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国际舆论围绕食品、玩具等行业对“中国制造”质量问题的质疑声虽已渐行渐弱,但国内企业家的反思却没有停止。12月22日,CCTV年度经济人物“网络峰会”聚集了来自各行业的知名企业家,再度对“中国制造”的未来与出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近年来有关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或“世界工厂”的讨论越来越多,全球范围内,“中国制造”到处安家落户。而与此同时,由于核心技术、设计的薄弱和自主品牌的缺位等原因造成的“代工”模式,使“中国制造”的获益微乎其微,这是目前“中国制造”面临的艰难困境。现实中.“中国制造”究竟面临着怎样的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是什么制约了“中国制造”?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走访了有“中国工艺毯之乡”和“中国桌椅之乡”之称的山东宁津县,在那里我们对“中国制造”所面临的问题有了诸多新的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企业研究报告》2005,(2):15-18
“中国制造”从“Z型链”到“L型链”解决了“中国制造”价值增值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将缓解“中国制造”资源紧缺对我国整体经济运行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但是,资源与能源问题只有放在全球化的框架中,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与能源,重视新能源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来,中国制造商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出口的食品不断因“质量问题”被查禁。对此,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日前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针对境外一些媒体对中国产品质量问题的夸大炒作,质检总局对相关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从检查的实际情况看,中国企业具有高度的质量责任意识,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是过硬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广受欢迎,中国产品质优价廉的品质赢得了不少海外消费者的欢心。但是,今年一些国家的媒体不顾事实真相,恶意炒作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造成了严重的误导,“中国制造”一度蒙冤受屈,一度被无故地受到奚落打击,在东盟,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也产生了疑义。为了促进东盟各国对“中国制造”的了解,近日,首届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南宁联合声明》,并就将在11月正式签署的中国-东盟《关于加强卫生与植物卫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美国等许多主流媒体大肆炒作“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以此“妖魔化”中国产品,以期达到实行贸易保护,丑化恶化中国的险恶用心。针对许多媒体违背真实的恶意炒作,最近,美国《华尔街日报》刊发专文,阐述他们对“中国制造”的客观评价。下面,我们将此文原文刊载,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经济学博士资深并购律师马光远日前表示。中国不可因为国际上的一点风吹草动就轻易放弃既定的“调结构,促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百年大计。陷入再一次“保增长”的政策误区。中国不必随美债危机“起舞”。他认为.目前中国除了应认真考虑持有的美国国债的安全问题之外。在宏观政策上没有必要对美债危机反应过  相似文献   

8.
“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包含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的关系,二是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如何把“中国制造”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引向有竞争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内成本上升正在削弱“中国制造”的价格竞争力,某些订单外流到了越南等其它后发发展中国家,甚至回流美国,中国制造面临20年来空前的双向挑战。但中国国内产业转移进程会延长许多产业在中国国内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出现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国内标准和周际标准之间存在现实差异有关,换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周内标准尚未很好地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然而,不管是“差异”还是“不接轨”,这种情况在逻辑上和事实上都并不必然表明“国内标准低于出口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上半年开始,世界媒体聚焦中国,聚焦遍及世界的“中国制造”。海外媒体几次对中国产品的恶炒,立即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中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滔天巨浪。  相似文献   

12.
杨宇时 《经营者》2006,(22):77-77
大概三四年前开始,国内对“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讨论甚嚣尘上。各个企业、广告公司、甚至各级政府均依此作出战略规划.大家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但大家对于“中国创造”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的,停留在一个感性的阶段,在理论基础上.没有深度的去挖掘。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世界不少国家的媒体,特别是美国的媒体,对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排山倒海”的炒作,一时间,“MADEINCHINA”(中国制造)成了有毒食品、有害商品的代名词。使中国的出口产品面临着一场严重的质量危机。  相似文献   

14.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制造的宠物食品被掺入氨基蝶呤、牙膏里面含有二甘醇、玩具火车表面涂有含铅漆、被细菌感染的抗生素、有缺陷的汽车轮胎,纷纷进入全球消费者的视野,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国制造的问题正变成所有国家的问题。如何改变“中国制造”的形象,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如何提升品牌溢价,如何未雨绸缪,都成业界讨论焦点。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家信息》2012,(6):21-30
编者按: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带动就业,积累外汇,可以说,没有“中国制造”就没有改革开放巨大的物质成就。然而,高速发展后,“中国制造”也暴露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制造不仅面临着价值链位置低端、没有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惊险一跃的老问题,而且又遭遇到劳动力老化、人口数量型红利...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议论房地产泡沫问题的文章不断出现报端。特别是今年里,有几个外国专家也参加了议论中国房地产泡沫的行列。他们提出了“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论”,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接近爆炸的边缘”、“将在数月内破裂”。这些论点,与国内持“不能判断我国房地产已经是泡沫经济”的论点针锋相对,使得议论很为热闹。  相似文献   

17.
远古时代的中国,对经济活动的记录、记量究竟源于何时,以何为标志,作为历史悠久,具有“文明古国”之称的中国。这种记录、记量活动又在何时,因何事被命名为“会计”,其含义又如何?会计学子们常常被这些问题所困扰。让我们回顾中国会计的发展史,对其作以释疑吧!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议论房地产泡沫问题的章不断出现报端。特别是今年里,有几个外国专家也参加了议论中国房地产泡沫的行列,有的还提出了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论”,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接近爆炸的边缘”、“将在数月内破裂”。这些论点,与国内持“不能判断我国房地产已经是泡沫经济”的论点针锋相对,使得议论很为热闹。  相似文献   

19.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人这种几千年的幻觉被鸦片战争击破,天朝从此开始向民族国家的转型。《制造中国》集中探讨了消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关系,也就是“中国制造”和“制造中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MADEA IN CHINA(中国制造)”这个简单的词汇,却承载着我国制造业几十年来的变化与发展——从陌生到熟悉,从价廉到物美,“中国制造”正在逐步被世界名地的消费者所喜欢,销售量高居第一。中国人完全有能力生产出优质产品,在本年度“质量月”到来之际,本刊记者分路对国内外的消费者和专家进行了采访,他们对国产品深信不疑。事实上,我国的很多企业,已经真正意识到“质量就是生命”的商业真谛,基于我国企业的实力,坚信他们能够受住考验并继续得到世界各国消费者的认同。 当然,“中国制造”也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随着各项措施的不断完善和落实,“中国制造”一定会真正成为优质产品的标志。[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