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7 毫秒
1.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不同复杂程度的障碍物环境分别采用传统算法和智能化算法进行控制.针对环境简单、障碍物较少且分散的情况,使用人工势场法进行局部路径规划.当环境复杂、障碍物数量较多且密集时,采用蚁群算法进行路径规划.首先使用栅格法对全局环境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模拟蚂蚁群体觅食过程,通过多次信息交流和数据更新最终在全局环境中规划出一条最优路径.在蚁群算法的模拟实验中,通过大量对比实验和仿真结果确定最佳组合参数设置,然后将这组参数用在不同的障碍物环境进行实验,均得出了最优路径.结果证实人工势场法和蚁群算法分别用于较简单和较复杂的路径规划环境是可行的且参数选取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卢冰原  程八一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1):147-149
文章研究了以最小化制造跨度为目标的,具有模糊加工时间的车问作业计划问题。针对该问题,采用三角模糊数来表征时间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问题目标函数。之后给出了一种混合蚁群求解算法,将模拟退火算法的全局优化特性嵌入蚁群算法来避免局部最优的问题。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突发事件而引起的应急调度目的是为了保证所需资源尽早到达和突发事件损失最小化,本文提出用蚁群算法作为一种智能优化算法来计算出最佳路线。文章概述了蚁群算法,介绍了蚁群优化算法基本流程,评价了它的效果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工期-成本优化问题是进行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本质上属于一类多目标优化问题。文章结合解决复杂组合优化问题的新型启发式算法——蚁群算法(ACO)对工期成本问题提出了确定的解决框架。通过将工期-成本问题转换为旅行商(TSP)问题,与自适应权重方法(MAWA)相结合,ACO算法不仅可以找到最优解,还可以得到问题的帕雷托前沿。对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提供充分的信息,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玲  任苏灵 《科技和产业》2024,24(5):111-119
为解决传统单一的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RIMA)和指数平滑(ES)预测原油价格(以布伦特原油为例)误差较大,难以精确地预测序列非线性特征的问题,提出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RIMA)-指数平滑(ES)-随机森林(RF)组合预测方法。目前虽已有大量的原油价格预测模型,但还未有文献利用随机森林组合传统时间序列模型对原油价格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蚁群算法(ACO)对随机森林的重要参数(树的数量及根的深度)进行智能搜索,将随机森林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反馈给蚁群进行信息素的实时更新,输出使得组合模型预测精度最高的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蚁群优化参数后的组合随机森林模型能更好地预测布伦特原油价格的趋势,预测精度均方根误差(RMSE)从1.15降低至0.88,减少了0.27;平均相对误差从1.10%降低至0.86%,降低了0.24%,预测精度较以往的原油价格预测模型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蚁群算法是由意大利学者M.Dorigo提出的一种仿生学算法。文章论述了蚁群算法的发展状况、基本原理和特点及其改进方法,为蚁群算法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了符合实际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综合考虑模型结构,提出了混合单亲遗传-蚁群算法。该算法先通过单亲遗传算法求得问题的较优解,据此转换为蚁群算法的初始信息素分布值;用蚁群算法进行最终求解。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印刷电路板(PCB)上插接端子时,为减少设备空转,提高设备利用率,针对不同种类的端子,提出贪心算法(GA)和蚁群算法(ACO)相结合的优化算法,对插接机头的行走路径优化。此路径优化属多项式复杂程度的非确定性问题,文章针对问题复杂度随指数规模增大的特点,先化全局问题为局部问题,在非同类端子间用贪心算法,再在同种类端子间用蚂蚁算法,从而得到近似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9.
随着企业间分工与协作关系的不断深化,供应链管理中的供应商选择问题成为企业决策的难点.本文通过对评价指标的选取,建立了多目标条件下的供应商选择问题模型,运用蚁群算法求解问题模型.对算法中信息素的更新规则进行改进,使得改进后的蚁群算法在求解供应商选择问题模型时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除冰车辆调度是飞机除冰作业中的一项核心任务。为了使除冰效率更高,本文对机场除冰车辆调度问题进行研究,考虑飞机的机型,除冰液类型,航班的重要程度以及除冰车需要满足的时间窗,以最小化飞机的除冰成本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并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优化求解该模型。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电力计量装置是供电企业正常作业的基本条件,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计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用户和电力企业的利益。若电力计量装置出现异常,尤其是负误差超差,将直接导致供电公司利益受损,严重的可能导致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文章利用组合优化后的灰色模型建立用户负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GM(1,1)建立用户负荷预测模型,然后利用马尔科夫链对GM(1,1)的预测结果进行优化,接着利用蚁群算法对优化后的灰色模型进行再度优化,建立组合优化的灰色模型。最后建立负荷阈值模型,将台区所测得用户负荷值与负荷阈值进行对比,若该用户负荷值在负荷阈值范围内,则认为电能表正常;反之则认为电能表异常,列为"潜在异常对象";实例证明组合优化的灰色模型在异常电能表查找中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日趋严重,公共交通成为解决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文章提出了以社会总出行时间最小、污染排放量最低、乘客直达率最大、线网日均满载率最大、公交企业年收益率最大以及线网效率最大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城市公交网络优化模型,并运用遗传蚁群混合算法对模型进行计算,大大降低了模型的求解时间。  相似文献   

13.
群集智能是现今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课题,本文介绍了蚁群算法的原理及求解TSP问题的具体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14.
张雪 《科技和产业》2010,10(1):86-88
基于基本的TSP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含有资源使用周期问题的类TSP问题的资源配送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给出求解思路,并将蚁群算法应用到类TSP问题的资源配送问题的求解过程当中。最后本文把以上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以阜新市太平区为例,为该区选取了五洲御景园作为最佳的桶装矿泉水配送站。  相似文献   

15.
运输是物流活动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物流的核心环节.运输的路径优化是物流运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运输在物流中的重要性以及优化运输环节进行物流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阐述了Dijkstra算法的基本思路以及求解运输最短路径的具体步骤,通过Dijkstra算法找出运输中的最短路径,进而减短运输距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邵美晨 《科技和产业》2023,23(10):196-201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动脉,而其中车辆路径问题与配送中心选址分配问题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子课题。为了提高物流效率,解决多阶段配送选址问题,以降低运输时间、运输成本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多循环物流选址-运输路径优化数学模型。采用NSGA Ⅱ算法结合计算机编程求解双目标的优化问题,解决了车辆选择、备选中心选取、路线选择等问题,通过题库部分数据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时间和成本是无法同时达到最优的帕累托解集,决策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更适合自身需求的选址-运输路径配送方案。  相似文献   

17.
高校的排课处理、选课处理都是典型的NP完全组合优化问题.本文根据选修课程问题的特性,以选课结果的优化处理为目标,对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改进,利用优化的数据结构和初始解提高运算速度,建立了带性能约束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据此实现了处理程序,并证明改进后的算法能显著提高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8.
刘一丁 《魅力中国》2010,(14):114-115
无功补偿是保障电网电压和电力系统变电站经济运行的必备条件之一。无功功率不足会导致电网电压波动发生畸变,系统的输电功率因数降低。不稳定的电压会影响系统整体供电质量,损坏对无功较敏感的贵重用电设备,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系统电压崩溃瓦解,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针对无功不足带来的危害,介绍相应的无功补偿设备,结合蚁群算法探讨电网电压调整和无功补偿最优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王冬旭  于佳斌 《科技和产业》2023,23(10):207-212
为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将基本粒子群算法、改进粒子群法、动态调整惯性权重的粒子群(IDWPSO)算法进行对比。表明相较于其它两种算法IDWPSO算法在收敛速度与精度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建立以运行成本和环保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冷热电联供CCHP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系统模型,并采用IDWPSO算法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系统负荷与约束条件下,IDWPSO算法优化后的系统综合成本有所降低,对CCHP系统优化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自动布线问题",首先针对单层平面内通道自动布线问题使用A*算法,发现上下引脚连接线路发生路径冲突时,单通道自动布线问题无解.对多层数电路通道自动布线使用Floyd算法建模,分别对每层线路进行优化.构建基于遗传算法的A*目标函数最优化自动布线模型,来解决三维空间结构优化、系统整体布线距离优化以及金属线与通孔寄生电阻最小化问题.之后使用样本测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提出新的解决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