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把杭州西湖区、上城区等六大中心城区作为城市旅游核心区,把萧山区、余杭区等7区(县、市)作为城市旅游边缘区,以旅游总收入、旅游总接待人次作为测度旅游发展空间差异的指标,用标准差和离差系数分别衡量了杭州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总收入与旅游总接待人次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并对差异形成的机制进行了分析。采用旅游相对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评价指数对杭州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相对发展水平及旅游产业地位空间差异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散点图分析了杭州旅游边缘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的空间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2.
国内城市旅游咨询中心大多照搬先进国家(地区)既有模式,与我国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实际情况不尽相符。杭州在借鉴旅游业发达国家(地区)经验基础上,创新城市旅游咨询中心发展模式,在建设过程中借助社会力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网络、电话、现场“三位一体”发展,网点建设与数据库后台开发并重;在运营管理中,通过制定服务标准、建立考核机制、加强人员培训等具体措施,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了城市旅游咨询中心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应完善发展机制,避免出现保护与开发不合理、旅游产品单一、管理体制不顺、利益冲突等问题。以南宁市中心历史街区为例,在发展现代旅游中应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综合保护机制、历史街区旅游复合系统旅游发展经营管理机制、历史街区旅游发展利益共赢的分配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4.
要实现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就需要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与运行机制设计。但目前学术界关于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及对策方面。本文对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其空间布局宜结合我国现行城镇布局体系,以不同等级的旅游中心地建设为核心,突出大城市在城乡统筹中的辐射和拉动作用,加快县城和小城镇中心地的建设,形成结构完善、功能互补的旅游中心地结构体系;同时,本文提出建立错位发展、旅游产业集聚、旅游产业链延伸、利益分配与协调、制度创新等运行机制来保障城乡旅游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会展业的发展带动了会展与商务旅游的繁荣。基于会展与商务旅游发展现状及人才供需情况,区域中心城市的高校应有计划地发展会展与商务旅游高等教育,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为地区会展经济、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研究多围绕高铁开通对旅游经济发展"有无"影响的基础上,观察到高铁网络化演变对城市经济地位和角色功能的影响,引入SNA网络中心性指标,结合DID模型进一步探究城市在高铁网络中的空间特征对旅游经济发展的"程度"影响.结果 表明:高铁开通对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产生的动态效应会随着高铁开通时间的推移变为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站建设和城市发展规模的差异均会影响高铁发挥旅游促进效应.其中,高铁站是始发站,或其与市区距离小于30km,则该城市开通高铁会产生旅游促进效应;而三线及以下小城市"交旅融合"的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产生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是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在高铁网络中占据较高的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交旅融合"的正确性与先导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城市编制高铁旅游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根据武汉市《关于建设国家旅游中心城市,推进全市旅游产业升级的意见》,到2016年,武汉市将建成国家旅游中心城市;到2020年,力争成为全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世界知名旅游城市,成为中部旅游集散地、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核心,这就必须实现武汉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并举。  相似文献   

8.
2014年上半年武汉市旅游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据福布斯中文网发布的资料显示,全国大中城市旅游的综合竞争力,北京、上海、广州分获前三,而武汉位居第十。武汉市由旅游过境地向目的地的地位转变,旅游服务品质不断提升,国家智慧旅游城市和标准化旅游城市的创建,为武汉市建设"国家旅游中心城市"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区域旅游合作与分工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区域的整合效应却未完全得以发挥。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之一是区域内的旅游城市并未在区域分析和竞争优势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自身发展战略,从而导致战略重叠。从旅游系统理论和区域经济学角度阐述了旅游通道、中心地和目的地的概念及它们在旅游地系统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厦门旅游发展为例,提出厦门在海西区域旅游中构建旅游中心地和通道的战略选择及其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开发城市旅游是目前国内外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方向。目前国内旅游城市,尤其是中小型的旅游城市普遍存在着城市旅游功能不完善,个性特色不突出的通病。作者运用城市旅游的驱动机制、吸引要素等基本原理,并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浙江省金华市为例,对中小型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功能的完善与个性体现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旅游集散中心是应对我国城市与区域旅游互动发展趋势而兴起的一种旅游空间组织模式。最初是专门便利城市旅游散客开展旅游的服务平台。随着城市与周边区域的旅游互动发展,旅游集散中心发挥着作为城市游客、居民向周边区域开展一日游的重要组织功能。1998年,旅游集散中心发端于上海。随之,许多城市借鉴上海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相继成立了旅游集散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的发展与布局受城市规模、旅游发展水平、区位与旅游吸引物等因素影响。中国城市所服务的旅游市场的特点不同,旅游集散中心的具体运作模式与经营效果也各不相同。旅游集散中心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如何实现旅游集散中心与公共交通职能的衔接和分工,是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城市旅游是旅游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城市旅游业是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中国的城市旅游发展存在一种盲目扩张的现象,部分城市想通过扩大旅游业的投入(如大量兴建五星级酒店)来获取更多的旅游产出(收入),衡量一个城市旅游投入与旅游产出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运用DEA模型对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旅游投入产出效率即城市旅游经营效率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引入修正系数的概念,以对不同区域的城市由于发展环境的不同造成的旅游产出的误差进行修正。最后,对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旅游业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3.
旅游形象定位与设计在城市旅游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对于指导城市旅游规划与开发、城市旅游产品设计等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论述城市旅游形象概念与定位的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湘潭市现有旅游资源特征、游客感知及周边城市竞争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湘潭旅游形象定位的战略构想,并对湘潭旅游形象进行了试定位。  相似文献   

14.
旅游城市环境容量分析--以济南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城市旅游发展迅速,客流大增导致旅游城市环境问题突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研究是其解决途径的关键。本文以济南市为例用定定分析的方法对旅游城市环境容量进行了分析测算,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SWOT方法,客观准确的分析了环太湖地区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四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充分发挥太湖生态旅游资源优势,进行科学规划,完善产品结构,打造精品旅游品牌,加强区域合作,加大宣传力度和人才培养等意见和建议,研究为政府有关部门和当地旅游经营者制定生态农业旅游业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发展理念的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宜居城市、宜游城市的概念逐渐被整合。首先探讨了宜居宜游城市的内涵,分析了宜居和宜游的双向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环境建设方面提出宜居宜游城市的构成:即人居环境、人文环境及旅游环境,只有三个方面的环境建设和谐统一,才能满足宜居宜游城市的发展目标,随后对宜居宜游的评价体系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评价体系和指标。最后,对制约宜居宜游城市的重点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宜游城市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旅游是当代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地区要实现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将景区开发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必须加快发展城市旅游。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城市旅游不仅具有客观必然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能性。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城市旅游必须以建设特色城市为出发点,优先发展旅游中心城市,加强区域内外城市间的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18.
传统旅游城市是中国旅游业的最早的屈起者和支柱城市。提出传统旅游城市的概念,分析其主要特征,指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总结提出传统旅游城市转型升级模式,以期为传统旅游城市走出发展困境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从国际旅游城市的个性特征出发,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主导驱动力量及耦合机制,提出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四种驱动模式。  相似文献   

20.
邮轮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的新趋势,研究港口城市邮轮旅游的竞争力,对明确邮轮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布局、洞悉各港口城市邮轮旅游发展的优劣势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港口城市邮轮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熵权-TOPS IS法的城市邮轮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对上海、天津、深圳等全国9大港口城市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比较各港口城市之间邮轮旅游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港口城市邮轮旅游竞争实力悬殊,为避免盲目竞争带来的资源浪费,应考虑城市间邮轮旅游的竞合关系,注意准确定位和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