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纪末的今天 ,中国经济又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随着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的签订 ,中国在漫漫“入世”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到目前为止 ,中国已与日本、澳大利亚等12个世贸组织成员国结束了谈判 ,接下来还要与欧盟等世贸成员进行双边入世谈判。中美之间协议的签定 ,无疑为中国早日“入世”铺平了道路。对于中美双边协议的签署 ,社会各界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认为这次谈判取得了“双赢”的成果 ,美国白宫经济政策顾问斯珀林更是形容这个协议为“三赢”协议。协议的签署不仅使中美双方都从中受益 ,而且对于促进世界经…  相似文献   

2.
透视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在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后仍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意在牵制中国经济。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不符合WTO规则。“设限”的背后,是要挟中国在对美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等方面对美做出更大的让步。在竞争中谋合作,在博弈中求双赢,在相容中共发展,是中美纺织品贸易未来发展的理性和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美贸易逆差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美两国产业结构和资源状况的互补性很强,发展中美经贸合作能够实现互利双赢的目标。造成目前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美之间在贸易问题上产生分歧甚至发生纠纷也是正常的。只要双方采取建设性的态度,不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加以协调,中美之间就能避免造成两败俱伤的贸易战,使中美经贸关系的良好势头得以保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魏建国 《新经济》2014,(10):60-61
基辛格博士在2011年我们召开的全球智库会议上讲了这样一段话:“当初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时候,这个过程是和平的,今后中国代替美国我想这个过程也是和平的.但是长期的.”中美两国当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大国,在政治和外交上,中美外交已经成为中国外交最大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在中美达成双边协议前夕,江泽民主席就向克林顿强调,要从战略高度来处理中美关系,双方应本着平等互利、互谅互让的精神,争取“双赢”的谈判结果。在从去年11月10日开始进行的为期6天的中美谈判中,我谈判代表团坚持原则、策略灵活、把握时机,坚决顶回了美方的高要价,同时也在我可承受的范围内作了一些让步,最终达成了双边协议,实现了“双赢”的结果。从美国方面说,中国是全球最有潜力的大市场,不可能无视中国的发展,需要加强中美关系,希望得到经济实惠。去年5月8日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中国果断决定中止与美关于我加入WTO的谈判后,美国内各界纷纷指责克林顿政府丧失与中国政府签署双边协议的机遇,强烈要求美政府尽快恢复与我双边谈判。克林顿总统从去年5月中旬以来,从美自身战略和经济利益考虑,多次写信、打电话给江泽民主席,表示希望尽快恢复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去年11月初,克林顿再次致信并打电话,表示美方希望尽快达成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双边协议。从中国方面来说,中美达成双边协议,是我国加入WTO的关键,将为中美双边经济交往和合作奠定一个稳定的基础,改善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外部环境。在具体谈判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6.
杭羡 《经济》1999,(12)
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双边协议。与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并肩签字的,是美国贸易代表查伦·巴尔舍夫斯基女士。 “巴尔舍夫斯基”这个名字,港台人译为“白茜芙”,听起来挺美。这位被克林顿誉  相似文献   

7.
在中美两国重开交往之门40周年和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伊始之际,胡锦涛主席对美进行国事访问,发表中美联合声明,为中美关系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动力,奠定了新基础。国际舆论认为,不仅中美实现双赢,而且世界获益。该声明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新时期达成的新成果,推进了两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本文仅就声明在中美经贸关系中首次提出的宏观经济政策合作,阐明它的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1986年中国提出“复关”申请开始,“复关”、“入世”就成了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大悬念。 随着中美协议、中欧协议的签署,这个悬念已经日渐明朗。 但还不能高枕无忧。中国迈进世贸组织大门,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在这扇大门的里面,还将有一系列的新悬念。  相似文献   

9.
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双赢协议后不久,中国一路绿灯与世贸组织的一些相关国家,特别是欧盟顺利达成了“入世”协议,可以说,中国离WTO的门槛己越来越近。“入世”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入世”会给中国一个经济神话吗?冷静思考,答案是否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中国任务艰巨“入世”后,中国的民族工业和长期受保护的传统产业将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一些农产品、第三产业产品和某些重要的工业产品如钢铁、石化、汽车、电信等产品都将在总量、品质上作出反映。中国需要熟悉国际经济游戏规则,需要根据严峻的市场形势进行产业…  相似文献   

10.
在中美企业投资与合作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近年来全球投资趋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增加,全球投资竞争加剧。中美两国投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为实现中美双向投资双赢,中美两国都应该努力改善各自的投资环境,中国企业赴美投资,要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背景进行深入了解,提前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两国产业结构和资源状况的互补性很强,发展中关经贸合作能够实现互利双赢的目标。造成目前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美之间在贸易问题上产生分歧甚至发生纠纷也是正常的。只要双方采取建设性的态度,不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加以协调,中关之间就能避免造成两败俱伤的贸易战,使中关经贸关系的良好势头得以保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秦榕蔓 《商周刊》2011,(3):20-23
给中美关系一个中长期的重新定位,中美之间需要的不是一种零和关系,而是能够寻找到尽可能多的双赢机会。  相似文献   

13.
赵素洁 《时代经贸》2008,6(2):167-168
“双赢”谈判理念是把谈判当作一个合作的过程,视谈判对手如伙伴,与对方共同寻找满足双方利益的方案,真正实现共好双赢。从发展趋势来看,“双赢”谈判无疑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尤其在处理商务谈判中的利益关系时,却存在着过分重视立场,对关系、利益重视不够、对潜在利益挖掘不充分等诸多问题。文章就商务谈判在把握利益时容易处理失当的几种关系进行了论述,从中探讨出实现“双赢”的谈判思路。  相似文献   

14.
于刃刚 《经济与管理》2007,21(10):95-96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经济融合程度逐渐加深,融合范围进一步扩大。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国必须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协作,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国家间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的互补性,获取“双赢”或“多赢”的经济合作利益。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两国之间的经济摩擦也不断出现。中美贸易摩擦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反倾销”、“知识产权”、“人民币升值”、“反补贴”四个方面,而产生摩擦的根本原因就是中美贸易不平衡。如何看待和解决中美贸易失衡已成为影响未来几年中关经贸关系乃至两国外交关系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同时,中美知识产权之争多次剑拔弩张,差点引发“贸易战”。中美知识产权之争已成为仅次于汇率问题的第二大问题,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影响与后果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7.
中美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前景可期,但短期内美对华政策并不会出现根本性转变,中关“战略互疑”将长期存在,特朗普“新经济”政策将对中美经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建议强化与特朗普政府的沟通与协调,将基础设施合作打造成“重头戏”,做好中美贸易摩擦应对预案并增强自身经济发展后劲,推动形成中关合作最大公约数,逐步画出中美利益最大同心圆.  相似文献   

18.
供应链企业竞合策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构建供应链的过程中 ,企业是基于合作博弈来选择合作伙伴的 ;而形成“双赢”的利益机制是供应链结构变迁和优化的动因。因此 ,国内企业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之一在于观念的转变 ,同一链条上的企业要强调的应是信任与合作 ,强调建立伙伴关系 ,强调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9.
美国拜登政府的政策微调为中美科技合作打开新的机会窗口,美国部分自由派智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中美科技合作新框架。对中美科技合作新框架进行了分析,并在其框架上延伸出技术“竞争性”和“公益性”的新评估维度,提出恢复中美创新与战略对话,重启原有合作机制;加强中美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合作;重点围绕全球气候变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等领域寻找双边合作契机;确保“挂钩”领域稳定合作,力争稳住优势领域等相关对策与建议,尽快推动构建平衡、可持续的新型中美科技关系,实现中美互惠共赢。  相似文献   

20.
当前,美国作为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我国的对外贸易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关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当前,在摩擦中谋求发展与双赢成为中美贸易的时代主题.本文以国际贸易中经典的H-O理论为基础,分析H-O理论模型下的中关贸易,对比现实情况,进而引出中美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