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根据此次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前后的数据,对人民币即期CNY市场,香港离岸人民币CNH市场与离岸的无本金交割人民币远期NDF市场之间相互存在的联动性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改革之前主要是在岸市场对离岸市场实现价格的信息传导,在岸汇率引导着离岸汇率,而在离岸市场上CNH市场逐渐起到了替代NDF市场的作用;改革之后则发现CNY、CNH、NDF三者的汇率存在着高度相关性,三者的短期汇率互相产生了信息的双向传递性,人民币汇率的价格发现机制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和海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引入分析国内通货膨胀的框架中,对中国的通货膨胀进行研究分析.结论认为:人民币即期汇率和预期汇率都对国内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传导机制,并且人民币预期汇率对通胀的影响比即期汇率大得多.文章的结论启示我们:当前治理通货膨胀不应对升值人民币即期汇率期望过高,而应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如何稳定和调节人民币升值预期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之间的关系和信息流的传递.利用MA(1)-GARCH(1,1)模型描述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的变动,用GARCH模型检验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得到的主要结论为,人民币NDF市场对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有均值溢出效应,人民币即期汇率和NDF之间有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这表明信息流由境外市场传导至境内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受到境外市场因素的影响,离岸人民币NDF市场是境内即期市场的先导.  相似文献   

4.
周茂 《中国外资》2010,(20):32-32
本文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和海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选期汇率(NDF)引入分析国内通货膨胀的框架中,对中国的通货膨胀进行研究分析。结论议为:人民币即期汇率和预期汇率都对国内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传导机制,并且人民币预期汇率对通胀的影响比即期汇率大得多。文章的结论启示我们:当前治理通货膨胀不应对升值人民币即期汇率期望过高。而应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如何稳定和调节人民币升值预期上。  相似文献   

5.
修晶 《南方金融》2012,(8):17-22
本文检验了人民币在岸市场(CNY)即期汇率、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CNH)即期汇率和海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市场(NDF)远期汇率之间的交互关系。通过DCC-MVGARCH模型研究CNY、CNH、NDF三个市场汇率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不仅考虑了三个市场汇率波动性的条件异方差性,还考虑了该波动性的相关性。通过计算三个市场的方差方程,得到衡量不同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的时变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市场相关程度较强,信息传递较快;2007年前人民币在岸市场即期汇率与离岸市场即期汇率波动性关系不强,2007年后波动性影响显著,说明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在加强。  相似文献   

6.
远期汇率是市场基于当前的信息,对未来一定时间的即期汇率进行的客观预测,是反映汇率预期的较为合理的替代变量.本文对人民币即期汇率所对应的四大远期市场及其各自形成的远期汇率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能够合理反应人民币汇率预期的远期汇率,结论表明实务中普遍用作预测未来汇率的NDF汇率能够相对合理地反映汇率预期.  相似文献   

7.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在最近几年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它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且可以有效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由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资本市场将更加开放,因此研究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市场因素的反映情况就有很现实的意义。根据以往的研究,人民币NDF市场汇率较好地反映了市场因素。因此本文将境内即期人民币汇率与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对NDF市场汇率进行比较,分析市场因素在人民币境内即期汇率和香港离岸汇率变化中的影响程度。实证分析的结论为: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更大程度上地反映了市场因素的作用,并且1年期NDF汇率是香港离岸汇率的Granger原因;而境内即期人民币汇率不能很好的反映市场因素的作用,与NDF市场汇率之间没有长期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VEC模型研究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资金存量与升贬值预期之间的联动关系。研究发现资金存量因素是影响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主要决定因素,近些年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持续的升值预期,而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变动对于升贬值预期有重要影响。本文认为对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研究必不可少,升贬值预期对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具有关键作用;应进一步寻找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应对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情况;应加强对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9.
检验和揭示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与境外NDF间的互动关系,可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有益的市场信息和参考.本文针对2006年10月出台的对境内机构和个人参与境外人民币NDF交易的限制性政策,实证研究了该政策实施后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的相互影响.格兰杰因果性检验表明:即期汇率引导12个月期限的NDF;12个月期限的NDF不引导即期汇率.境内现汇市场显现出本土信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民币汇改和限制性措施的成效性,但限制性政策却可能并非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境外人民币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和境内人民币即期市场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11月间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期人民币NDF汇率和境内即期汇率作为样本数据,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两个市场之间的价格引导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境外人民币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不存在对境内人民币即期市场的价格引导,而境内即期汇率却是人民币NDF汇率变动的先导变量。  相似文献   

11.
《国际融资》2002,(9):33-34
问:我看过杨帆先生的《人民币汇率研究》,在1998年那时非常轰动,但是现在这个问题不是热门问题了.我访问过许多经济学家,他们都说这不是目前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人民币没有明显的变动压力,但我本人还是非常关心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比如加入WTO以后,国内放开外汇管制,需要如何协调汇率?我们非常关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大贤 《新理财》2011,(12):28-29
人民币汇率与热钱问题,就如同这个季节骤变的气温,仅仅一个多月前,经济学界还在讨论人民币升值的幅度、热钱流入中国的规模等。但现在,多起事实在明确证明:人民币汇率开始"双向波动";国外热钱流入我国的速度明显放缓,潜伏国内的热钱也在逐步撤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不仅不存在所谓"严重低估",而且从购买力平价角度分析,还有高估之嫌,以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为由逼迫人民币升值缺乏理论和现实依据.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并不是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的结果,人民币升值非但不能解决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问题,反而会成为促使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的重要推手.鉴于上述原因,破解前述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之间恶性循环的对策,绝不能是人民币无休止地升值,而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资本账户的开放是必然趋势,就中国目前的情况看,已经具备了推进这一进程的基本条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开放对于全球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平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2008年上半年,中国外汇储备达到创纪录的1.8万亿美元,巨额外汇储备使人民币汇率不仅对中国,甚至对世界经济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已成世界焦点.  相似文献   

17.
谢杰 《新金融》2010,(6):27-32
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部分是由于认为快速的经济增长应当与实际汇率升值相联系.这与"巴拉萨萨谬尔森假说"相关联,它认为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引起非贸易部门的价格上涨.但人民币实际汇率没有显示出长期升值的趋势.本研究首先扩展"巴拉萨·萨谬尔森假说",并引入扩展的1-2-3(CGE)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在于: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压低了中国的实际汇率,从而没有观察到"巴拉萨·萨谬尔森假说";如果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服务业部门,即非贸易品部门,实际汇率也将面临向下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用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用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不适用于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中美双边贸易权重也不足以让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汇改后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的走势在人民币汇率体系中也不具有代表性。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尽快计算并公布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弥补用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陈雨露 《银行家》2004,(11):19-21
最近,曾沉寂一时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又起波澜。原因起于近期温家宝总理表示,“将进一步推进改革,形成更加适应市场供求变化、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央行行长周小川与财政部长金人庆“十一”期间应邀参加G7会议,并就汇率问题与欧美等国首脑进行了讨论。这些信息让人们把目光重新聚焦在人民币汇率这个话题上。汇率调还是不调?如果调,怎么调?是一步到位还是循序渐进?要不要整体改变目前的汇率决定机制?如何改变?如果不调,会不会影响国内经济发展?一系列问题都在争论中。本刊特邀在汇率方面深有研究的吴念鲁、陈全庚、鄂志襄、易宪容、张斌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解决以下问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哪些问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对于我国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主体造成哪些影响;针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我国应该如何继续推进汇改。认清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对于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证我国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