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关村》2009,(9):32-33
刘人岛是不可多得的“学者型画家”,将终生所有的激情投于美术、画画、雕塑、设计、鉴定、这成为了他生活的全部。他钟情于发展艺术学术,为中国艺术事业的发展,奔跑、经营……  相似文献   

2.
张越 《中关村》2012,(8):112-116
或许孙玉敏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她几乎是中国当代女画家中获得奖项最多的一位。早在1981年,孙玉敏的大学毕业创作《天天向上》就引起了轰动,影响了整整一代人。2004年3月23日,孙玉敏的中国画《求》再次让她走上了艺术的历史舞台,使她在瑞士洛桑总部国际奥委会每4年举行一次的“2004年国际奥林匹克体育与艺术大赛”上获得绘画作品类唯一金奖,这也是中国画家首次在国际奥林匹克体育与艺术大赛中获得金奖。  相似文献   

3.
马文良 《中关村》2013,(3):86-89
方业昌有一个梦想,希望慧科教育能做中国的凤凰城大学,能成为阿波罗集团。但是他的野心似乎不限于此:"我们要传统线下教育与网络教育起头并进!"  相似文献   

4.
李白俐 《中关村》2008,(1):100-101
论艺术的创作状态 如果艺术家已进入艺术的创作状态,他就完全处在艺术的统治之中。这时刻,他肯定不是艺术的主人,是艺术的奴隶。他完全匍匐在艺术的脚下。听不见任何权力的声音。艺术的专制超过任何权力的专制。借用一句话:奴隶创造历史。他们此刻真像。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甚至不知道是在干艺术。一知道就可能不是艺术。因为不为艺术才有大艺术。如果他向你夸口说。他现在是艺术的主人,你千万别信。如果他是真要你相信,那他就没有进入状态,或者根本不是在搞艺术。而是拉艺术作豹皮。  相似文献   

5.
《中关村》2003,(5)
潘震宙(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由安东尼·葛姆雷先生主导的上地雕塑展在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我感到很高兴很荣幸。安东尼是国际瞩目的艺术家,在过去的20多年问,他一直站在西方人体雕塑艺术前沿,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自1989年以来,他开始创作“上地”,把他的艺术活动推广到世界各国去,以独特的视角和语言表达有关艺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它的制作过程把艺术从自我表达的形式扩展成集体的意识,并在艺术活动中集中了创造性和挑战性,影响巨大,发人深思,将引发激烈的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6.
陈晴  CFP 《中关村》2008,(8):100-101
谐趣水墨画,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艺术家们在水墨创作中新的尝试与探索,他们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融入幽默,用中国的传统语言——水墨、宣纸、毛笔去进行艺术的加工与表现。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2008,(9):119-119
“艺术北京”将汇集来自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代表性画廊,在北京奥运期间完整 呈现中国与亚洲当代艺术蓬勃的全貌。同时推出亚洲首个当代影像艺术博览会——影像北京,影像北京的首度亮相即是对当代影像市场的一种回应,同时又能推动影像市场的发展,使更多的画廊、更多的收藏家在影像艺术中找到新的激情。  相似文献   

8.
《信息产业报道》2003,(5):45-45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IT生产国.并可能在未来的几年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IT生产国。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西部国际IT产业展览会暨研讨会.作为第四届中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10,(4):122-12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艺术陶瓷收藏市场不断升温,收藏群体也在急剧扩大。笔者就当代陶瓷艺术收藏的要点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张越 《中关村》2015,(4):116-119
如果说寻找郭文松艺术生涯中最耀眼的爆发点,那应该是在他退休之后,因为从此以后,他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艺术,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又一幅深入人心的作品。认识郭文松先生很多年,而在这次采访中看了他的新画册却大为吃惊。这是我从未见过的他创作的工笔画。这个从小拉小提琴出身的音乐工作者,在经历了文革的十年浩劫之后,才真正开始了他最钟爱的美术创作。几十年来,郭文松的创作始终以写意画为主,直到2010年,乐于思考、探索的郭文松开始了工笔画的创作,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