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河西走廊依托于祁连山脉冰川融水以及丰富的光照资源,为其发展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近年来河西走廊地区由传统灌溉农业向特色农业发展迅速,但由于长期以来的自然灾害频发,水资源总量不足、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差、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增加,加之政策引导与利益驱动机制不健全、农产品竞争机制尚不完善,使得河西走廊地区农业发展转型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2.
概况甘肃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沙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风沙灾害频繁严重。沙漠及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黄河以西的河西走廊及白银市的景泰县等20个县(市、区)。据调查其总面积为3.06万平方公里,其中属各地质时期形成的沙漠1.74万平...  相似文献   

3.
千里河西,巍巍祁连. 绵亘不绝的祁连山,位于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孕育着大面积的水源涵养林,历来被誉为“绿色保姆”和“高山水库”,它是黑河、疏勒河、石羊河三大内陆河的发源地. 水从祁连来.祁连山上茂密的森林涵养了冰川雪峰,祁连山中发育的河流和流淌下来的冰川融水,滋润、灌溉着河西大地,为河西走廊绿洲和北部荒漠地区提供了稳定的水资源.一条条河流造就了绿洲,一个个绿洲连缀成了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维系了一条伟大的丝绸之路.这是祁连山的伟大功勋.河西绿洲之所以存在,丝绸之路之所以存在,全赖祁连山.假如没有祁连山,河西走廊将是一片荒漠.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甘肃省河西走廊武威市以西约有人口350余万,各城镇呈点式相间分布于沙漠、戈壁之中,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与柴达木盆地一样,被人们誉为“翰海之洲”,是甘肃省的商品粮食基地,也被列为国家近期重点农业开发区之一。该地位于祁连山北麓,呈第四纪冲洪积戈壁带地貌,海拔高度1400—2200米,  相似文献   

5.
柳鹏  张小平  李宏 《发展》2009,(9):28-29
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武威市北部,是位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之间的一片绿洲。近年来,由于石羊河流域上游来水逐年减少等自然因素和人口增多、保护不当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全县荒漠化面积已达到95%,在绿洲的最北端,两大沙漠已经“握手”。严重的生态危机正在威胁着民勤30万人民的生存.危及着武威市乃至整个河西走廊和甘肃省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窦贤 《西部论丛》2004,(9):12-16
《甘肃省土地资源遥感调查》发现,甘肃省境内77.8%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平原及河谷川地仅占22.2%。在甘肃省境内的黄河以东,大部分地区被黄土覆盖,丘陵山地多,水土流失严重:在黄河以西,南部为地势高耸的祁连山、阿尔金山脉,北部为断续的剥蚀山地,中部为长达千余公里的河西走廊,地势平坦,荒漠和绿洲相间分布。对照甘肃省的国土面积,全省的国土利用率只有56.2%。在其余的未利用土地中,有将近80%为戈壁沙漠等难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7.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区亟待立法管理·李春光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林是我省千里河西走廊的绿色屏障,是河西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根本保障。祁连山森林的兴衰枯荣,直接影响着河西商品粮基地的存亡,是河西经济、绿洲生态农业的命脉,它左右着河西经济繁荣,民族...  相似文献   

8.
马新荣 《发展》2008,(9):35-36
甘肃省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地处石羊河流域最下游,东、北、西三面环沙境内气候十燥,风大沙多,水资源十分匮乏,农业生产自古以来以水论而不以土论,属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由于自然条件的急剧逆转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绿洲荒漠化危机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9.
新疆土地面积166.49万Km2,天然绿洲面积7.38万Km2,人工绿洲面积6.19万Km2,绿洲总面积为13.57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15%。绿洲作为新疆各族人民集聚繁衍的区域,为其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要使绿洲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其前提是保证绿洲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随着绿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排放在自然环境中的工业污染物越来越多,造成绿洲自然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河西地形狭长,气候环境独特,加上来自祁连山的丰沛水源,使得这条走廊既有利于原始农业的孕育,也便于牧业的发展。从考古资料看,河西地区的原始农业文明要早于牧业,牧业文明是由原始农业文明转化而来的。较早的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以农为主,兼事畜牧,至马厂文化、齐家文化时期开始由农向牧转化。延及四坝文化,已成为典型的牧业文化,以牧为主,兼营农业、狩猎业与采集业,形成多种产业并存的生业方式。后来,分布于河西走廊西部的骟马文化和河西东部的沙井文化,尽管都是外来的,并非土著,但都保持了与齐家文化、四坝文化相同的以牧为主的生业特点,均为定居的畜牧业而非通常所谓的游牧。这种状况的形成,乃受河西走廊自然条件的限制所致,同时也是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河西地形狭长,气候环境独特,加上来自祁连山的丰沛水源,使得这条走廊既有利于原始农业的孕育,也便于牧业的发展。从考古资料看,河西地区的原始农业文明要早于牧业,牧业文明是由原始农业文明转化而来的。较早的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以农为主,兼事畜牧,至马厂文化、齐家文化时期开始由农向牧转化。延及四坝文化,已成为典型的牧业文化,以牧为主,兼营农业、狩猎业与采集业,形成多种产业并存的生业方式。后来,分布于河西走廊西部的骟马文化和河西东部的沙井文化,尽管都是外来的,并非土著,但都保持了与齐家文化、四坝文化相同的以牧为主的生业特点,均为定居的畜牧业而非通常所谓的游牧。这种状况的形成,乃受河西走廊自然条件的限制所致,同时也是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柳民  陈崇贵  李宏  颉鹏 《发展》2005,(3):69-70
甘肃省临泽县是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一个农业县。千百年来,被戈壁沙漠包围的1.87万公顷绿洲耕地是临泽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以粮为纲的时代,临泽人曾为河西乃至全省农业探索出了一些好的路子和模式,创造了不少的典型。现在,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针对生态脆弱、自然条件严酷、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的基本县情,临泽人审时度势,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从制种出发,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县(市、区)第23位。2003年,全县GDP达到了10.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750万元,第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39:36: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35元。临泽县已成为全省主要的玉米杂交种子生产基地、番茄制品加工基地和柠檬酸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3.
课题组 《发展》2021,(3):12-19
河西走廊地处丝绸之路咽喉要道,是国家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遏制风沙危害的战略前沿,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挡风墒”.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无序开垦等原因,该地区荒漠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国家和省上加大了对河西走廊的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荒漠化和土地沙化问题依然严峻,防...  相似文献   

14.
由于水资源的长期过度开采,不仅使河西走廊地区在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面临巨大压力,也使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上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河西走廊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甘肃地处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处,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全省辖14个地州市,87个县市区,国土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2002年底总人口为2592.58万人,包括汉、回、藏、蒙古、裕固、东乡、保安等45个民族,其中东乡、裕固、保安族为甘肃特有民族。全省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海拔最低500米,最高近5000米。滚滚黄河为甘肃提供了丰富的水电资源,祁连山的积雪浇灌着河西走廊千里沃野;陇东黄土高原富饶辽阔:陇中地区土地广袤,陇南山区气候温和,稻谷飘香,甘南,祁连山草原丰茂,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一、河西内陆河概况“河西内陆河区”是我国八大内陆河区之一 (二级区 ) ,其范围东起贺兰山、乌鞘岭 ,西至甘新交界 ,南自祁连山分水岭 ,北达中蒙边境 ;土地总面积 48 83万 ,比甘肃省还大。行政区划包括青海省海西、海北两自治州 ,甘肃省酒泉、张掖、武威三地区及嘉峪关、金昌两省辖市 ,内蒙古阿拉善盟 ,共 30个市县旗。主要的河流水系集中在祁连山与河西走廊 ,自西向东依次为疏勒河水系、黑河水系、石羊河水系 ,三大水系河川径流量为 6 8 4亿 。河西走廊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一段 ,位于祁连山与走廊北山 (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 )之间 ,是一狭长的带状高平原 ,东起乌鞘岭 ,西至甘新交界 ,长约 1 2 0 0 ,宽 2 0~ 50 ,海拔 1 0 0 0~2 2 0 0m。走廊地带地势平坦 ,土地资源丰富 ,但大部为戈壁、荒漠、低山残丘及少量沙漠。这里气候干热 ,属温带和暖温带荒漠性气候 ,降雨稀少 ,在 1 0 0 以下 ,而蒸发强烈 ,在 2 0 0 0 以上 ,相对湿度45~ 50 %。光热资源丰富 ,气温日差较大 ,年平均气温高 (5℃~ 1 0℃ ) ,日照时间长 (30 0 0...  相似文献   

17.
欠发达地区的划分与界定目前省内没有统一的标准。浙江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不仅地区之间存在发展差异,地市范围内部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发展差异。以县(市)为单位对全省欠发达地区进行初步界定,全省欠发达县市共24个,约占全省县市总数的38%;欠发达地区陆地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7.6%;人口总数达1034万,占全省的23.3%。从空间分布来看,浙江欠发达地区具有以下特征:(1)主要分布于浙西南地区。(2)主要分布于山区,并受所处山脉影响而联结成片。(3)山区性质  相似文献   

18.
吴平 《发展》2006,(6):25-26
(一)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我国荒漠化面积已达262万km^2,比解放初期的126万km^2增加了1倍多,主要集中在北方,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7%。甘肃省又是我国荒漠化大省之一,荒漠化面积已达28.3万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2.3%。其中风蚀型荒漠化面积14.37万km^2,水蚀型12.54万km^2,盐渍化型1.4万km^2,所涉及范围包括河西走廊、兰州、白银、庆阳、定西等11个市州的38个县(市、区),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亿元,间接损失16~64亿元。另外,草原荒漠化也在加速扩大。河西地区草原总面积13.68万km^2,其中荒漠化面积已达8.25万km^2,并以每年6%~10%的速度扩展。荒漠化的危害不仅直接使当地人民无法生存,甚至还严重威胁到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区域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黑河告急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也是甘肃省河西走廊最大的内陆河系。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穿越河西走廊、临泽、高台等绿洲,最终汇入内蒙古额济纳旗的居延海。黑河,跨越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全长821千米,流域面积达13万平方千米,流域水资源总量28.1亿立方米。有着三千余年历史的黑河,曾经滋养着张掖绿洲及内蒙古额济纳旗大草原数十万平方千米的沃土,使这里成为物华丰茂的农牧主产区。这里曾是湖泊连片,水光潋滟;这里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这里曾经鸟飞鱼游……而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面对黑河,却再也寻找不到那如茵的绿洲,耳边一阵紧似一…  相似文献   

20.
汉唐河西农业开发得失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河西归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河西,并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屯垦经营,河西经济因此有了长足发展。历代王朝对河西进行大规模屯垦经营固然与河西走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为了巩固边防、稳定统治。也就是说,历代王朝对河西的农业经营是消极的、从属于政治形势和军事斗争需要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早在先秦时期,在我国西,北地区就居住着众多的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经常深入中原农耕地区进行骚扰,抢掠,对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