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萧条再现?     
周莹 《新财富》2008,(11):120-121
2008年10月13日,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因其对贸易模式的分析和经济活动的定位研究而赢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大概从来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能像克鲁格曼一样,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光环之前,就能在学术界和民间同时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2.
《大经贸》2005,(7):47-47
在5月24日的2005年中国经济高峰会开幕式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表示,“中国没有必要改变人民币汇率,如果变动,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是一个阻碍。中国应该坚持现在的货币政策,但可以研究考虑慢慢放松外汇管制,这样会取得更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场》2009,(11):47-47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里斯近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演讲时表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靠消费。当经济增长率超过资本回报率的时候,可以考虑降低投资,增加消费。中国现在资本的回报率大概是5%-6%左右,低于经济的增长率8%-9%。  相似文献   

4.
该文首先就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的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成果之一经济政策时间一致性问题进行了论述,并针对经济政策时间一致性原理在中国财政政策制定中的应用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商界》2013,(11):24-25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表示,中国目前的房地产泡沫严重,并为中国主要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表示担忧。而另一位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则认为,北京的房价不会出现大规模下跌。虽然国内很多人都期待着中国房价的下跌,但是如果中国房价真的下跌了,会发生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匡贤明 《商界》2013,(11):30-30
经济增长进程中,最敏感的事莫过于经济泡沫了。一谈到泡沫,人们自然就想到产能过剩,想到经济危机,想到“倒牛奶”。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希勒,在中国早已凭《非理性繁荣》一书,赢得巨大声誉。他获奖后,媒体上流传得比较多的是他2009年在中国说的“中国房地产泡沫严重”;而正在这个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7.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说过这么句话:谁能正确解释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然而,在全世界经济学家中,最有资格正确解释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理所当然是中国的经济学家。林毅夫就是其中一个。这些年来,他这位“海归”派学者,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解决世界上最复杂,最艰深的经济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国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与中国改革──访日本同志社大学筱原教授本刊特约记者王长青,宋宇,孙天琦筱原一,1945年生,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经济系,后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读研究生,师从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教授.曾执教于加拿大WATERL...  相似文献   

9.
陶冬 《四川物价》2005,(7):12-12
笔有幸于5月24日,与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一蒙代尔、约翰一纳什、詹姆斯一莫里斯,以及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处汤敏、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李稻葵在人民大会堂进行圆桌对话。对话的主题是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莫里斯教授从中国的高投资倾向、蒙代尔教授从中国出口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剩余空间、汤敏博士从中国教育机制和投入等不同角度。论及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缺陷,指出了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重回80年代     
刘阳 《市场周刊》2013,(9):38-43
“中国已经走出改革初期的浅滩阶段,正站在大河中央,选择彼岸的到岸位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这样描述中国。  相似文献   

11.
声音数字     
1我们有钱,但我们没有硅谷,钱必须用对地方。——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2谁能正确解释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着名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真正的危机是制造业的危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却没有独立自主的制造业。中国经济危机到来的声音不绝于耳。曾经预言美国的资次贷危机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克鲁格曼发声: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已经显现。面对中央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房价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财政有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经界》2001,(9)
局外人很难看透中国人的经济生活。对于海外的"中国问题专家"来说,中国经济就像是雾中花:看上去很美,却不明就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语曾云:"中国是个谜,但很管用。"诺大的谜团其一是中国的财政。它会是否是巨龙身上的一条软肋?中国会不会真的陷于财政危机?中国能否避免一场恶性的财政危机吗?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是将中国拖进财政危机深渊的催化剂?几乎所有的人都感觉中国财政的问题不少,却少有人能说明其中究竟;几乎所有的人都担心中国会爆发财政危机,却少有人能预测它究竟会不会真的来临。本文将和你一起透过漫天迷雾去看清中国财政的真相。  相似文献   

14.
局外人很难看透中国人的经济生活。对于海外的"中国问题专家"来说,中国经济就像是雾中花:看上去很美,却不明就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语曾云:"中国是个谜,但很管用。"诺大的谜团其一是中国的财政。它会是否是巨龙身上的一条软肋?中国会不会真的陷于财政危机?中国能否避免一场恶性的财政危机吗?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是将中国拖进财政危机深渊的催化剂?几乎所有的人都感觉中国财政的问题不少,却少有人能说明其中究竟;几乎所有的人都担心中国会爆发财政危机,却少有人能预测它究竟会不会真的来临。本文将和你一起透过漫天迷雾去看清中国财政的真相。  相似文献   

15.
《中国市场》2008,(42):42-42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日前在长春举行的第四届东北亚经济合作论坛上发表演讲表示,目前中国GDP年增长保持在11%左右,在未来15-20年内,应该不会低于8%。到2030年仍会实现较快增长,到205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就人均收入来说,也将不断上升,即便是到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均收入也会实现增长。  相似文献   

16.
人物     
《中国对外贸易》2005,(11):12-13
荣毅仁 因病在京逝世,谢林、奥曼 加冕诺贝尔经济学奖,威廉-罗兹 出任花旗银行总裁,李嘉诚 斥资8亿入股中国人寿,韦奕礼 出任香港证监会主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197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不会想到,他著名的刘易斯拐点论会在今日中国的经济学界、企业界引起如此大的共鸣。中国刘易斯拐点的到来,预示着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即将结束,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相似文献   

18.
艳梅  洪艳  李淼 《中国广告》2005,(2):157-157
莫里斯(James Mirrlees)和斯宾塞(A.Michael Spence)教授分别是1996年和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二者均以研究信息经济学而出名.特别是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经济行为与现象有着深入的研究。近期,两位大师在香港中文大学进行了演讲.并就当前中国大陆与香港的一些经济问题发表了他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骆珊珊  马欢 《大经贸》2009,(6):48-49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纽约时报》专栏政论家、21世纪伟大的经济预言家……有着多个闪耀头衔的保罗·克鲁格曼,不久前来到了中国,从北京、上海到广州,一路备受瞩目,所到之处引发一股“克氏旋风”。演讲场场爆满,听众当然是云集复云集,几乎每个人都怀揣着几个问题,要向这位大师讨教几招。  相似文献   

20.
面对刘易斯拐点 商业必须摆脱传统经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生 《上海商业》2011,(12):14-15
"刘易斯拐点"是一个经济学名词,过去我们对它不熟悉,它将是未来十年影响中国经济最深远,也是影响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变动趋势之一。刘易斯拐点(lewis turning point)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arthur lewis)于1950年代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