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全面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落实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改革决策。为确保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顺利进行,有必要澄清社会上的一些认识误区。一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仅鼓励投资创业,忽视了交易安全。实际上,此次改革不但没有忽视交易安全,而且创新了债权人长效保护机制。法乃公器。负责任的立法者必须公允对待公司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  相似文献   

2.
信用缺失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过程中,市场秩序久治不愈的病根。信用不但是一种交易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立的基准。如果信用严重缺失,严刑峻法也难以阻止普遍的对市场秩序的破坏。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要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并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提出"在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落实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让市场主体不断迸发新的活力。"1这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工商注册制度改革部署2、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3的贯彻和落实。一、法治是最大的制度红利小平同志曾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今天,  相似文献   

4.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这是国务院不断简政放权的一个缩影。一年多来,国务院已经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约占改革前行政审批项目总数的1/3。一系列简政放权的举措持续发力,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为人熟知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1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严进宽管"式的工商登记制度在公司监管实务中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病,特别是难以协调涉及公司准入及公司股权问题的诸多社会矛盾,越来越多的经济纠纷需要通过工商登记的制度设计予以解决。在社会普遍关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背景下,有必要将公司监管体系融入未来工商登记改革框架,为逐步完善公司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6.
"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先照后证"登记制度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社会创业热情具有积极意义,在新制度下需要对市场监管职责予以重新认定。文章结合"先证后照"和"先照后证"两种登记制度,对新登记制度下的无照经营问题进行了解读,辨析了工商机关对无照经营行为监管的责任边界。  相似文献   

7.
正一、改革工商登记制度,释放市场活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重要论断。这预示着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将以这一新论断为指导,加大简政放权和转变职能的力度,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行新的市场准入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等,无疑是实施这一改革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批准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行"先照后证"的商事登记思路;二是将实缴资本制改为认缴资本制;三是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笔者结合工商登记工作实际,特别是外资登记管理工作实际,就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完善商事登记改革的制度设计,谈些粗  相似文献   

9.
我国将以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代替实缴登记制是工商登记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把政府从之前的对公司实缴资本的具体督察者这一角色中解脱出来,从过去的政府监督转变为股东监督和社会监督,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繁荣与强盛。  相似文献   

10.
正6月20日,毕节市工商登记实行"先照后证"改革启动会议召开,标志着贵州省工商注册登记实行"先照后证"改革试点正式全面启动。"先照后证"作为继清理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之后国务院简政放权下发的第三道金牌令,涉及的内容更复杂、层次更深远、影响更广泛、震动更剧烈。一、深化"先照后证"认识,增强改革使命感"先照后证"作为实施工商登记便利化的又一举措,两年前广东深圳、佛山等地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以来,中央把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本轮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抓手。今年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决定进一步简政放权,促进创业就业,取消下放52项行政审批事项,将3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可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政府简政放权的重要切入口和突破点。从目前的改革推进情况看,进一步推进"先照后证"顺利进行已成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功与否的焦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12.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将实行了三十年的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使企业相关信息透明化。同时,建立公平规范的抽查制度,克服检查的随意性,提高政府管理的公平性和效能。文章通过分析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现行企业年检制度存在的种种不适应,有针对性地对新的企业年度报告制度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陕西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要求,率先出台《关于改革工商登记制度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意见》,在全省推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通过实行"先照后证"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放宽市场主体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等条件,简化登记注册程序,下放登记管辖权限,降低了创业门槛,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激发了民间投资创业热情,为陕西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对于市场规范管理工作来讲,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需要我们科学谋划,应对有方。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对市场规范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一)有利于破解商品交易市场无照经营难题在现行"先证后照"登记制度下,不少地方都把市场建筑物本身是否通过消防验收作为前置许可。但由于历史原因,相当一部分市场都存在消防验收不合格  相似文献   

15.
正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已在试点地区全面展开,改革的思路、重点和路径日益清晰和明确。这一制度未来在全国推行后,无疑会对现有的监管方式、监管机制和监管手段提出挑战。在研究和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时,应同步规划和构建工商监管新机制,以适应登记制度改革后的监管形势。一、防范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市场监管的潜在问题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减少前置审批,实行"先照后证";注册资本改原先的实缴制为认缴制;放宽经营范围、住所登记条件等。随着这些制度的改革,市场监管重点必然会发生转移,应注重防范以下三个方面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和成都市委市政府的"五大兴市战略",成都市工商局就"加快成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积极释放改革发展红利"课题开展研究,形成调研报告,供参考。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是推进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提出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将改革工商登记制度作为机构改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长汀县市场监管局大胆探索,提速放权,激发活力,进一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先行先试 积极推进各项制度改革 全面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行"先照后证登记制、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等9项改革,促进市场主体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2013年,我国商事登记改革工作正式被列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下称《方案》)。这是继2005年新《公司法》中商事登记制度调整后,又一次对工商登记制度的重大改革。本次改革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注册资本由实缴资本制向认缴资本制转化,工商登记程序由"先证后照"向"先照后证"转化,进一步放宽其他工商登记条件。商事登记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管理环节,如何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从制度上提高市场经济效率,给登记制度改革提出了重要课题。本文以商事登记制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天津市工商登记管理的经验与实际,就商事登记改革的实践路径展开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是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重大改革,也是涉及面最广、受惠群众最多、影响最深远的关键改革。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201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公司法》,为改革铺平法律道路。2014年2月,国务院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改革随即于3月1日开始在  相似文献   

20.
正实行年度报告制度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今年2月7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明确"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在此之前,深圳、上海、厦门等地试点开展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对年度报告制度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但是在实务操作中,年度报告制度仍然存在一些疑难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对若干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思考,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