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机具购置补贴作为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2004年实施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拉动了农机工业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取得了“一举多得”的好效果。2008年12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决定,2009年大幅度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央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0亿元。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要求,  相似文献   

2.
2012年吉水县获得国家和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指标1100万元,补贴各种农机具4800台套。从2005年到2012年的8年中,吉水县累计获得国家和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指标约4000万元,补贴了2.8万台套农机具,带动了农民近1亿多元的农机投资,极大的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了农机在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为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补出了吉水县农村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一季度全国的农机市场形势呈现购销两旺的良好开局。这主要得益于中央一系列惠农、支农重大政策的出台,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政府扶持种粮大户,土地相对集中,农业机械由小型向大型发展;扶持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培育农业机械化发展主体,组织农机跨区作业,大大提高了大型农机具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农民投资大中型农机具热情高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的实施,政府加大对农民购买农机补贴,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热情。农机行业为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服务,呈现高速、健康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姜秀权 《农机市场》2009,(12):43-43
近年来,在国家惠农政策和农机购置补贴的鼓励下,农民购置、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对促进我国农机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机市场》2007,(11):27-29
制约农机工业发展的问题 一、对农机工业的重要性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农机工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对象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农村和8亿农民。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的政策,强有力地推动了农机化和农业工业快速发展。党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业发展日趋专业化、市场化,为了更好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需推进农机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农机合作社,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开伦 《农机市场》2004,(12):22-24
今年,为恢复发展粮食生产,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农民购置农机具实行直接补贴首次列人了扶持政策范围。这将给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注人强大动力。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课题。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后,农村市场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农机生产、销售厂商如何针对新的形势研究实施自己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农机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形式,也是新时期加快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农机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经营,可充分发挥大型农业机械、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农机合作社通过农业劳动者与先进生产工具的有效组合,为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建立了有效的组织机制,必将有力地推动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农村经济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新疆各级农机部门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大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强化农机化市场监管,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质量水平,极大地推动了新疆农业机械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月14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农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精神。《意见》通过三大方面共十二条的阐述,明确提出了加快农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以达到方便农民购买、维修、使用农机,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8月,工信部公告了《农机工业发展政策》(以下简称《政策》)。目的在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更好地发挥我国农机工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竞争有序、发展协调、增长持续的现代农机工业,满足我国现代化农业对农机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柳叶 《农机市场》2011,(4):16-18
从2004年伊始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改变了国内农机行业自然发展的进程,实施七年来中国农业机械化格局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04-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4.7亿元,带动地方和农民投入约1187亿元,补贴购置农机具1108万台(套),受益农户达到925万户。  相似文献   

13.
龚中  陈部阳 《农机市场》2010,(11):14-15
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购置农业机械实行政策补贴,一方面是为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2003年以来,国家农机补贴资金逐年加大,有利于拉动农村内需、带动农机工业及农机服务业发展。因此,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7月5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在人们期盼下出台。五部分二十二项内容7300多字,字字如玉。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中央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农机产业的发展再次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恩宠。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委、市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今年由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资金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农机服务组织(以下称补贴对象)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政策。补贴的标准为:按照农机具单价的15%予以补贴,单台机具最高补贴额不超过2万元。为了保障此  相似文献   

16.
农机购置补贴能激发农民购机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但需理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与农机推广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的发展越来越高度依赖机械化.为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劳动过程机械化这一重大历史性命题.但是,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着农民购不起、农机具利用率低和使用不经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难推进、农机作业耗能高和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机市场》2004,(3):15-17
2003年是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工作蓬勃发展的一年,各地农机投诉站如雨后春笋般陆续成立,到目前为止,共有省、市、县级农机投诉站681个,其中省级以上投诉站26个,地级75个,县级580个,全国性的农机投诉网络已基本形成,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对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的需求。各地农机投诉站依法搞好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工作,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减少农民经济损失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2003年全国农机产品质量投诉情况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是今后10年农机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中国农机化和农机工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农机作业合作社农机具选型会4月1~3日在省汽车农机大市场举行。来自黑河、大庆两市所属各县农业发展办公室、农机局及82个农机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及机手250余人,认真参观挑选自己所需的农机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