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并购双方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重组是并购后企业能够有效运行并获得协同效应的必要途径.根据多案例研究,以业务流程整合涉及的范围与整合的幅度作为决定变量,总结出五种业务流程整合模式:全面—移植模式、全面—新设模式、局部—移植模式、局部—新设模式与维持模式.对上述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可知,并购双方业务的关联性与双方能力的差异性是选择业务流程整合模式的主导性因素,在两者综合作用下,不同并购类型与不同的业务流程整合模式相对应.企业并购后的经营战略与组织结构等因素也会对整合模式的选择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是社会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企业通过并购可产生协同效应,但并购并不等同于企业竞争力,并购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风险,尤其以财务风险最为突出,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是决定并购是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的支付方式也将影响企业并购的成败及并购后的整合.本文着重从企业并购的财务动因、财务风险和支付方式三方面分析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以期对业界并购中关注财务问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战略并购是相对于财务并购的一种并购形式,在战略并购中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十分必要。通过对国内学者关于战略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体系、企业协同效应价值评估、战略并购中企业价值的非财务影响因素等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应根据行业特征改进方法体系、应进一步量化非财务指标和加强实证分析,为战略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的深入研究探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无论企业海外并购出自何种动机,其目的都是为了企业的利益和发展。而并购结果却并不如预期的那般可观,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文化整合这道难关,管理人员发现海外并购后的整合不像预期的那样顺利。被并购企业不仅没有给并购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也没有实现协同效应,无法创造出并购价值,而且由于沉重的债务或并购后企业经营的混沌状态,给并购企业带来摆脱不了的包袱。因此,本文拟将重点探讨企业海外并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分析了企业横向并购带来的生产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表现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在横向并购后的降低.企业通过资源的整合不但提高管理效率、设备的利用率而且获得技术的扩散效应,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固定成本.横向并购后形成的大规模企业能够减少交易费用以及提高与上游企业侃价能力,最终降低原材料价格达到减少可变成本的目的,实现生产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分析了企业横向并购带来的生产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表现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在横向并购后的降低.企业通过资源的整合不但提高管理效率、设备的利用率而且获得技术的扩散效应,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固定成本.横向并购后形成的大规模企业能够减少交易费用以及提高与上游企业侃价能力,最终降低原材料价格达到减少可变成本的目的,实现生产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获得协同效应是公司并购活动的主要价值体现。非上市公司并购主要以发生在公开证券交易市场之外的协议收购为主,同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存在较明显差异。本文以并购引致的整体现金流变化为标准,通过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对比分析主要考察了在并购协同效应产生现金流的提升幅度,市场导向及政策导向的并购动机,以及横向、纵向和多元化并购方式引起的并购绩效差异,进而揭示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并购绩效特征全貌。  相似文献   

8.
价值链理论与企业并购整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价值链的横向和纵向延伸,构成了企业的价值网,它是由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价值创造、分配、转移和使用的关系及其结构.通过并购双方企业价值链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随着并购双方价值链差异程度的增加,并购整合的难度将加大,并购创造价值的潜力也增大.  相似文献   

9.
吴树廷 《全国商情》2006,(11):32-33,42
本文从企业并购流程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并购绩效的四个因素,包括:环境、并购动机、价值评估、并购后整合,并据此提出提升我国企业并购绩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论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协同效应,是企业实现并购预期和战略目标的基础。从我国企业并购实践来看,许多企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并购的谈判和交易上,而对并购后整合问题关注不够,致使不能实现预期的协同效应。我国企业在追求并购协同效应时,必须研究它的适用性,并从企业战略、财务经济、企业文化等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实践它。  相似文献   

11.
并购行业模式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998~2004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重组事件为样本,通过实证考察并购行业模式与收购企业价值之间的因果关系,证实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行业相关性并购较无关性并购对收购企业具有更强的价值创造效应。同时,将对应于企业价值指标、有关并购价值创造的经济学假设分解成五类财务因素指标,通过比较不同并购模式下收购方指标变动特征的异同,揭示出规模经营、交易内部化和市场势力是影响收购企业价值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聚焦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价值创造问题,引入动态能力视角对影响并购价值创造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考察,构建了一个感知、获取、转换能力为自变量,研发强度为调节变量,资产规模、行业集中度、并购资产类型和并购经验为控制变量的跨国并购价值创造机制的分析框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感知、获取、转换能力三个变量对跨国并购价值创造具有积极显著的影响;研发强度对于转换能力对价值创造的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说明研发强度高的企业其转换能力较强;行业集中度、资产类型、并购经验也对价值创造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企业并购理论及上市公司并购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并购是企业低成本扩张的有力杠杆。文章阐述了有关并购创造价值的三大理论:协同效应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及企业自组织创新理论、代理问题理论;概括了西方国家有关上市公司并购效应实证研究的成果,并对其基本结论即“大多数并购为目标公司带来了价值,收购公司则不尽然”的理论分析作了简要的介绍;介绍总结了我国近年来有关上市公司并购效应的实证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影响企业并购的动因有很多,除了谋求财务协同效应以外,还有管理层利益驱动、谋求经营协同效应、谋求并购战略价值;另外,目前对于我国来说还有一些特殊动因。如政府动、借壳和买壳上市、“保壳和保配”压力、政策催化等因素,这些动因驱动着企业展开各种类型的并购活动,以期求行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企业并购的根本动机是为了获得协同效应,但协同效应能否实现、其价值如何估计则是困惑评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难题。回顾国内外已有的协同效应价值评估模型,将协同效应价值分解为静态协同效应价值和动态协同效应价值,创新地构建协同效应价值的综合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分析了企业横向并购带来的生产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表现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在横向并购后的降低。企业通过资源的整合不但提高管理效率、设备的利用率而且获得技术的扩散效应,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固定成本。横向并购后形成的大规模企业能够减少交易费用以及提高与上游企业侃价能力,最终降低原材料价格达到减少可变成本的目的,实现生产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公司并购作为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公司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途径.公司并购所涉及的风险相当复杂和广泛,而财务风险是公司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充分了解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控制和防范风险,才能充分发挥并购的协同效应,达到并购的财务目标,促进公司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新的经济资源,作为知识运用能力的企业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价值增长新的主要的驱动因素。由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并购着眼于物质资本的并购,其并购有效性体现在物质资本的价值释放是有限的;而新兴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并购应是着眼于智力资本的并购,这种并购的有效性体现在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是可以持续为企业带来价值创造的并购模式。  相似文献   

19.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分析——以TCL并购阿尔卡特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TCL并购阿尔卡特为例,分析并购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影响因素,总结其失败的经验,以期为我国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摘要﹞商誉价值对于以提供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保险公司而言尤为重要。商誉价值不仅体现保险公司服务质量,而且是其获利能力的表现。本文运用管理熵理论分析影响保险公司商誉价值大小的因素,并认为管理熵值的增加必然导致商誉价值减小,而商誉价值减小将导致利润率下降。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并购能够产生协同效应,那么并购就能降低保险公司的管理熵值,从而提高商誉价值,最终提升保险公司的利润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