI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随后同样以SIP为例,较详尽地讨论了政府在产业聚集中的作用;最后,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培育我国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的机理分析与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拓展了比较优势概念的内涵,从理论上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恪守静态比较优势之下的分工锁定机制和培育动态比较优势的内在机理,从实证上揭示了我国在分享全球化利益的同时,在一定程度具有固化分工的特征,得出了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恶化、收入贸易条件被严重高估,导致企业效益差、收入增长缓慢、贸易摩擦增加、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一系列矛盾的结论;并剖析了制约我国动态比较优势形成的制约因素。报告分析了我国迈向中上收入阶段过程中,快速变化的比较优势因素和我国比较优势行业变化特征,结合不同类型行业比较优势的阶段性变化,提出了培育我国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美岭 《财经研究》2016,(10):179-189
近代中国工业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但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区位分布也出现了由口岸及沿海集聚向内陆扩散的现象。文章利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工业调查数据,从区位优势与产业集聚效应的角度实证考察了近代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原因。研究表明,不但贸易优势对地区工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产业集聚效应也是影响工业发展与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因为地区商品贸易的发展可以为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并提高劳动者收入及地区购买力水平,所以发达的贸易可以成为地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并吸引企业的进入与集聚,从而促进工业发展。然而,产业的过度集聚也会降低工业的区位优势,促使产业向集聚区外扩散。文章的结论可以为当今中国合理引导产业转移与平衡发展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产业竞争优势的强弱是决定产业安全程度的关键。本文通过研究产业安全及评价体系,以及我国产业安全的现状研究,针对目前我国主要的产安全问题提出了在产业竞争优势背景下实现产业安全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中国出口结构变迁的数据分析后得到三个发现:一是作为全球劳动力最丰富的国家,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出口比重快速下降。二是出口结构不断转向包含更多人力资本的技术类产品,表明劳动力要素禀赋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三是制造业中的资本密集型工业的出口竞争力还很弱,预示着提升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是未来出口结构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今年2月17、18日,《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和《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相继以粤府〔2005〕15号文和粤府办〔2005〕15号文的形式下发,这标志着我省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两大规范性文件已正式出台。《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围绕把我省建设成为世界重要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编制了电子信息、电器机械(机械、家电)、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造纸、医药、汽车等九大产业共10个行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工作着眼点…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县始终坚持“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的理念,立足县情,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工业,取得显著成效。2004年全县实现工业销售产值77.66亿元,比2002年的43.67亿增长了78%。与此同时,千岛湖的天空依然蔚蓝,湖水依然清澈,群山依然翠绿,走出了一条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相协调的新路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资源及政策优势.加快黑龙江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建设,笔者通过对黑龙江省林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过程的调查与了解,较多地掌握了林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情况.并从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产业共享:塑造产业群体竞争优势的新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dustrial Commons是新出现的概念,目前在国内被译为“产业公地”,不过译为“产业共享”更为贴切.产业共享是支撑相关产业群体共同发展并为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的体系,包括支撑产业群体共同发展的能力、资源、生产体系、产业基础设施等.产业共享是种客观存在,具有强劲的溢出效应和某些网络效应,可以促进产业群体的合作发展,也是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可以成为塑造产业群体竞争优势的新利器,美国政府将其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产业共享本身需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关键利益相关方集体行动,而公私合作可以有效治理产业共享.我国产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需要高度重视产业共享,可依托产业集群和产业平台强化产业共享,并围绕特定产业共享制定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