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医学生在应付方式的选择上,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和自责;不同性别医学生之间的应付方式在幻想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否独生子女之间的应付方式无统计学差异;城乡间医学生的应对方式在退避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专业之间,临床与护理间的应付方式在自责幻想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付方式与学习成绩存在显著相关。医学生应付方式与不同性别及城乡不同区域有关,应付方式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SCL—90量表和梁宝勇编制的《应付方式评定量表》为测量工具,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企业管理人员应付类型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SCL—90量表和梁宝勇编制的《应付方式评定量表》为测量工具,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企业管理人员应付类型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丛潜  丛征途 《中国市场》2011,(5):156-157,161
目的:评估医学院校大一学生自动思维及应付方式情况,了解其内在认知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应对模式。方法:采用自动思维问卷、应付方式问卷的方式对317名大一学生进行评估。结果:317名大一学生自动思维问卷得分为55.10±15.64,男女生无显著差异,p>0.05。应付方式问卷评估中,男生自责分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而求助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女生,p<0.01;其余分量表评分男女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一学生存在着类似的内在认知体验;而女生在不过度自责、积极寻求帮助等行为应付方式上较男生更为成熟。  相似文献   

5.
<正> 一、创建海外企业与收购海外当地企业是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两种最基本方式 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可以采用两种基本方式,即在东道国创立一个新的企业和收购东道国已经存在的企业。创建的新企业可以是由外国投资者投入全部资本、在东道国设立一个拥有全部控制权的独资企业,也可以是由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的投资者或第三  相似文献   

6.
姚国烜 《商业会计》2015,(3):81-83,114
机构投资者持股,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治理方式,已经在治理机制建设的新阶段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选取了2008-2011年4年中的沪市A股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区分了不同持股结构的机构投资者和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业绩与机构投资者持股结构有关;企业业绩与机构投资者的类型有关,其中集合理财、信托、QFII、阳光私募对公司业绩有正向影响,社保与财务公司的持股比例对企业业绩产生了比较重大的负向影响;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机构性指标与机构投资者种类型指标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7.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内部治理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芳 《财贸研究》2007,18(3):152-153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都会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通过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内部行动)来参与公司治理,即“用手投票”;二是通过公司控制权市场(外部行动)的争夺来参与公司治理,即“用脚投资”。但机构投资者是否会采取第一种方式要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汪忠等,2005)。现实中,机构投资者大多都是大股东,拥有公司大量的股权。因此,机构投资者往往与公司具有更加密切的利益关系。机构投资者(对于长期机构投资者来说更加如此)如果要实现自己在公司的利益,就必须积极参与对公司的治理。但是,机构投资者参与对公司的治理却存在巨大的尴尬;其参…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改革的加速,创业投资的方式不断增多,而风险投资也成为许多投资者发展首选的方式,本文分析风险投资的概念、起源以及运作模式,结合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新趋势,提出了以投资者与被投资者为角度的应对方式与改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大学生危机意识和心理应付方式的特点,认为面临危机事件时,形成适度的危机意识,采取合理的心理应付方式是一种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商》2016,(6)
<正>一、个人投资评价(一)风险偏好与承受能力分析根据对自身心理承受能力与未来预期经济能力的考虑,本人属于稳健型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适中。根据对自身能力情况的了解与近几年苏州企业对于研究生的待遇考虑分析,预计毕业后3年内平均每月工资5000元。因为家在苏州,短期无购房和购车压力。工作所领取的固定薪水,主要是应付日常开销,结余不多,因而选择小额的长期定额投资方式最为适合。每月从工资中拿出500元进行投资,即每月投资金额占  相似文献   

11.
一中东欧国家国有企业私有化方式概述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有多种方式,其中最常用的有3种,即直接出售、股票发行和发放凭证方式。直接出售方式是将国有企业的资产出售以获得相应的资金;国有资产可以出售给个人、公司或一些包括外国投资者在内的其他投资者,可以一次性整体出售,也可以部分出售。股票发行方式是将国有企业的股权通过股票首次公开发行的方式出售给众多的投资者,采  相似文献   

12.
孔庆蓉 《商场现代化》2005,(32):360-361
本文讨论了大学生危机意识和心理应付方式的特点,认为面临危机事件时,形成适度的危机意识,采取合理的心理应付方式是一种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机构投资者对于稳定资本市场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0-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通过影响企业风险性政策的方式参与企业公司治理,从而降低企业风险;在国有产权性质和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中,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与企业风险的负相关关系更强。因此,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是其发挥治理效应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完善治理结构时应该充分重视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松 《商业研究》2000,(11):128-130
由于发行人信息披露不充分、信息传播缺乏效率、投资者信息解读能力欠缺,我国证券市场发行者与投资者之间、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当务之急是采取完善公司股权结构、创新信息披露方式、发展机构投资者等有力措施,以此改进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按照中国证监会2000年10月8日发布《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来看,开放式基金主要有以下特点: (1)市场选择性强。如果基金业绩优良,投资者购买基金的资金流入会导致基金资产增加。而如果基金经营不善,投资者通过赎回基金的方式撤出资金,导致基金资产减少。由于规模较大的基金的整体运营成本并不比小规模基金的成本高,使得大规模的基金业绩更好,愿买它的人更多,规模也就更大。这种优胜劣汰的机制对基金管理人形成了直接的激励约束,充分体现良好的市场选择; (2)流动性好。基金管理人必须保持基金资产充分的流动性,以应付…  相似文献   

16.
对于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在尚未成熟的资本市场投资者更偏好股票股利,而在成熟的资本市场投资者则更偏好现金股利。在实践中,我国投资者更倾向于在股票领域获得股利,对相关股利政策的偏好顺序依次为股票股利、混合股利、现金股利;再融资行为能够抵消股利政策的一部分市场反应,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只有上市公司、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有效合作,合理选择融资方式和股利分配政策,才能真正稳定证券市场。从市场监管层面看,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上市公司投融资决策和股利分配政策,加大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审批和监管力度;从投资者层面看,应客观认知各种融资、再融资方式,以企业自身评估为依据,理性进行投资决策;从上市公司层面看,应立足企业实际能力,合理选择融资方式,以连续稳定的股利发放为原则转换融资方式、选择融资渠道,科学制定股利政策,最终使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在可持续发展的收益预期中稳定获益。  相似文献   

17.
普则 《大经贸》2003,(7):68-70
(接上期) 七、关于投资者缴付出资的规定 根据<并购规定>第九条的规定,投资者缴付出资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外国投资者股权并购境内公司后,企业需要增资;二是资产并购后,外国投资者除了向所设企业投入其购买的目标企业的资产作为出资外,还要另行以其他现金、实物等方式出资.对于第一种情形,认购增资部分的中外投资者均有义务按期向企业缴付出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外贸易》2011,(10):10-10
9月1日,中国商务部正式推出《实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规定》,对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应从交易的实质内容和实际影响来判断并购交易是否属于并购安全审查的范围;外国投资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实质规避并购安全审查,包括但不限于代持、信托、多层次再投资、租赁、贷款、协议控制、境外交易等方式。  相似文献   

19.
面对各种沟通障碍的存在,中国上市公司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方式与海外投资者沟通,而不是仅仅依赖传统的财报发布和投资者大会。  相似文献   

20.
业界     
<正>个人所得税征管重点关注五类个人投资者国家税务总局日前颁布的《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在列举今后个税征收重点的高收入群体时,引人注目地提出了“个人投资者”这一群体。除了《办法》已经列举的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主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三类个人投资者,上市公司股东和有限公司投资者也是主要的个人投资者类型。这五类为典型代表的个人投资者将成为投资所得征税的重点对象。税务专家指出,由于缺乏专项检查制度和税源信息不明,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其本人、家庭成员等支付消费性支出,个人投资者从投资企业借款长期不还等逃漏税收的方式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