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2002--2007年新疆十五个地区的分级投资有效性和历年投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从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两方面分析了非DEA有效单元存在的问题,通过DEA分级有效性研究,实现了对新疆各地区投资有效性的分级排序;同时对各区域投入产出效率的相对有效性进行了时间序列评价,从而揭示出各区域投资环境的发展状况。根据评价及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改善各地区投资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DEA分析的中国内地商业银行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一个应用比较广泛的评价相对有效的系统分析方法,通过对中国内地十家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益进行研究,选取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中几个有代表性的指标,综合运用Matlab求解线性规划软件和DEA有效性原理比较与分析了十家商业银行的规模有效性与技术有效性。得到的主要结论是: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从各个层面看,都是具有相对规模和技术有效性的。而其他各家银行存在着相对的低效率。 相似文献
3.
李变芳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7(4):36-43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利用DEAP2.1软件,根据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全国31个地区的旅游产业效率进行测度,并采用整体评价法和分组评价法两种方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产业效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各地区之间差异明显,高效率地区大都集中在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中、西部地区旅游产业效率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4.
中国碳排放效率区域差异性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IPCC(2006)以及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2007)的方法,估算了我国30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1997~201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碳排放效率的角度出发,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我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水平及其动态变化并进行相互比较。实证结果发现:我国碳排放效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缓慢,提升空间很大;从横向来看,各省市碳排放效率水平差距逐年增大,碳排放效率最高与最低之间的差额增大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6.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各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也存在差异。合理配置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意义重大。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分别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结构和资金投向结构两个角度,对京津沪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加大多元化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严格规范投资管理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7.
张鹏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5):8-12,83
利用2001—2009年浙江省工业行业数据,采用DEA分析方法,首先对不同行业投资效率的平均值进行观察,随后对每一年的投资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众多行业中烟草加工业效率最高,其他行业投资效率较低且存在投资过热和投资规模报酬递减的情景,分析结果揭示浙江省工业发展要从资源投入主导型转变为技术推动型,必须提高浙江省传统优势轻工业规模效率水平,对于技术效率过低的轻工业,必须加大技术创新的投资规模,以加强行业竞争能力;并且要进一步提高装备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效率,以控制重化工业的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8.
基于DEA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模型,对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典型公司的规模收益及其变动趋势,从而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基于数据分析基础上的依据,并对业绩较低的上市公司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生态效率指标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生态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将生态效率指标区分为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两个构面,建立了由资源效率指标与环境效率指标构成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采用我国2010年31个省市自治区截面数据,进行了区域生态效率的评价,揭示了我国区域生态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0.
科技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DE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2003年我国31个地区科技资源投入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来评价我国各地区的科技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技术有效性以及技术与规模的共同有效性,并结合结果对河北省的科技资源投入现状作出分析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区投资差距的变动在1980-2004年间呈倒“U”型:在1995年之前总体扩大,之后则不断缩小。东中西地带间的投资差距占总体投资差距的绝大部分,其变化趋势与总体投资差距一致,而东中西地带内的省际差距则呈缩小态势。国有投资的地区差距总体上呈明显缩小趋势,民间投资差距缓慢缩小,而外商投资则波动频繁且波幅较小。 相似文献
12.
中国资本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资本形成的来源,运用面板数据分析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四大地区之间的资本配置效率及其差异可以发现:当前从总体上看资本的区域配置效率是较低的,资本的跨地区流动尚无统计上的规律性。但按照大小分,中部、东部、东北和西部四大区域的资本配置呈依次递减现象。按照不同来源,自筹资金这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资本区域配置效率最为显著,具有较好的统计特性。其他资本,即银行贷款、外资、其他和预算,区域配置效率的统计特性并不显著,而且也呈依次递减现象。 相似文献
13.
非均衡增长中的FDI与中国区域投资布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商直接投资效率因素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而单纯数量因素的作用则呈不断弱化的趋势。因此,为了不断缩小FDI区域经济差距,就必须重视投资效率而不是投资数量的提高和扩大;加强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优化,改变一味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以1985-2000年的投资与GDP为样本,回归出国有投资的效率是4.503319,低于民间投资的效率6.297031。同时,国有投资的增量不能作为国民生产总值增量的解释变量,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反而成了国有投资的解释变量。这进一步说明了国有投资效率低于民间投资。因此,我国应对民间投资实行市场准入,允许民间投资进入国有投资领域,促使我国资本更多流向民间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15.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在1979-1999年20年间国家实施了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从而也导致了我国区域结构的失衡。以九五期间的数据为基础,对我国的经济区域结构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仲维庆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60-64
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提高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效率可以实现同等交通规模下交通综合运输能力的提高。选取不同交通方式的合理指标和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对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运行效率进行分析,通过效率变化情况说明区域交通运输主要构成方式之间的协调配合水平。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效率提高,可以减少交通对土地、能源和环境影响,实现区域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动态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动态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非平衡性、非线性等特征;按照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其DEA取值在全国的排序,可将我国各地区划分为三种类型: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发展匹配型、配置效率领先于经济发展型和配置效率滞后于经济发展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域差异变化轨迹及区域差异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常态,该文指出,现阶段中国的区域差异已超过了合理的区间,区域差异还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中国的区域差异不仅表现为区域间的差异,还表现为区域内部的差异,特别是西部地区内部的差异;不仅表现为绝对差异,还表现为相对差异;不仅表现为结果的差异,还表现为过程的差异,即要素投入规模和获取要素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构造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测评,比较了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与东部、东北、西部地区的发达省份的差距,然后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部六省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中部崛起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